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此文由武功書院書友會粵港澳分會推薦刊發。

遠方的火炕

文/ 李雪晨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火炕是中國建築史上的偉大發明,距今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在北方的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我的家鄉位於三秦大地后稷故里,睡炕自然也不例外。火炕它不僅睡著舒適,而且冬暖夏涼。火炕不僅有故事,而且還有文化。

火炕不僅是我們休息的床鋪,它也是家裡採暖的源泉。當火炕燒熱了的時候,屋裡就相當於通上了暖氣。讓人寒意頓消,立刻便溫暖如春。火炕也不僅僅只是普通物件,很多時候它也是一個活動平臺。比如在關中農村,只要是冬天裡有客人到家裡來。主人都會招呼你“來,把鞋脫了,炕上坐!”這句話讓你聽得那是,一個熱情與舒坦。可以說“脫鞋上炕”,就是我們關中人熱情招客的基本禮節。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於是,炕桌擺在炕中央,菸酒茶也端了上來。七大姑八大姨諞諞閒傳,三叔四舅挖坑又掀牛。就算是天晚了,也不急著收拾。因為放了學的孩子,還要趴在桌子上寫作業的。當然了,寫完作業的孩子們,炕就是他們最好的遊樂場。我們玩了一會兒累了,就三三倆倆和衣而臥。隨手看看媽媽暖在炕上的酵面,發旺了沒有。再摸摸爺爺炕在炕上的旱菸,乾透了沒有。而且在整個冬天裡,北方人基本上吃飯都是在炕上進行的。鋪一大塊油布,擺上炕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的是有滋有味,其樂融融。可以說火炕在北方人的心中,就是僅次於天地的存在。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火炕它睡著舒服,但是盤炕卻是一門技術活。在俺們農村會盤炕的,那可都是要尊稱一聲“師傅”的。首先你在建房子時,就要先選好位置留好煙囪。煙囪利不利,可是一個炕好不好的關鍵。盤炕的工序也很複雜,大致上分為以下六步。師傅們第一步先在地上鋪好墊層,第二步砌好煙道炕眼,第三步砌好圍牆,第四步填充保溫砂,第五步鋪上炕面炕沿,第六步罩面收縫防煙。愛好的人再貼上瓷片,圍上牆圍。然後等炕幹實在了,再鋪上席子被褥。早期農村條件艱苦,盤炕的材料都是胡墼泥坯,而且多為大的滿間炕。後來進步為磚牆水泥預製板炕,現在又進步為軌道爐子炕。早期還有鍋連炕、背牆炕,而現在基本都是半間獨立炕。心靈手巧的師傅盤好的火炕,不僅燒著利索,而且又冬暖夏涼。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家中有了炕,自然就要燒炕。關中道的人們管燒炕叫“烎炕”。烎炕選用的柴禾,就是咱地裡的各種農作物秸稈。所以農村的房前屋後,總是堆滿了麥草垛和玉米杆。可以說是真正做到了物以致用,變廢為寶 。烎炕葉門是技術活,會印的人柴火鋪勻,煙道不堵,烎好的炕不冰不燙。不會烎炕的人,柴禾塞滿炕眼瞎扇一氣,薰得是烏煙瘴氣。既浪費了柴禾,而且不到半夜炕就涼了。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母親給我們烎炕。時常會聽到烎炕的母親,一邊扇火一邊說著:“火心要虛,人心要實”。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現在仔細想來,確實還是有一定通理的。在關中的農村,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古老的風俗習慣。無論誰家新進門的媳婦,第一早上去門子親戚家請安時,總是會先熱情地問好一聲,再給主人家炕眼洞裡塞把柴火,把抗炕烎熱。寓意為添財加火,日子越過越紅火。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火炕燒久了,就需要掏炕灰。要不然煙道就會堵塞,炕也會受熱不均勻。每一次掏炕,都是母親的工作。她要麼怕我們掏不好,要麼就嫌我們弄髒了衣服。只見母親拔掉炕門,將一根長長的木鋤伸進炕洞裡頭。將堆積在炕眼內的草木灰,一點點掏出裝到架子車上。或灑在糞堆上,或拉到地裡去。炕洞裡面掏出的灰是莊稼地裡最好的有機肥,一點都不會浪費。真可謂是做到了,落葉歸根的反哺境界。每一次在掏灰時,母親也總是要念叨幾句:“炕灰不掏不能印,人不放下難前進。”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白雲蒼狗,歲月如梭。母親印的火炕伴隨著我們一天天長大,而母親卻一天天老去。但是多年以來,這句話始終在我耳邊迴響。它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謙虛與捨得,也許這就是炕文化的精髓所在。所以說,火炕不僅僅是北方農村常見的物件,也是中國古老文化的傳承,更是我們無數遊子們的鄉愁。這一刻,我在南國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悽悽涼涼中,我又想起了遠方那溫暖的火炕。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路——

作者簡介

鄉愁|遠方的火炕(文李雪晨)

李雪晨:

年方不惑,陝西武功人,東莞市作家協會黃江分會副主席。

往期精彩,敬請瀏覽——

敬請關注 武功書院——

喜歡此文,請點在看

TAG: 火炕農村母親煙道柴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