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青瓷 | 龍泉窯裡不一樣的佛陀

龍泉青瓷 | 龍泉窯裡不一樣的佛陀

南宋/元 龍泉窯何仙姑像

高17。1釐米

浙江省博物館藏

龍泉青瓷 | 龍泉窯裡不一樣的佛陀

南宋/元 龍泉青瓷韓湘子坐像

高18釐米

浙江省博物館藏

宋元之際,戰亂頻繁,社會動盪,老百姓為了尋找訴求,期待安慰,往往寄託於宗教,神像成為時代的偶像,龍泉窯宗教瓷塑便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應運而生。相比於寺廟裡的木質泥質神像或石刻造像,瓷塑神像形制較小,適用於信徒供於家中案頭或小龕等處,是神佛信仰進一步盛行,進一步世俗化的體現。

龍泉窯匠人擅於運用材質來塑造神佛形象,所制的各式神像,靈活運用捏塑、堆塑、貼花、刻劃、模印等多種工藝手法,尤其是巧妙利用露胎方法表現人物的肌膚等特殊部位。露胎燒成後呈鮮豔的火石紅色,不僅獲得與青釉顏色對比鮮明的視覺效果,且更有利於對面部表情,形象動式姿態的細微刻畫。這是一種非常符合瓷質美感的塑造手法,也是龍泉窯瓷塑的一大特色。本文所述的釋迦像即是一件露胎工藝的代表作。

從題材上看,龍泉窯宗教瓷塑主要有道教與佛教兩類,道教人物形象見有八仙,真武大帝等,明時真武尤盛。佛教人物形象相對更為豐富,有觀音、釋迦、彌勒、文殊、普賢、濟公等等,以各類觀音造型最為常見。根據出土及傳世器來看,龍泉窯宗教瓷塑的形象塑造大多有合乎規範的定式,以釋迦為例,坐姿上以全跏趺坐或半跏趺坐最為常見,佛座則多采用蓮座、束腰式須彌座。典型器例如1966年出土於北京昌平區,現藏首都博物館藏的“元龍泉青釉釋迦牟尼佛坐像”。

龍泉青瓷 | 龍泉窯裡不一樣的佛陀

元 龍泉青釉釋迦牟尼佛坐像

通高25。4釐米

1966年北京昌平區出土 首都博物館藏

相比之下,本文所述的釋迦像無疑十分另類,其構思又喻含怎樣的深意?

佛家認為,慾望是痛苦的根源,七情六慾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佛家修行的重要內容之一即是摒棄七情六慾,做到清心寡慾、無慾無求、四大皆空,佛的境界更要達到無喜無悲無怒無恐無思的修為。以此觀照佛像,似正直觀闡明瞭這些教義,這樣的造型正是佛陀以身示法:刻苦修行,消滅慾望。

筆者認為,該佛像超越了單純的供人膜拜的宗教偶像塑造,更注重詮釋佛家的思想教義,體現出早期龍泉窯瓷塑的豐富性,是一件頗具思想個性的藝術之作。且其胎釉品質獨得南宋晚期龍泉窯制瓷工藝的成熟精良,幾近完美,實屬龍泉窯青瓷中的傑出之作。

龍泉青瓷 | 龍泉窯裡不一樣的佛陀

TAG: 龍泉窯瓷塑釋迦露胎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