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和張祜的相似經歷,一個大有文才,一個不被重用,結局是什麼?

唐會昌五年(公元845年),詩人張祜來到池州拜訪杜牧,這兩人,可以說有著相似的命運經歷,都是大有文才卻不被重用之人,胸中不免懷著一股不遇的憤懣,自然感慨良多。兩人一起登上齊山,飲酒賞景,杜牧有感而發,因之寫下了一首千古佳詩,即下面這首著名的《九日齊山登高》。

杜牧和張祜的相似經歷,一個大有文才,一個不被重用,結局是什麼?

詩人張祜比杜牧年長,出名也比杜牧早一點,穆宗時期,大臣令狐楚非常賞識他的才華,曾經專門上書進行推薦,但是,由於遭到一些人的反對,張祜並沒有得到任用,而這些遭遇,和杜牧又非常相似。相似的經歷讓張祜和杜牧成為了好朋友,這一次,張祜特意從丹陽跑來探望杜牧,杜牧對張祜的遭遇無疑是同情的,也為之憤憤不平,同時,也是感同身受的,所以我們能看到這首詩中,其實也寄寓了杜牧的無限感懷。

九日齊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

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

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

首聯詩人以白描的手法,寫出了雁過江上,與友登山的情景,“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前一句寫景,後一句講事,寫景只用七字,但是卻把江南秋色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江水倒映著滿山秋色,一群大雁飛過天際,詩人在這樣的景色下,和朋友一起登山(翠微,代指山),那種美好之情,相信不言而喻。“涵”字用來形容江水倒映秋景,十分新奇,彷彿所有的秋色都包容在自己的懷抱之中,同時也精妙傳達出了江水的清澈,有如此美景,自然不能沒有美酒,所以詩人與朋友“攜壺”上山,有山有水有酒有好友,真乃人生一件至樂之事。

杜牧和張祜的相似經歷,一個大有文才,一個不被重用,結局是什麼?

頷聯是千古名句,非常著名,“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人世間多的是煩惱憂愁,所以開口一笑是多麼難得,今天既然是這樣開心的日子,那我們一定要把滿山盛放的菊花全都戴在頭上才能盡興回去!詩人夾敘夾議,寫出了一種複雜矛盾的心情,他真的是奉勸大家及時行樂嗎?他真的通達無比嗎?我想未必,或許只是一種無法擺脫的無奈和悲哀罷了!

頸聯同樣是夾敘夾議的寫法,“但將酩酊酬佳節,不用登臨恨落暉”,詩人只想喝得酩酊大醉來酬答這重陽佳節,因此無須在這節日之時因為夕陽西下、人生短暫而感慨悔恨。

杜牧和張祜的相似經歷,一個大有文才,一個不被重用,結局是什麼?

其實頷聯和頸聯都採用了對比的手法,只不過不甚明顯而已,詩人以塵世間的無窮煩惱與佳節的輕鬆快樂進行了對比,以大醉的無憂無慮與現實的遲暮憂愁進行了對比,這種矛盾的心情,其實正是詩人內心的感受,節日的好處,或許便是可以暫時擺脫日常生活遇到的煩惱和束縛,獲得暫時的解脫吧!

末尾是詩人感懷的總結,“古往今來只如此,牛山何必獨沾衣”!人生短短數十載光陰,自古皆是如此,所以不必像齊景公那樣對著牛山獨自淚流!詩人是在安慰朋友,但又何嘗不是在安慰自己呢?春秋時期,齊景公遊牛山,北望國都臨淄,不禁潸然淚下說:“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杜牧和朋友在齊山上俯視山下,不禁聯想到齊景公在牛山感慨人事無常、人生短暫的事情,但杜牧卻顯示出了十足的豁達,給世人留下了不一樣的感慨。

杜牧和張祜的相似經歷,一個大有文才,一個不被重用,結局是什麼?

有人說,這首詩是“抑鬱之思以曠達出之”,此言不虛,詩中確實瀰漫著詩人鬱積的苦悶,但同時也有著豁達樂觀的情緒。杜牧的曠達,表現在言語上的豪邁跌宕,杜牧的抑鬱,表現在“塵世難逢開口笑”、“不用登臨恨落暉”、“牛山何必獨沾衣”等詩句的悽惻低迴。其實,詩人並不是故作曠達,而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因為詩人的心情的確是矛盾的,矛盾的心情也讓此詩在豪邁中又有些悽惻,這是此詩的精妙之處,同時,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杜牧怎樣力求曠達,帶給人的感覺卻始終有些精神不佳的原因。

TAG: 杜牧詩人張祜牛山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