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 三星堆考古: 考古工作者肩負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愈加重大

三月下旬,中央電視臺直播了三星堆考古,為考古學這個小眾學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熱度。作為此次三星堆祭祀坑發掘、直播的參與者之一,我在為考古工作引發的巨大社會反響感到驚歎之餘,也切實感受到考古工作者肩負的社會責任愈加重大。

[專家談] 三星堆考古: 考古工作者肩負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愈加重大

三星堆3號祭祀坑發現的青銅圓口方尊

考古工作對公眾最直接的回饋,莫過於儘快將發掘成果完整地公佈。

博物館中奪人眼球的文物只是考古成果的一小部分,如果只關注精美的文物,考古工作就失去了意義

,與“挖寶”無異。

考古發掘所獲資訊其實是科學的、系統的、多方面的,它們的發表有相對固定的形式——考古報告。作為考古成果最主要的載體,考古報告經歷了幾代考古人的錘鍊、打磨後,從形式上已具有很強的

科學性、合理性

,但不得不承認的一點是,考古報告對公眾來說始終是較為遙遠的事物,而且這種距離並沒有縮短的趨勢。

此次三星堆祭祀坑發掘,從技術、理念等多方面,都走在了中國考古學的前沿,無疑將成為中國考古學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同時,

這次考古發掘也面臨成果發表的問題

,以往我們曾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並不會消失。對此,我們可以嘗試在考古成果的發表形式上做一些改變,即

在考古報告之外,構建考古資料線上平臺

。此項工作若能實現,將會成為考古學進一步走向公眾的契機。

一、考古報告及其發展歷程

考古報告是一類系統記錄考古發掘成果的專著,從內容上,包括髮掘工作所在地沿革、發掘經過、遺蹟與遺物情況、分期斷代研究、發掘者的主要認識等,從表現形式上,有文字、線圖、照片、拓片等。作為一類以資料為主的著作,考古報告構成了考古學研究的材料基礎。可以認為,

一項考古工作的完成標誌,即出版相應的考古報告。

[專家談] 三星堆考古: 考古工作者肩負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愈加重大

新中國出版的第一本考古報告《輝縣發掘報告》

自新中國第一本考古報告——《輝縣發掘報告》起,一代代中國考古學家為考古報告編撰理念、編寫體例的完善,貢獻了自己的智慧與心血。中國考古學的早期階段以構建中華文明的時空框架為主要任務,考古報告尤其注重理清材料的年代問題。這種背景下,

流行採用“舉例體”編寫考古發掘報告

。“舉例體”報告按年代先後編排發掘資料,可以被視作基於某一批考古材料的年代學研究報告,它們的主要特點有二:

一是將遺蹟、遺物分開描述,二是有選擇性的報道發掘物件。

這類報告的缺點是顯而易見的:遺蹟遺物的分開,導致遺物難以迴歸出土的單位,為讀者理解、利用這些材料造成了很大麻煩;有選擇地報道發掘成果,使材料的全面性大打折扣,甚至出現過一本報告中上百座墓葬沒有一座被完整發表的情況。

[專家談] 三星堆考古: 考古工作者肩負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愈加重大

1959年出版的《洛陽燒溝漢墓》是一部經典的“舉例體”考古報告

隨著考古研究的深入,“舉例體”由於其難以被克服的缺陷,逐步為報告編寫者淘汰。目前考古學界在報告編寫理念上愈發達成一致,即考古報告應以遺蹟為基本單位,儘可能全面地報道考古發掘收穫。遺蹟包括灰坑、墓葬等類別,出土器物等發現在考古報告中被歸入相應的遺蹟。這種做法能很大程度上保證考古報告中資料的完整性,是合理的做法。然而,當今考古報告的編寫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為追求完整性,在報告中事無鉅細地羅列發掘資料,

導致考古報告體量越來越龐大

,分成上、下冊乃至4、5冊的大開本報告屢見不鮮,

報告價格也水漲船高

。考古報告變得龐大、昂貴,甚至對不少公立圖書館的購置造成了阻礙,遑論個人。

可以說,考古報告在學術上的完成度在不斷提高,它們與公眾之間卻有漸行漸遠的趨勢。有的考古工作者會認為考古報告缺乏可讀性,並非面向公眾的讀物。對此,我的想法是

考古報告的可讀性需要考古工作者發掘,引領公眾接受、理解考古報告應是考古工作的內容之一

,而公眾越來越難以接觸考古發現的權威文字,這種情況必然不利於考古學走進公眾、履行自身的社會職責。

二、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報告面臨的問題

說回三星堆祭祀坑的工作。祭祀坑發掘報告的編撰,本身就是一個艱鉅的任務。

從田野考古工作完畢,到發掘報告問世,其間存在若干道工序,包括原始資料整理、器物修復、繪圖、攝影、文字撰寫等。對於三星堆祭祀坑這類重大考古工作而言,

上述工作的每一項都意味著龐大的工作量

。而且考古報告作為發掘工作的最終成果,極少再版,這就要求編寫者儘可能在報告中囊括各類資料。由此不難理解,三星堆祭祀坑報告的編寫工作會一般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舉例言之,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是1986年發掘的,正式發掘報告《三星堆祭祀坑》出版時間是1999年,間隔超過10年,而在重大考古專案中,這種時間間隔並不算漫長。而本次三星堆祭祀坑發掘包括6座祭祀坑,

目前三號坑出土器物已相當豐富,風采一如當年二號坑,發掘之後整理、報告撰寫的工作量相比當年無疑有過之而無不及

。雖然今天我們掌握的技術、人員等資源較之當年已大為寬裕,發掘團隊從主觀上也迫切希望儘快完成發掘報告的撰寫與出版,但這6座祭祀坑的發掘報告能否在短時間內問世,從而及時回饋公眾的期待,我們也有一些擔憂。

[專家談] 三星堆考古: 考古工作者肩負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愈加重大

1999年出版的三星堆一、二號祭祀坑的發掘報告《三星堆祭祀坑》

編撰週期漫長之外,在考古工作日益進步的今天,考古報告本身的侷限性正日益凸顯。以本次三星堆祭祀坑發掘為例,影片拍攝、三維建模已成為我們工作中的常規記錄手段,而作為發掘資料的影片、三維模型,均不能在紙質版書籍中得到完整呈現,這顯然也會影響考古報告的完成度。尤其是三維模型,無論是對遺蹟還是遺物,表現均非常直觀、全面,是對線圖、照片等傳統記錄手段的極好補充,而在紙質書中,三維模型只能被二維化。

考古記錄技術的不斷進步,使紙質考古報告逐漸力不從心。

總之,編撰週期的漫長、自身屬性的侷限,是擺在三星堆祭祀坑考古報告面前的兩大難題,而按照以往的工作方法,這些問題很難得到圓滿的解決。難道,三星堆祭祀坑的發掘報告,註定難以避免這些遺憾?

三、從考古報告到考古資料線上平臺

閱讀門檻高、編撰週期長、自身侷限多,是三星堆祭祀坑發掘報告即將面臨的問題,或者說是考古報告這種傳統媒介在新時代所面臨的問題。對此,我的觀點是,

當下我們應當引入考古資料線上平臺,以補充考古報告的短板,這也能為考古學進一步走向公眾的契機。

就我個人而言,萌生關於考古資料平臺的想法,始於兩年多以前。當時我承擔了一批積壓60餘年的考古資料——武昌隋唐墓的整理與報告編撰工作。因手頭資源有限,為縮短在文物庫房內工作的時間,我選擇在現場進行文物攝影建模,後續在模型基礎上進行繪圖的模式。這項工作完成後,我的一大感想是:當下的技術進步,使建模技術很易於掌握、便於推廣,那我們為何不能直接將三維模型作為考古資料的一部分線上發表?而參加此次三星堆祭祀坑發掘後,我更為堅信,

電子化、線上化、公開化的考古資料平臺,不僅可行,而且必要,註定是未來的趨勢。

將考古成果線上公開,首先能解決考古報告自身侷限多這一問題。考古資料平臺不只是簡單將紙質考古報告電子化。從資料型別的角度,以現有技術,完全可以做到囊括傳統考古報告中的所有種類資訊,並整合影片、三維模型甚至原始資料等原先不可能在發掘報告中被納入的資訊。

從使用的角度,數字化的線上平臺有能力達成更直接、有效的互動體驗。試想,開啟平臺,三星堆古城平面圖映入眼簾,點選祭祀坑所在區域,即呈現出祭祀坑平面分佈圖,點選3號坑,祭祀坑本體與器物以三維的形式一目瞭然地展現在使用者面前,選擇坑中一件器物,可以立刻跳轉到它的整套資料,甚至轉接至相關研究文章。這種使用過程,無論對於公眾抑或專業工作者,都會是非常高效而愉悅的體驗。

傳統考古報告某種程度上是“一錘子買賣”,圖文資料的齊備是報告編撰的必要條件,準備週期漫長,報告出版後暴露出來的錯誤,也鮮有再版修正的機會。

若改以線上平臺釋出資料,完全可以做到在整理工作進行中隨時“上新”,

而已經發布的資料,也可以在儲存歷史紀錄的前提下進行修改、補充,甚至在整個專案發表完畢後,整理者還可以利用最新的記錄手段,對既往發掘成果進行補充。總而言之,

以線上平臺作為考古成果的載體,以往考古報告編撰週期長、時效性差的問題也能被有效解決。

三星堆祭祀坑考古是一項特殊的工作,不僅表現在發掘物件特殊、工作理念及方法特殊,更體現在它所造成的影響特殊。三星堆的聲量是現象級的,前無古人,而且在這方面,仍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試想,如果我們圍繞一項普通的考古發掘專案建設線上資料庫,或許能收穫一些來自行業內的嘉許,將之視為一種有益的嘗試。而如果我們以此次三星堆祭祀坑發掘為契機,

在建設平臺的同時探索一套考古材料線上釋出的“三星堆標準”,使之可複製、可推廣,那這項工作有可能發展為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規模。

屆時,整個中國考古學的格局都有可能發生改變。

總而言之,圍繞本次三星堆發掘,建設一個專業、及時的考古資料平臺,所構建的,是一個讓考古成果走近公眾、讓公眾理解考古工作的渠道;所展現的,將是新時代中國考古學包容開放、與時俱進的姿態;最終受益的,將不僅是使用它的公眾,更將是考古學本身。

[專家談] 三星堆考古: 考古工作者肩負社會責任,社會責任愈加重大

三星堆3號祭祀坑發掘團隊,前排左為本文作者。

餘 論

在令人疲憊又興奮的三星堆祭祀坑考古直播之後,我作為親歷者之一,時常在思考的問題是等到這次聲勢浩大的考古工作結束之後,我們能為公眾帶來什麼?能為考古學科留下什麼?我相信,這次發掘的參與者中,有不少人也在思考類似的問題。珍奇的文物、精彩的研究,固然是考古工作者應當呈現的成果,但就影響力而言,似乎難以達到我們對於這次考古工作的預期。而如果我們能從此次三星堆發掘出發,建設前文所構想的考古資料平臺,或許能帶來更持久的社會效應,為中國考古學帶來一些改變。這是我個人對於上述問題的答案。

作者:徐斐宏 上海大學文學院講師 三星堆3號祭祀坑發掘負責人

圖文轉自:澎湃新聞網

-END-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TAG: 考古報告三星堆發掘祭祀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