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專案落戶華池以來,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全縣111個行政村,為3691名山村幼兒點亮了啟智成長的燈塔。華池縣悅樂鎮育嬰輔導員張筱霞,今年的第一次家訪又開始了。

“上次做過家訪那些活動器材找一下,咱們回顧一下年前的活動。”今天,是華池縣悅樂鎮黃大灣村育嬰輔導員張筱霞入戶家訪的日子,她又來到了家訪物件瑩瑩家。剛見面的瑩瑩還有點兒害羞,可是沒幾分鐘,就黏在張筱霞的身上誰也要不走了。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今年33歲的張筱霞,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公婆在華池縣悅樂鎮新堡村老家務農,老公在外務工,她在鎮上租房子帶兩個孩子上學,性格開朗的張筱霞也是全家人的開心果,公公吳廷儉說,只要張筱霞在,家裡就歡笑不斷。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2015年,“慧育中國•山村入戶早教計劃”專案落戶華池,成為國內第一個實施專案的縣區。2017年9月,樂觀豁達的張筱霞成為專案育嬰輔導員,從此與悅樂鎮黃大灣村6到36月齡的孩子們結緣。今天筱霞老師要給瑩瑩教授的是用畫冊和拼圖作為學習工具,帶瑩瑩做一些簡單的遊戲,提高孩子的認知、拼圖及動手能力。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出門、上車、帶帽、啟動、出發,張筱霞熟練地操作著三輪電動車。這條蜿蜒曲折的山村小道,張筱霞已經走了4個年頭。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張筱霞告訴記者,以前黃大灣村條件比較苦,住的也很分散,好多都是東山頭一家,西山頭家。幾戶家訪做完天就黑了,遇到雨雪天氣,上山下山就更困難了。但這些都不是問題,最讓她擔心的還是農家養的大狗。有一次家訪入戶,那家養的大狗突然掙脫繩索向她撲來,把她嚇得大叫一聲,狗也被嚇退回去了。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現在精準扶貧政策好了,好多家庭都搬到了街道上,或者就是比較平的一些地方。張筱霞的工作就是每週到她負責的孩子家裡開展一次一個小時的家訪活動。家訪的目的主要是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認知能力、社會情感,還有肢體運動能力。

從事育嬰輔導工作以來,張筱霞已經與黃大灣村28個孩子結緣。現在,張筱霞負責家訪的適齡兒童有11個,這份收入也讓這個農家婦女找到了自信。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張筱霞說,現在一個月下來家訪了11個娃娃,一個月下來就是1600塊,對於一個農村家庭的婦女來說,這是一筆客觀的收入,家裡的生活開支都是靠這個收入來維持的,有時候去的家訪物件會給娃娃說你們老師來了,就會特別激動。現在的張筱霞也特別自信,她說,最大的收穫應該是自己心態的變化。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2019 年11月,出生6個多月的瑩瑩成為張筱霞輔導的第18個孩子。瑩瑩的母親胡鵬秀性格內向,少言寡語,張筱霞就儘量讓性格開朗的爸爸和爺爺奶奶配合孩子完成家訪。張筱霞說:”瑩瑩家每次做家訪的時候家裡人都會陪著一起做,感覺特別溫馨的,孩子的變化也特別大。”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瑩瑩的性格變化也影響著家長,但就在一年前,瑩瑩的爸爸陳鑫還是不相信育嬰輔導的家訪活動,存在一些牴觸情緒。陳鑫告訴記者,家訪活動對他最大的改變就是學會了如何與娃娃互動,如何從孩子的言語和表情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對張筱霞來說,這些孩子們都是自己的孩子,除了家訪工作的需要,張筱霞更關注孩子們的家庭生活。他把女兒不穿的衣服都整理起來交給需要的孩子,很多家庭在收到她給的衣服後也特別喜歡,這更堅定了她堅持做下去的信心。她很願意這樣做,而且會一直堅持下去。

慧育中國 專案落戶華池160名育嬰輔導員奔走在行政村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一個小時的家訪活動很快結束了,在筱霞老師即將離開的時候,瑩瑩緊緊抓住她的手,依依不捨。從瑩瑩家出來,張筱霞又騎著她的三輪車趕往下一家。崎嶇的山路上,她就像一盞路燈,為人之初的幼兒點亮啟智的道路。

總 編 | 楊金  責 編∣方燕萍  編 輯∣Somnus

TAG: 張筱霞家訪瑩瑩孩子育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