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在加拿大的發跡史,也是原住民的血淚史,好一齣鳩佔鵲巢

歐洲人在加拿大的發跡史,也是原住民的血淚史,好一齣鳩佔鵲巢

眾所周知,現在的美洲是一個人種混雜的大陸。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大量的歐洲人來到了新大陸尋求財富,其他種族的人們也因各種原因,或是自願或是被迫的來到了美洲。那麼這塊土地上的原住民是些什麼人,在歐洲人湧入美洲後這些原住民又面臨什麼樣的命運?讓我們以加拿大為例來尋找一下答案。

一、加拿大的主人

北美的第一批居民大概是在至少14000年前到達的加拿大,這些居民進入美洲是為了尋找獵物,如巨型海狸、草原智犬、麝牛、乳齒象、長毛象和馴鹿。關於早期移民如何進入的北美洲,學界目前普遍認為他們是從西伯利亞經過白令海峽大陸橋進入的北美洲,因為當時世界海平線比現在更低,白令海峽並未被海洋淹沒。

早期居民留下了許多具有考古價值的遺址,20世紀30年代在北美西部發現了13500年前的克洛維斯遺址。克洛維斯人被認為是新大陸第一個廣泛分佈的古印第安人居民,也是美洲所有土著人民的祖先。之後普萊諾文化在這片大陸上興起,時間大約是在12000年到10000年前,普萊諾文化的特點是一系列獨具特色的投擲類工具,它們被用來獵捕野牛。

歐洲人在加拿大的發跡史,也是原住民的血淚史,好一齣鳩佔鵲巢

早期北美原住民的生活

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500年加拿大的居民進入了林地文化時代,在北美五大湖地區發現的證據表明,這些居民從當地冰川沉積物中提取銅,並用於製造工具。林地文化到公元前2000年時,已經在如今的安大略省,魁北克省和沿海地區都有分佈。陶器的引入將林地文化與史前時期的居民區分開來。安大略南部的勞倫人制造了迄今為止在加拿大出土的最古老的陶器。他們製作了尖底燒杯,燒杯上裝飾有繩紋技術,這種技術需要在溼粘土上刻下齒具。林地文化的特色產品還包括諸如海狸門齒刀、手鐲和鑿子等物品。定居農業生活方式使得其人口繼續增加,他們的飲食包括南瓜、玉米和豆類作物。

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000年,加拿大早期民族已經定居並建立了橫跨現在的加拿大的貿易路線。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和性格。這些民族建立起了永久性的城市、紀念性建築,以及複雜的社會等級制度。而且這些文化在第一批永久的歐洲人到來時已經產生了許多進步。

二、殖民者到來

人們認為,第一個探索加拿大東海岸的歐洲人是挪威探險家利夫·埃裡克森。大約在公元1000年,挪威人在紐芬蘭島北端建立了一個只持續了幾年的小營地。1497年,義大利海員約翰·卡伯特以英國國王亨利七世的名義探險並宣稱加拿大的大西洋海岸是他的領土,歐洲人對這片大陸才有更進一步的探索。1534年,法國探險家雅克·卡地亞在聖勞倫斯灣探險,7月24日,他以法國國王的名義宣佈新發現的領土歸屬於法國。但是總的來說,受限於北美惡劣的氣候、跨大西洋航行的條件等因素,歐洲人在北美建立的早期定居點似乎都是暫時性的。

歐洲人在加拿大的發跡史,也是原住民的血淚史,好一齣鳩佔鵲巢

歐洲殖民者來到美洲

1583年,漢弗萊 吉爾伯特爵士以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名義,在紐芬蘭島建立了第一個北美英語季節性營地。1600年,法國人在聖勞倫斯河畔的塔杜薩克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個季節性貿易站。法國探險家塞繆爾·德·尚普蘭於1603年抵達這裡,並在皇家港和魁北克市建立了第一個永久的全年歐洲殖民地。17世紀中葉殖民者們曾為了爭奪北美皮毛貿易的控制權,而爆發了一場海狸戰爭。1610年開始,英國人在紐芬蘭建立了更多的殖民地,不久之後在南方建立了13個殖民地。1689年至1763年,北美殖民地爆發了四場戰爭。1763年,七年戰爭結束後,法國在如今加拿大地區建立的大部分北美殖民地都轉由英國統治。

歐洲人在加拿大的發跡史,也是原住民的血淚史,好一齣鳩佔鵲巢

七年戰爭

在殖民過程中,歐洲人對加拿大當地的原住民採取了很多迫害手段。歐洲人擴充套件自己的領地,原住民的生活空間被壓縮;而且歐洲人經常強迫原住民進行勞作,以便自己可以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

三、同化政策

從18世紀後期開始,歐裔加拿大人以及加拿大當地政府開始鼓勵土著文化融入所謂的“加拿大文化”。這些嘗試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達到高潮,殖民當局採取了一系列旨在完全同化和征服土著人的舉措。這些政策透過《漸進文明法》和《印第安人法》等立法得以實施,重點關注加拿大的基督教傳教、定居生活、農業和教育理念等問題。

歐洲人在加拿大的發跡史,也是原住民的血淚史,好一齣鳩佔鵲巢

魁北克

自17世紀第一批傳教士抵達加拿大以來,針對加拿大土著居民的傳教工作一直在進行,這些傳教士一般來自法國。隨著1876年頒佈的《印第安人法案》,基督教傳教政策變得更加系統化,對那些沒有皈依基督教的人施加了新的制裁。例如,新法律將禁止非基督教土著居民出庭作證或在法庭上審理他們的案件,並禁止飲酒。當1884年印第安法案被修訂時,原住民傳統的宗教和社會習俗將被禁止。1920年的進一步修訂將阻止“有地位的印第安人”穿著傳統服裝或表演傳統舞蹈,以試圖阻止所有非基督教的習俗。

歐洲人在加拿大的發跡史,也是原住民的血淚史,好一齣鳩佔鵲巢

原住民的傳統服飾

加拿大政府的另一個重點是讓加拿大的土著群體定居下來,因為他們認為這樣會使他們更容易被同化。19世紀,政府開始支援建立模範農業村,目的是鼓勵非定居的土著群體在該地區定居並開始經營農業。當這些模範農業村大多失敗後,政府轉而透過《1876年印第安人法案》建立印第安人保護區。透過1857年的《漸進文明法案》,政府將鼓勵原住民獲得公民權,以消除這些人和女王陛下的其他加拿大臣民之間的所有法律區別。如果土著居民選擇選舉權,就會剝奪他們和他們的家庭的土著頭銜,因為他們會變得“更文明”,從而被加拿大社會同化。然而,他們仍然經常被歐洲人視作非公民,而那些少數獲得選舉權的人往往會感到失望。

此外,加拿大政府還特別針對土著中的青少年,推出了後來臭名昭著的寄宿學校制度。寄宿學校系統有效地引導孩子們走出他們的“野蠻”社群,進入“更高的文明”和“完全的公民身份”。從1847年開始,一直持續到1996年,加拿大政府與占主導地位的基督教會合作,在加拿大各地開辦了130所寄宿學校,供被迫離開家園的土著兒童使用。雖然這些學校提供了一些教育,但它們也被資金不足、疾病和虐待所困擾。

總之,加拿大政府頒佈一系列法律和政策,試圖使土著民族融入以歐洲為中心的社會,但這其中的一些做法,卻違反了聯合國的種族滅絕公約。將土著兒童從家中帶走的寄宿學校制度讓學者們相信,加拿大可能會因種族滅絕而在國際法庭上受審。2006年,一起法律案件以20億加元的賠償金結案,2008年成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證實了這一制度對兒童的傷害,以及原住民與非原住民之間的混亂。2008年,加拿大總理斯蒂芬·哈珀代表加拿大政府和公民就住宿學校系統發表了道歉。然而,歐洲殖民者對原住民曾經的所作所為並不是一句道歉就能輕易彌補的。

歐洲人在加拿大的發跡史,也是原住民的血淚史,好一齣鳩佔鵲巢

2021年發現的無名墳墓

文史君說:

歐洲人在北美的定居發展史就是一部北美原住民的血淚史,歐洲殖民者用各種方式對原住民進行同化,其中自然也包括用武力的方式進行種族的滅絕。歐洲殖民者的行為毫無疑問是一種侵犯人權的做法,然而步入20世紀之後,這些曾經的殖民主義國家竟然開始高舉“人權”的旗幟粉墨登場,充當世界燈塔,這是何等的諷刺?這些國家也許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健忘的,但是受害者以及世界上其他有良知的人民都會記得這些殖民者的所作所為。

參考文獻:

[加]瑪格麗特·康拉德:《劍橋加拿大史》,王士宇、林星宇譯,新星出版社,2019年。

[美]埃裡克·傑·林多:《皮毛、財富和帝國:美國皮毛交易的史詩》,馮璇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浩然文史·ABC之友)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路搜尋,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賬號!您的點贊、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援!

TAG: 原住民加拿大北美歐洲人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