“鬼節”有著怎麼樣的歷史,為什麼七月十四稱為“鬼節”?

鬼節,是儒、道、佛三個教派文化融合後,又投射到民間形成的一個普遍性祭祀活動。這是一個簡單又複雜的話題。它涉及兩個日期、三個教派、四個稱呼,小編給你理個清爽。

“鬼節”有著怎麼樣的歷史,為什麼七月十四稱為“鬼節”?

鬼節相關的概念

鬼節,指農曆7月15日,南方通常以7月14日算。據說宋朝時,民眾為逃避戰亂,就提前一天過節,後就定節7月14日。你只要明白14或15日都是一個意思就行了。

鬼節為民間俗稱,又稱“七月半”;道教叫法為“中元節”;佛教叫法為“盂蘭盆節”(盂蘭節)。所以,

鬼節、七月半、中元節、盂蘭節

,它們都是對同一節日不同的稱呼。

“鬼節”有著怎麼樣的歷史,為什麼七月十四稱為“鬼節”?

另外,這個節日不只中國有,它流行於

東亞文化圈。日本稱"盂蘭盆節"

,是日本祭祀文化中的重要活動(日本夏日祭典最隆重),該節於日本江戶時代(清朝)形成。

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為中國傳統祭祖之四大節日。中元節這天,人們提前準備好冥器用品,諸如靴鞋、帽、帶子、五彩衣、冥錢、扎紙等祭祀物品。

七月十五,中元節。先數日,市井賣冥器靴鞋、幞頭帽子、金犀假帶、五彩衣服,以紙糊架子盤遊出賣。潘樓幷州東西瓦子,亦如七夕。丨東京夢華錄

這段就說了宋朝時中元節盛況,集市各種祭祀物品應有盡有,熱鬧景象如同七夕。

“鬼節”有著怎麼樣的歷史,為什麼七月十四稱為“鬼節”?

鬼節的民間傳說

相傳鬼節那天,地獄之門將開啟,陰間眾鬼魂放歸人間。有後人祭祀的鬼魂會回家看看,並接受親人祭拜和供奉。那些可憐的孤魂野鬼就只能遊蕩野外了,總得尋點吃的吧。

民間會放河燈為鬼魂照路,並設食祭祀,焚紙錢,跳鍾馗,祭土地,誦經作法等活動。

要說明的是,這裡民間活動不止是祭祖,還包括其他亡魂,就是一個泛泛的概念。

“鬼節”有著怎麼樣的歷史,為什麼七月十四稱為“鬼節”?

道教和佛教活動

中元節這天,很多道觀也會舉行盛大法會,以普渡孤魂野鬼,防止它們禍害人間。同時祈福民間,去除疫病,保佑家宅平安等等。

道教

這活動稱“

中元普渡"

隨後中元節祭祀發展為盛大祭典,而唐朝後佛教達到鼎盛,

佛教

中出現

"盂蘭盛會"

。祭祀文化內涵類似,但儀式和規模升級。

當然,佛教活動設素食,這有別於民間。

注:早時《盂蘭盆經》傳入,核心教義是以佛法供養父母,報答雙親和先祖恩德。

“鬼節”有著怎麼樣的歷史,為什麼七月十四稱為“鬼節”?

道佛儒三教合流變"祭鬼"

上述可知,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盂蘭盆節,初衷不外乎祀亡魂、普渡和施捨鬼魂,這種活動的本質就是古老的祭祀。

所祭者,亡故之人也。這就和儒家提倡的祭拜父母先祖之禮儀相契合。

到了宋朝,道教祭魂、佛教施捨、儒家祭祖,相互融合組成一系列複雜又有包容性的祭祀活動。它融合了對孤魂和先祖的祭祀和緬懷,既符合統治階級提倡的孝義思想,又符合民間先人鬼魂崇拜的傳統觀念。

最終,中元節、盂蘭盆節、傳統祭祖合流,祭祀的特定物件(先人)和普遍群體(其他鬼魂)融合,一起投射到民間就成了”祭鬼節“,這種變化反應了包容和善念,其核心文化就是: 敬、孝、善。

“鬼節”有著怎麼樣的歷史,為什麼七月十四稱為“鬼節”?

每一箇中國傳統節日背後都有很多故事,故事背後反映了華夏民族幾千年的追求和堅守。

TAG: 中元節鬼節祭祀蘭盆鬼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