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趣談: 牧(334)

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

演示漢字的起源

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

漢字趣談: 牧(334)

漢字趣談: 牧(334)

漢字趣談: 牧

“牧”(mu4),這是一個會意字。

甲骨文的“牧”字有多款不同的寫法,第一款字形左邊是“牛”,右邊是手執鞭杖之形,兩形會意表示拿著鞭杖趕牛。第二款字形左邊是“羊”,右邊是手執鞭杖之形,表示拿著鞭杖趕羊。第三款字形是在第一款字形的左邊增添了“彳”(chi4),表示手持鞭杖在路上趕牛。第四款字形是第三款字形的映象,又在下面增添了“止”,表示人手執鞭杖趕牛行走在路上。

牛羊是上古先民的財富,尤其是牛,為六畜之首。“牧”字最早指放養牛,後來也指放養羊,所以甲骨文第二款字形左邊是“羊”,再後來泛指放養各種牲畜。在殷商時期,組成文字構件的位置或左或右,或上或下,常不固定,到西周時很多異體字被淘汰,僅保留“從牛從攴”的字形。

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小篆承續金文第三款字形,隸書將小篆字形中的“攴”改寫成“攵”(反文旁),楷書由此寫成“牧”。

“牧”的本義是放牛。泛指放養牲畜。《莊子。駢拇》:“二人相與牧羊。” 意為二人一起放羊。

“牧”又指放牧牲畜的人。王安石《謝公墩》詩:“問樵樵不知,問牧牧不言。”此處第一個“牧”指放牧,第二個“牧”指放牧的人。又如杜牧《清明》詩:“牧童遙指杏花村。”

“牧”,由放牧延伸指治理,統治。在封建、奴隸制社會,尤其是奴隸主,他們眼中的奴隸就是一個會講話的牲口。統治者認為管理百姓和放牧牛羊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因此設立的一些官員也稱為“牧”。如“徐州牧”、“豫州牧”、“幽州牧”等。

“牧”也指放牧的地方,牧場。

TAG: 字形放牧趕牛第三款執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