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一、三星堆青銅神樹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1986年7月至9月,四川考古所在廣漢市鴨子河畔,發掘出了成百上千的青銅碎片。

這些碎片奇形怪狀,有的像一根青銅棍,有的像衣架的底座,也有些碎片形狀比較清晰,可以看出是鳥,還有的似乎像是樹的枝條。

不僅史料上缺乏相關的文物、事件的記載,而且很多碎片被人為焚燒已經變形,考古人員在修復工作中遇到了數不清的難題。

經過一次次地比對,粘連和拼接,有的碎片可以拼成樹枝,因此專家們有了一個大膽地猜想,這些碎片有沒有可能組成一棵青銅樹?

隨著修復過程的推進,專家猜測,這棵樹的高度至少有三米,然而在狹小的修復室內,不可能把它立起來。

於是,修復專家們在室外搭建起了一個5。5米的棚架,再在棚架頂端設定一個起重0。5噸的手動吊葫蘆,便於預合時提吊重物。

首先,修復專家們將樹座圈的30多塊殘片,透過擺放預合,推測出樹座圈的直徑,大概為90多釐米。接下來,用軟繩捆住樹幹中端的上端,懸吊在棚架內葫蘆上,調整高度使樹的下部與中部預合,然後用鐵絲捆緊,再用同樣的方法將上部和中部預合在一起,拼出了青銅樹的主幹。

這項修復工作異常艱鉅,專家花了十多年的時間,才接近完整的拼接好了一棵高達3。96米的青銅巨樹,它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單件青銅樹,屬於國寶級文物。

2002年,這棵青銅神樹入選我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是三星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青銅神樹主幹分三層,每層三枝,共九枝。每枝上有兩果枝,一仰一垂;其中上垂者立一神鳥,全樹共計九隻神鳥。樹側緣附一銅龍,身如麻花扭結,似從天上逶迤而下。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這棵造型古怪神秘的青銅樹讓我們想起《山海經》裡記載的這段傳說。

《山海經。海外東經》:湯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山海經·大荒東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搖頵(jūn)羝(dī)。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葉如芥。有谷曰溫源谷。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

遙遠的海外東方,長著一棵可以接天的扶桑巨樹,上面住著十隻金烏,九隻處下位,一隻處上位。每天有一隻金烏馱著太陽出門工作,其餘九隻在樹上休息。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如果這棵青銅樹對應的是《山海經》中關於扶桑樹的記載,那麼未完全修復的青銅樹頂端,就應該是一隻體型更大的三足烏。只是現在由於條件的限制,尚未找到青銅巨樹頂端的配件。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位於四川德陽市廣漢的三星堆博物館也受到地震的影響。

專家們為這棵造型詭異、又有巨龍盤旋,掛滿了各種鳥獸飾物的青銅神樹,捏了一把汗。他們擔心這次大地震,會將之前費勁千辛萬苦才拼接好的神樹毀於一旦。

幸運的是,這棵經由專家妙手修復的神樹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

地震過後,專家立刻對青銅神樹展開檢測,結果令人十分欣慰,青銅神樹並沒有損壞的跡象,依然結實完好。

不過,這棵神秘的青銅古樹上仍然被迷霧包裹,古蜀國人到底為什麼要造這樣一棵高大又堅固無比的青銅神樹呢?

二、太陽崇拜和接天之謎

宗教的產生是源於古人對自然現象油然而生的一種敬畏崇拜,最常見的是日月星辰、自然靈物。

專家認為,古蜀先民們對太陽產生了強烈的崇拜情結。其證據是:三星堆遺址二號祭祀坑曾經出土了多件青銅太陽形器 。

它們直徑均在85釐米左右,器形中間的陽部為圓凸形,陽部周圍有脊稜形五芒,呈放射狀,芒外有一暈圈,暈圈表面呈圓弧形拱起,芒端和暈圈相連線,在陽部中心及暈圈上,各有一小孔。發掘者最初將其定名為“車輪形器”。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但是,在三星堆兩坑所出上千件文物中,未見其它的車馬器或飾件。林向先生曾細論其非車輪,其圓環壁形較薄,承重力較差。這件青銅圓環直徑較大,與之相匹配的盾牌則需更大,而且缺少出土盾牌的力證。相反,這件青銅圓環上的放射性光芒,更接近太陽。

專家們猜測:古蜀先民很有可能把太陽當成崇拜的物件,而神鳥就是太陽的象徵。

太陽居住在九天之上,遙遠的人類靠什麼與之相通呢?

西方神話中有接天的巴別塔,中原神話中有崑崙山接天的傳說,古蜀先民或許使用著某種神秘的祭祀儀式,跟上天交流。

“人類學之父”愛德華·泰勒曾經說:“樹木就是祭壇,而叢林就是廟宇……在這種樹上用線懸掛著無數貢品。”

已經復原的青銅樹上,不僅有龍有鳥,還有懸掛著其他零件的痕跡,這些物件極有可能是獻給神靈的祭品。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除了青銅巨樹之外,在三星堆二號坑裡還出土了一些玉璋,上面刻有祭山場景,兩面共有四組八幅祭山圖。

其中每組的兩幅祭山圖均有云雷狀的紋飾相隔。祭司或站或跪坐。

玉璋上的這種祭山場景,在青銅神壇上也有反映。神壇的第三層為相連的四座山峰,代表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的山。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在青銅神壇中,有一排大小、造型相同的跪坐人像。

如果我們把神壇第三層和第四層連起來看,就會發現,神壇與玉璋都是在描述祭山的場景。

這些祭祀有站有跪坐,以跪坐為主,身穿對襟衣衫,繫著腰帶,雙手作持物狀。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同時,在已經出土的一件青銅跪坐小人像,手裡也拿著一枚玉璋。

用玉璋祭祀大山,正與《周禮·春官·典瑞》中記載的“璋邸射,以祀山川”相吻合。

經過猜想與史料、文物的三方印證,專家們推定,這棵青銅巨樹應為用於祭祀的神樹。

與此同時,神秘的三星堆文明難免又讓我們產生了重重疑惑。

位於古蜀國的三星堆文明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它與中華文明有什麼聯絡?為什麼祭祀環節能夠與《周禮》的記載相吻合?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三、古蜀國和大禹有什麼關係?

相信,很多朋友對08年發生的“5·12”汶川大地震還有印象。

汶川地震的震中——映秀鎮東距三星堆遺址僅68公里。

嵇少臣先生指出,在龍門山地區,有較多的古地震證據。根據龍門山斷裂帶的平均年垂直滑移速率可以推測,這一地區發生類似“5·12”汶川地震的復發週期是3000年(參閱宋勝武主編《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調查與分析》)。這就說明,三星堆文明晚期確實存在發生大地震的可能。

事實上,古書上的確記載過夏朝末年,發生過強烈的大地震。

《太平御覽》卷82引《屍子》記載:

昔夏桀之時,至德滅而不揚,帝道掩而不興,容臺振而掩覆,犬群而入泉,彘銜藪而席隩,美人婢首墨面而不容,曼聲吞炭內閉而不歌,飛鳥鎩翼,走獸決蹄,山無峻幹,澤無佳水。

《藝文類聚》卷3所引《太公金匱》說:

夏桀之時,以十月發民,鑿山穿陵,通於河。民諫曰:“孟冬鑿山穿陵,是洩天氣,發地之藏。天子失道,後必有敗。”桀殺之。期年,岑山崩,為大澤。

《太平御覽》卷82《皇王部》引《六韜》說:

桀時有瞿山之地,桀十月鑿山陵,通之於河。民有諫者曰:“冬鑿地穿山,是發天之陰,洩山之氣,天子後必敗。”桀以妖言殺之。

根據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夏朝末年發生了大地震之後,在山谷中形成了堰塞體,阻斷了河流。夏桀打算派人鑿開堰塞體,遭人勸阻,於是夏桀殺掉了勸諫的人,強行掘開堰塞體,引發了滔天河水。

歷史上這場滔天大洪水歷經被鯀、禹兩代人的努力,才治理成功。

這一點在《詩經》、《尚書》、《山海經》、《左傳》等古籍和時間西周中晚期的這件青銅銘文上,也有證實。

銘文大意為:“受上天之命,大禹布治土地,開掘塞堰,疏通河道。然後,禹又治理四方,劃定標準,發動百姓,監督重建程序。同時,禹又將自己作為百姓的配享,以民為父母,為民操勞……”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而中原地區,地殼結構穩定,發生大型地震的機率比較小,由大型地震引發大型洪水的機率更小。以古代低下的生產用具和科技手段,去治理泱泱黃河之水患,難度確實很大。因此學界也有人對於大禹治水的功績產生懷疑。

有沒有可能,大禹治理的不是黃河的水患呢?四川地震自古以來地震多發。

《漢書》記載:“(元延)三年(前10年)春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雍江三日,江水竭。”《華陽國志·李壽志》記載,鹹康二年(336年)冬,“岷山崩,江水竭。”

據考古工作者的探測和分析,他們把三星堆遺址的文化對基層分為16層,在遺蹟十分豐富的商末層(第8層)上面為間隙層(第7層),是青灰色黏土,堆積呈水平狀,且不隨地形起伏而變化,厚約20-50釐米,屬於淤泥,幾乎無任何包含物。這種情況說明,三星堆遺蹟曾被洪水淹沒過。

也就是說,在三星堆青銅文明晚期,岷山地區發生過強烈地震,並引發了因堰塞體崩決後出現的洪水,致使三星堆遺址地區受災。

在古蜀國的歷史中,也有一個治水的英雄,叫杜宇,生活的時代恰好是三星文明的晚期。

傳說,杜宇從天上降下來,成為蜀國國王,被尊稱為“望帝”。望帝任命鱉靈為蜀國宰相。因鱉靈治理洪水、打通巫山,使水流從蜀國流到長江,根除水患。杜宇十分感激,自願把王位禪讓給鱉靈。鱉靈因此成了新的古蜀王,號稱“開明帝”,又叫“叢帝”。

據此,一些學者認為蜀地傳說與中原上古神話傳說存在某種隱秘的聯絡。又或者說,蜀地的傳說就來源於中原。

丁山《禹平水土本事考》說:

所謂開明者,名同於啟;所謂杜主者,即社主之字別,而杜宇之宇,音復同於禹。餘謂禹生石紐神話,即由“望帝以汶山為牲畜”故事演成,開明“決玉壘以除水害”亦演自止雨神話。故開明,《海內南經》又謂之夏後啟。……杜宇教民務農,而《論語》亦稱禹嘗躬稼;禹鑿龍門,而《水經注》亦傳杜宇鑿巫峽(《江水》);杜宇禪位開明而《史》傳禹傳位子啟。杜宇與禹,開明與啟,名義既同,事蹟所傳,又復一致,是則杜宇歷史不得謂非禹所分化,巴蜀遺民亦不得謂非夏後子孫。

丁山認為,大禹和杜宇的傳說有太多驚人的巧合。除了二者都有治水的功績之外,杜宇教百姓務農,論語描述過大禹曾經親自耕地,大禹曾經開鑿龍門,杜宇也曾鑿過巫峽,杜宇禪位給開明帝,而大禹傳位給兒子啟。更值得注意的是,開明和啟,意義也頗為相同。

那是不是說,大禹和杜宇非常有可能是同一個人?

據文獻記載,古蜀國的先王是蠶叢、柏灌、魚鳧,三代之後是望帝杜宇、鱉靈(蒲澤),其後是開明。

蠶叢,又稱蠶叢氏,傳說中是上古時代蜀國首位稱王的人。據說蠶叢的眼睛像螃蟹一樣向前突起,縱目人,頭髮在腦後梳成“椎髻”。

成書於晉代的《華陽國志》中說:“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魚鳧。”

上古時,西南的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的古羌族支派。公元前5世紀前後,他們向東南遷居進入岷山地區,依山勢而居,壘石為穴。後又循河谷進入成都平原,開始漁獵生活,並撿拾野蠶抽絲。後人將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稱為蜀山氏。

公元前3000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給黃帝為妃,所生後代就是古蜀王國的祖先——蠶叢。據說他巡行郊野時常著青衣,因此被人們呼為“青衣神”。蠶叢之前的古蜀人以牧業為主要生活來源,兼營狩獵和養蠶。

而熟悉中原上古傳說的朋友們都知道,黃帝有一個妻子叫嫘祖,正是她發明了養蠶。她的後代向東南方向遷徙,經過今茂縣與汶川之間的茂汶盆地後,逐漸發展農耕。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嫘祖

中原傳說與古蜀傳說一一對應。

蠶叢的繼任者魚鳧帶領族人在遷徙成都平原,自稱一國。這時,古蜀國與中原殷商政權屢發戰爭。

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辭中,出現“蜀受年”“徵蜀”“至蜀有事”的記載。可見,當時商朝與古蜀國之間曾經爆發多次戰爭,商王才會進行占卜,向上天詢問吉凶、對策。這說明古蜀國在商代以前就成立,魚鳧執政時期,正是商王朝接近滅亡的時候。因為與商朝不合,古蜀國參加了周武王討伐紂王的會盟。

郭沫若先生在1934年指出,在殷代甲骨文中有“蜀”稱,武王討紂時,蜀人協助周王作戰。

《尚書》也有記載印證:“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

其後,就是我們剛才提到的“望帝”杜宇繼位,傳位於鱉靈,由於統治不善,古蜀國從此滅亡。

也許我們苦苦尋找的夏朝之前的中華文明遺蹟,能夠在蜀地得到印證?

三星堆所用金、銅、錫、玉石、陶土,主要來自四川龍門山、阿壩,安寧河谷、攀西大裂谷。製造技術力量來自河南二里頭。人像採用巫術、巫師的藝術誇張,並參考西亞、南亞、中亞等的臉型。

三星堆古蜀文明出土的“千里眼、順風耳”文物,它們的眼球明顯突出眼眶,雙耳更是極盡誇張,長大似獸耳,大嘴亦闊至耳根,給人以神秘和親切之感。

盤點中國十大神秘的古代青銅,三星堆青銅神樹、黃河大橋、黃河大橋

其中最大的一件通高65釐米、寬138釐米,圓柱形眼珠突出眼眶,很有可能跟傳說中的“縱目”蜀王蠶叢,即傳說中黃帝的後人有關。

三星堆中還埋藏著多少歷史的真相?相信隨著考古研究的推進,我們會有揭開謎底的那一天。

TAG: 青銅三星堆杜宇蜀國神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