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本期嘉賓:

李駿虎劉川王若冰韓霽虹

劉向斌倪萬軍趙目珍李凱

孟山

網路文學的發軔與興起與傳統文學相比,無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當代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它與技術傳媒的催生與文化市場的成長,與全民寫作日益增長的閱讀興趣之有關。它打破了傳統紙媒的體制與拘囿,令文學的格局發生了新的變化。龐大的讀者群、需求量,正是促成網路文學迅猛發展的重要力量。

大資料時代背景下,經過20年的曲折歷程,網路文學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是有目共睹的不爭的事實。它由粗糙變得精細,由膚淺變得厚實,漸已形成規模龐大的產業鏈,造就了網路文學的IP熱。而我們又不得不正視的問題是,這一“通俗文學”的碎片化、快餐化導致了部分網路文學的思想價值和藝術水準出現偏差甚至誤導。所以,對於網路文學建立與時代同步、與民眾品味和審美需求相匹配的作品,如何提高它的文化功能,進而加快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網路文學與經典名著一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體現出它的價值體系,依然任重而道遠。

——王琪

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李駿虎

每個時代最大的讀者群體都是青年人,尤其是正在讀書的年輕人,他們的閱讀慾望基於成長和求知的自然需求,與中老人形成固定的閱讀興趣取向是截然不同的;同時,年輕人又對新的技術和傳播手段最為敏感,每次革命性的技術更新總是“春江水暖鴨先知”,幾乎都是從青年群體開啟的。網路文學的興起正是基於以上兩個規律,青年群體首先成為網民,隨著網路智慧化的進一步提升,青年人也成為最大的網路文學閱讀群體,他們對手機閱讀和電子書產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反作用力。主要讀者閱讀平臺的改變,決定了最受歡迎和影響力最廣泛的創作方式的形成,網路文學的興起和繁榮應運而生。

因為年輕人的自由、浪漫、激情、奔放、富於想象,決定了網路文學縱橫時空、隨心所欲、純情美好、夢幻離奇的種種特徵,也因此網路作家群體以年輕人居多,相對傳統作家的多層次年齡結構來說,他們更整齊劃一。同時他們的網路作品也因為讀者群體的年齡段相同,而產生巨大的傳播能量。網路文學的傳播,從一開始就因為受眾的數量而被影視機構和市場青睞,從較早的“榕樹下”時代作品《悟空傳》到後來IP時代的《琅琊榜》,再到剛剛登陸央視電視劇頻道的《鬥羅大地》,網路文學的影視轉化成為其海量閱讀之後更大範圍傳播的方式,也成為網路文學為主流社會所關注和接受的重要渠道。

中國是網路作家和網路文學讀者數量最大的國家,隨著網路文學的發展成熟,網路作家的年齡結構開始多元化,網路文學的讀者群體也變得多層次,但主流還是青年人。網路文學向主流社會的傳播除了影視轉化渠道外,還有自身的適應性變革,比如應圖書市場的價位特徵,網路上數千萬字的文學作品,痩身成幾百萬字甚至幾十萬字變成紙質出版物。同時網路作家多為有作家夢的文學青年,一些主流文學大獎的網路作品獎項設定以正式紙質出版物為必要條件,也促進了網路文學作品從“水”到“精”的藝術性、思想性提高,提升了網路文學的品質。

從口口傳唱的《詩經》到竹簡,從紙書到網路文學,無論什麼文學形式的興起和傳播,都伴隨著技術革命的進步,同時透過作用於讀者和社會,而促進時代的進步和文明的演進。一件新奇事物變為主流形式的過程,恰如年輕人為社會注入青春活力並最終成為中堅人群一樣,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李駿虎

1975年生於山西洪洞,民盟中央委員。山西省作協駐會副主席,現任四川省廣播電視局副局長。中國作協會員。魯迅文學院第7屆高研班、第28屆高研(深造)班學員。曾獲第12屆莊重文文學獎、第5屆魯迅文學獎、2007—2009年度趙樹理文學獎及趙樹理文學獎榮譽獎等。出版有長篇小說7部,中短篇小說集4部,隨筆集、散文集、評論集、詩集多部。

劉川

網路平臺是去邊界的,往往越適合低端讀者的作品,獲得傳播量越大。從這個角度看,不能想象博爾赫斯成為網紅,殘雪或閻連科也永遠不會比唐家三少擁躉更多。網路文學受粉絲量、點選量與經濟效應的引誘,會突出其受眾性。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我不擔心這個。一部分文學其天然的屬性,就是消費屬性,多個層面的文化消費同時存在才是合理的,只要在道德、倫理、法律的框架之內,也都是無可厚非的。

我贊成科技進步帶來的創作解放。因為網路,寫作獲得了自由——每個具體的個體都可以對“什麼是文學”,有自己的審美理解和文字體現。這樣以來,文學不再是一種唯一的主流呈現,不再是一個機構、一個集體、一個群體的既定目標,而是每個創作個體的單獨向度。文學透過網路打開了侷限,創作者也就因此放寬了對自我進行探索的邊際。網路文學的意義就在於此。

這時候,我們要警惕的,是用一種單一文學觀去看待各種不同型別的創造性表達。寫作的現場巨大、混亂、蕪雜、泥沙俱下,都是正常的。我覺得,我們來到了一個多部現代文學史同時寫作的時代。而對網路文學的理解與認識,可能是對什麼是“21世紀的人”的更本質認識。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劉川

1975年生,出版詩集五部,遼寧省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現居瀋陽。

王若冰

毋庸置疑,時至今日,網路文學對傳統文學寫作觀念和寫作方式的顛覆與重構、對傳統文學傳播方式與價值確認霸權的衝擊和倒逼,已遠非我們喜不喜歡、願不願意承認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亟需每一個傳統文學寫作者必須躬身自問、冷靜自省且誰也不可更改的現實。在我看來,緣由有二:

1。網路開拓的世界是一個無邊無際、無限遼闊的嶄新世界,在這樣一場絕不亞於蔡倫發明造紙術、沈括發明活字印刷對人類文明進步影響巨大的大變革中。既然人類生活的每一天與無所不在的網路時時刻刻耳鬢廝磨、如影隨形,那麼網路本身以及網路生活催生的種種生活現象、生活方式,必然無可避免地滲透、影響、改變,甚至重塑每一個具體人的精神與情感。置身此情此境,作為人的歷史精神與現實情感形象化呈現的文學作品,拒絕或者疏離網路,我們都將無法實現對我們所置身的時代與生活真實而確切的表達。所以在我看來,網路文學的興起,是人類文明進步與科技發展共同催生的一場“文學革命”。就目前來看,以網路文學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傳統寫作為代表的“保守派”雙方,都尚處在各守其土,偶爾相互“偷窺”的“相持”階段。然而,從長遠看取長補短,相互包容甚至相互融合是必由之路。如果真在到了那一天,我要更多地把掌聲送給網路文學的寫作者。原因只有一個:是網路文學的興起,讓枯枝橫斜的文學之樹重新綻開了滿目青翠的新芽。

2。從傳播角度來看其實無需多言,只要看看網路文學一篇文章動輒幾萬幾十萬點選量,一部網紅文學作品男女老幼無論職業身份爭相購閱,而眾多傳統文學名家的作品讓出版社敬而遠之、在書店裡落滿塵土的現實,也就已經一目瞭然了。固然,暢銷不一定是精品和經典,但反過來說,難道精品和經典就可以不暢銷嗎?當然不是。說穿了,對於許多名家、大家來說,讀者喜不喜歡讀你的作品,有傳播方式的因素,但歸根結底還是作品質量、創作態度和寫作取向問題。經典固然是少數,然而正如金字塔塔頂很小,基座卻很大一樣,誰能夠否認網路文學創作數量之巨大、傳播速度之迅速、傳播面之廣,日積月累,就不會誕生流傳千古的經典與精品呢?網路文學傳播面之廣大也給我們固守傳統寫作的每一位作家,提出了一個只有我們自己才能回答並解決的問題。這問題就是,我們需要真誠地面對讀者並攤開心扉,真誠地反問自己:我們的作品裡到底缺了些什麼?少了些什麼?也有可能是我們自作聰明,在作品裡添加了太多的讓讀者或竇生疑心、或難以下嚥、或望而生畏的什麼新增劑或佐料吧?!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王若冰

秦嶺文化學者,主要作品有“大秦嶺系列”長篇散文《走進大秦嶺——中華民族父親山探尋》等。曾獲甘肅省第三、四屆優秀文學作品獎,敦煌文藝獎一等獎,第八屆《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第25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紀錄片獎,國家廣電總局2010年度國產優秀紀錄片及創作人才扶持專案最佳編劇、最佳中篇獎。

韓霽虹

網路文學的興起對當代文學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它以其自足性、獨立性和革命性提醒作家和讀者:原來文學還可以從形式到內容虛擬表達,原來文學還有另一番天地。

從出版的角度講,網路文學的發展為文學作品出版提供了多種可能性。網路平臺可以作為紙質圖書出版的試金石,閱讀量可以反映讀者對作品本身以及作者的喜愛程度,進一步推動作品的紙質化出版。

未來是一個全媒體融合出版的時代,在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中,越來越多的文學作品以線上連載、音訊甚至影片和互動遊戲的形式呈現給讀者,一些重要的中文原創文學網站、論壇影響力逐步擴大,並催生了以網路文學、影視、動漫等多元化業態產品為主的數字閱讀和IP培育的綜合性集團。網路文學具有文學資源的多樣性與開放性,形成了“眾聲喧譁”的文學格局,為文學多層級間的對話和互動提供了可能。

從閱讀的角度看,網路文學的發展為全面閱讀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降低了文學作品發表的門檻和閱讀門檻。未來是一個多元化閱讀的時代,人人可以隨時隨地開卷閱讀,隨時隨地發表閱讀心得,並透過社交平臺與作者互動。

網路文學是以一種新生文學的姿態在自發和無序的狀況下生長和成長起來的,它以外在形式和內在精神的獨特性區別於以往的傳統文學,展現了中國社會正在崛起的群體力量。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網路文學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文學現象和文學類別,顯示了它強大的生命力。相信隨著全社會更多的關注和支援,網路文學從初期的以玄幻、武俠、架空、穿越等為主要內容的快餐式文學,逐漸發展成為題材多元化,表現手法不斷成熟,更有藝術品質和力量的獨特文學。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韓霽虹

太白文藝出版社總編輯、編審,中國作協會員,陝西省作協理事,西安市高新區作協副主席。

劉向斌

網路文學是文學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產物。網際網路為網路文學的創作、傳播與消費提供了便利條件,使其具有傳播快、影響廣、受眾多等特點。由於傳播不受時空限制,受眾以20歲至45歲的青年為主,使得網路文學頗具活力而不乏“媚俗”傾向,而且尤以網路小說為主。所以,諸如霸道總裁、白痴女婿、一夜暴富、色情暴力、逆反倫理、消解道德等題材的網路小說之流行,確實在相當程度上弱化了文學的責任擔當。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是一種文學的退步。

回望中國文學發展史,我們發現,隨技術進步、傳媒變化而變化是文學發展的總趨勢。所以,從龜甲、獸骨到青銅、竹簡,從絲帛、紙張到網路媒介,傳媒變化導致中國文學發生了深刻而重大的變化。比如,散文從簡約的甲骨文起步,逐漸成長為結構複雜的長篇小說;詩歌從兩字一節拍的遠古歌謠出發,也逐步發展為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乃至雜言等多樣類別。當然,隨之而來的是文學審美觀、價值觀、創作觀與消費觀的深刻變化,這其實就是一種進步。所以,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也是中國文學發展的必然與進步,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首先,網路寫作不單純是寫作方式的變化,更是創作觀念、消費觀念與傳播方式的深度變化。所以,有人稱網路文學為“時代新文化運動的先聲”,認為網路文學的興起能夠“吹響新文明的號角”。這樣的說法儘管有誇大其辭之嫌,但也說明,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確實具有文學革新的意義。

其次,網路文學為傳統紙媒文學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有助於激發傳統紙媒文學的生命活力。在創作觀念上,可借鑑網路文學的通俗性特點,讓文學走下聖壇,走近文學消費者;在傳播方式上,可改變待價而沽的“應有”模式,學會利用網媒傳播作品;進入消費市場時,除了櫃售、籤售等傳統手段外,也可運用網售方式;在消費方式上,除了傳統的付費買讀而外,也可借鑑網路文學的“打賞”模式,讓文學作者真正體驗到“物有所值”的幸福感。

再次,網路文學的肆意、媚俗與擔當弱化等特點對文學的規範發展亦有啟示意義。一是文學要獲得進步,須扔掉自制的鐐銬,而“帶著鐐銬跳舞”有損於文學的天然神韻;二是能夠激發閱讀慾望的作品才有現實意義,因此應在高雅與通俗之間尋找適合文學發展的第三條道路;三是文學的責任擔當取決於作者的責任擔當意識,所以重視作者的責任感糾偏才是強化文學責任擔當的必由之路。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劉向斌

陝西靖邊人,文學博士,延安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辭賦學研究會理事、陝西司馬遷研究會常務理事。

倪萬軍

20世紀90年代末期在文學領域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裂變與轉型,其中最為重要且在後來產生顛覆性影響的則是網路文學的出現。以榕樹下等網路論壇為主,以痞子蔡等為代表的網路作家,在世紀末的悲觀與迷離之際製造出了奇異的閱讀景觀,但彼時網路文學這一新瓶裡面裝的主要還是舊酒。跨越新世紀,二十年來隨著網路媒介的進一步發達,網路文學蓬勃發展,作家隊伍、作品數量、讀者群體等遠超人們的想象,可以說是盛況空前。文學創作、傳播、接受變成了一場網路的狂歡,以流量為表徵的市場化、商業化的運作模式使文學消費進步一娛樂化。

當一種現象成為無法阻擋的時代潮流,則“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此時此地,網路文學一路高歌,貌似和傳統文學的關聯,製造出了全新的執行機制、生產方式、文體型別和閱讀體驗,其實不然。如果作為意義,這便是網路文學奉獻給批評家們最為穩妥的說辭。但在繁花盛開的背後,其留給今天和未來的遺產大約也只是以下幾個方面:從市場出發,利潤是唯一終點,不為人民幣寫作的網路文學不是真正的網路文學;所謂文學,似乎成了玄幻、穿越、架空的外衣,可終有一天,文學這件外衣將被棄之如敝履;作家匿身於網路的深空,那個晝夜不息敲打著鍵盤的人已經成了一個帶著面具的抽象的符號,而且他不再肩負引導讀者的趣味和審美的使命;閱讀不需要獲得審美享受和精神的愉悅,娛樂、消閒甚至精神與靈魂的麻痺才是掩飾不住的需求與渴望;從網咖到家用電腦到智慧手機,網路文學的生產與消費愈加便利愈加精緻,其文學的意義便愈加淡漠。

當新瓶終於傾盡了舊酒,裝上了“消費”這一時代的新酒,“意義”的意義已經沒有意義;當文學和網路、遊戲、影視、動漫、段子、小影片等等被燉在同一個被呼作“文化”的大鍋裡時,娛樂至死也只不過是一個過於保守的估計。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倪萬軍

寧夏固原人。文學碩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兼任固原市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發表習作若干,出版著作一部。

趙目珍

網路文學的話題已不新鮮,但仍然是一個非常有意思也非常值得討論的話題。因為它一直在翻新和打破我們對文學的傳統認知。網路文學是伴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而發展起來的,強大的網際網路科技為文學帶來了非常多的可能性。其興起與傳播的意義重大,概括起來看,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打破了人們對傳統文學在表現形式上的認知。在語言上,傳統的文學是用口語或者書面語作為媒介的,而網際網路的興起,創造了一種網路化語言,很多網路文學都是以網路語言作為載體的。網路語言與傳統的口語和書面語有其不同之處,這一點無法否認。在體式上,網路文學可以像傳統的四大文學體裁一樣來進行建構,但也常常有意無意地打破這四種形式,用部落格文章、論壇帖子、微博短文、微信短制等非常自由的形式來進行創作,或者將它們渾融進傳統文學,對傳統文學樣式進行改造。儘管它們作為文學樣式,還不太容易被廣泛接受,但它們畢竟已經出現,慣常的認知已被打破。網路寫作中,還出現了多人接力的文學創作現象,一種新的“集體創作”形式在網路時代成為可能。科幻文學的出現,也不能說與網路時代沒有關係。此外,新近出現的“凡爾賽體”,也是新的文學創制,重新整理了人們的認知。

二、網路文學在促進文學傳播上的意義更大。一方面它加快了傳統文學的傳播,以往僅僅透過紙媒才能閱讀到的經典或非經典文學作品,透過各種網路平臺、網路形式的釋出,隨時即可進行閱讀;另一方面,新的網路文學作品一經寫就,即可透過網路載體發表,很短的時間內即可在同人間傳閱。無疑,這也為文學的國際化提供了可能。同時,它打破了傳統紙媒的發表侷限,為有創作天賦和創作才能的作者,提供了嶄露頭角的機會。只要優秀,就有被發現的可能。

三、當然,任何事情都具兩面性,網路文學的負面意義也在其優勢凸顯的同時顯現。一是網路文學使得人人創作成為可能,如此則不可避免地帶來文學質量泥沙俱下的局面;二是在為打破傳統、高雅、正面、崇高文學一統天下的局面提供可能的同時,也為文學的狂歡化製造了契機,世紀之交的文學景象即可證實;三是為文學傳播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為寫作的功利化、閱讀的碎片化、經典文字的誤讀和傳播,以及作家作品的版權侵犯等帶來了困擾。這些負面的作用,也不能不顧慮。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趙目珍

1981年生,山東鄆城人。中國作協會員。文學博士,副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著有詩集四部。曾獲海子詩歌獎、2018年度十佳詩集、深圳青年文學獎等獎項。現居深圳。

李凱

我認為網路文學根植於中國深厚的傳統文化,是迎合智慧化時代市場需求的產物,是傳統文學的補充與發展。科技的發展,其影響範圍並不會僅僅侷限於社會經濟與生活層面,更會深刻地波及和改變人的感知模式和觀念習慣。如今,在大多數普通人的生活裡,智慧手機與電腦的使用頻率遠遠超過了書本與紙筆。從本質上來說,傳統文學與網路文學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載體的不同,而文學的載體本就是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長河中逐漸演變而發生改變的。從最早的石頭、甲骨、青銅、竹筒,到後來布帛與紙,再到網站、微博、公眾號等電子網路平臺。這種載體的發展經歷了從單一的視覺化感知到視覺、聽覺等立體化感知的轉變。

文學承擔著生命啟蒙與探索的神聖使命,從這一點來說,網路文學與傳統文學的目的與意義又都是一致的,均是在發現更高的人生,去追求更光明的時代,為更多有思考的人提供更多精神力量的支撐。從現實的傳播力來說,網路文學迅速填充了普通大眾的休閒時間,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普通大眾的獵奇、探索、求知的心理,而網路文學的形式又極大增強了寫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互動交流,同時也加快了文字的流傳與擴散。

當然,網路文學作品目前良莠不齊,其發展還是應當與傳統文學互動吸收中去思考,如果網路文學的發展最終迴歸不到文字的本身上來,終究會在虛無的搖晃中被時間湮滅。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李凱

90後,作品見於《詩歌月刊》《散文詩世界》《綠風》《中國詩人》等雜誌,四川省詩歌學會會員、四川省散文詩學會會員。

孟山

網路文學的興起給了所有人文學夢觸手可及的機會,踮起腳尖每個人都可以是“巨人”。資訊互動讓更多遠觀的“讀者”邁進了與作者交流、探索的世界,而每一位讀者的多元化、複雜化、獵奇性等口味也透過網路實現了“變現”。這是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一個最陌生的年代,和傳統接軌,卻又自我狂野生長。網路文學的傳播讓更多人參與到了文學創造過程中,文學不再是少數人的玩意兒,它屬於大眾,屬於新元世界。不同於自然、紙質書、可以說網路將文學變成了一個更具社會性的行為。

網路傳播的千兆、萬兆級速度,將未知同現實串聯,讀者、作者、作品人物在網路中產生了更多方向的可能,這是前所未有的極大拓展。手中的每支筆都承載了一個碩大的王國,為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的實現開闢了一條新路,發表不再是邁入文學的唯一路徑,文學路也不會“絕於編輯”。眾多生命閃爍之光在燃燒自己的同時,也看到了滿天繁星。

網路文學是我國文學的一部分,興起不應是一種亂象,適當地控制狂流,讓它更多的為中國文學復興提供助推力。微末凡塵也會在星海中光芒耀眼,每一株小草的出現也才讓春不再孤獨。

話題 丨 延河有約:網路文學的興起與傳播的意義何在

孟山

原名孟祥瑞,現就讀於太原學院。

(選自《延河》下半月刊2021年4期)

TAG: 網路文學文學網路傳播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