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享】李清照:我認識的是《聲聲慢》,也許是一個僂著腰的人

點選藍字關注我

【思享】李清照:我認識的是《聲聲慢》,也許是一個僂著腰的人

(林樰熳,不愛集註,喜歡用自己的方式讀詩。歡迎一起走進詞人的性靈世界。)

我認識李清照是從《聲聲慢》開始的,因為它曾是中學教材的一篇課文。那時,教材內外眾口一詞,稱她為愛國主義作品,不知為什麼,我總要把她的形象和歷史書裡的黃道婆結合起來,把他們想象成傴僂著腰的老太太。

講《聲聲慢》必然會講到開頭的十四個疊詞,這是整首詞的招牌特點,是被很多人稱道被很多人學習,卻從未被超越的生花妙句。

但是我始終有一個疑問:

這十四個字,後面八個是形容詞,描摹的是詞人孤苦無依的悽楚心理,可為什麼前面四個字要用動詞呢?尋尋覓覓,她是在尋找什麼呢?

【思享】李清照:我認識的是《聲聲慢》,也許是一個僂著腰的人

1

聲聲慢·尋尋覓覓

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不遠千里,苦苦尋覓,換來的卻是冷清悽惻,最難忍受的是連天氣也忽冷忽熱。這兩三杯淡酒,又怎麼能抵得住清晨急驟的冷風。

南去的大雁飛過窗前,好傷心,竟然是從前認識的那一隻。

園子裡黃花凋零,滿地憔悴,如今有誰來採摘?一個人倚著窗子,白晝漫漫,如何能捱到天黑。

終於黃昏來信時候,卻下起霖霖陰雨,雨打梧桐,淅淅瀝瀝,點點滴滴。淋溼了殘舊的窗欞,黯淡了潮溼的心。這樣的光景,一個愁字又怎能概括?

2

這首詞被公認為婉約派代表作,但是卻有兩個問題一直備受歷代研究者爭議。

(1)是“曉來風急”還是“晚來風急”?

以前瞭解的版本用的都是“晚來風急”,包括教科書也是這麼寫的。但是在梁令嫻的《藝蘅館詞選》中卻將“晚”字改成了“曉”字,後來發現晚清時候好多版本都是這樣改寫的。

梁啟勳《詞學》說:

唐圭璋在《讀李清照詞札記》裡也說:

此詞上片既言“晚來”,下片如何可言“到黃昏”雨滴梧桐,前後言語重複,殊不可解。若作“曉來”,自朝至暮,整日凝愁,文從字順,豁然貫通。

俞平伯在《唐宋詞選釋》中也說:

其實詞寫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雲“晚來風急”,則反而重複。

上文‘三杯兩盞淡酒’是早酒,即李清照《念奴嬌》詞所謂“扶頭酒醒”;下文“雁過也’,即彼詞“徵鴻過盡”。

可見,許多行家認為上闕用“曉來風急”更能與下闕形成時間上的承接關係,展現詞人從早到晚一天的生活情狀,更符合行文的走向。

(2)是寫於南渡後期還是萊州時期?

以前讀到的大部分評論作品都認為此是南渡以後作品,教科書裡也是這麼定論的。

如宋張端義《貴耳集》雲:

易安居士李氏南渡以來,常懷京洛舊事 。秋詞《聲聲慢》,此乃公孫大娘舞劍手。

他們認為這是李清照在丈夫趙明誠離開人世後,在孤苦無依、顛沛流離的日子裡寫出來的一首哀辭。

但是後來發現有人提出異議,如陳祖美先生,他認為這首詞寫的是萊州之事。

此時李清照剛到萊州,成了趙明誠的不速之客,趙便將她安置在一件破敗的寓所裡,終日隔離,讓她飽受冷落之苦。

他認為此詩是在這個背景下創作的,抒發莊姜之哀,婕妤之嘆。

【思享】李清照:我認識的是《聲聲慢》,也許是一個僂著腰的人

3

那麼它到底屬於哪個時期的作品呢,我想首先可以從某些意象的運用中得到一些啟示。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秋天北雁南飛,這是時序變化,物候使然。可是為什麼說這是曾經相識的那一群呢?那到底是哪一群呢?

我們在她的前期作品裡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一剪梅》”

這是她在新婚不久,迫於元祐黨派之爭而被迫夫妻分離時寫的一首詞。那時他們夫妻情深,但是卻因為外力阻礙而被迫咫尺天涯。

而這群雁,她把它們想象成郵遞愛情的使者。在他們相互思念的時候,雁字回時,錦書相托。

而今,那群似曾相識的雁又要南飛了,而云中卻再無錦書相托。舊時雁難載今日情,怎能不讓人倍感傷心呢?

在後期,她還寫過一首《孤雁兒》,其中一句:“天上人間,沒個人堪寄!”這應該又是另一番陰陽相隔的苦痛了。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深秋時節,葉落花謝,一地凋零,自有一番莫可名狀的衰敗感。

“如今有誰堪摘?”現在是無人問津了,那麼曾經呢?是否有那麼一段曾經,有人也曾摘花愛花護花,把她精心地捧在手心?

這朵黃花同樣在另一首詞裡也曾出現過:

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寫這首詞的時候,她滿臉嬌嗔,而那護花的人應該也是滿眼憐惜吧!

而今,花敗人老。唯剩滿地憔悴,滿目荒蕪,滿心淒涼。

歲月剷平了稜角,年華腐蝕了心氣,誰又能抵得過光陰的磨礪?唯有任那深入骨髓的清冷將內心的熱忱一點點冰凍。

青州清冷,萊州更蕭瑟,可憐她不遠千里,跋山涉水,尋尋覓覓!陪伴她的,卻依然是“烏有先生子虛子 ”。

4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西風悲畫扇。

世界上沒有永恆的東西,鮮花也是,愛情也是。保鮮總是離不開精心的呵護和專心的經營。

雖然李清照和趙明誠被歷史化妝成令人敬仰的文壇伉儷,因“賭書潑茶”等閨中樂事被世人稱道欽羨,然而,他們之間的情感歷程絕不是無風之水,反而時時有波瀾激盪。

最邁不過的一條坎便是“終生無嗣”的殘酷現實,常常把他們的純粹感情拉進世俗的困境。

《金石錄》後序中,李清照寫趙明誠臨終遺言,“絕無分香賣履之事”,以示忠貞。但是卻也反過來證明了養姬蓄妾之事,已成事實。

只怕這姬妾之流,也終未能為趙家留下一兒半女;或是那些紅巾翠袖,終究抵不過李清照的丰神秀骨,墨香書韻。最後,這樁樁件件,便成了風萍之末,有始無終了。

總之,萊州以後,趙李二人的感情漸漸從梳離狀態走向癒合。這清冷寂靜的萊州故事,便成了一段小小的摺子戲。

【思享】李清照:我認識的是《聲聲慢》,也許是一個僂著腰的人

5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詩經  蜀黎》

這首詩寫的是衛國公主許穆夫人聞訊母國蒙受侵略,出於危難之時的焦慮和憂愁。

新裂齊紈素,鮮潔如霜雪。裁為合歡扇,團團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絕。——《班婕妤團扇》

這首詩寫的是漢代班婕妤後宮失寵後的哀婉和悽楚。

無論是蜀黎之悲,還是婕妤之嘆,對於世界來說,此大彼小,而對於人生來說,卻都是深入骨髓的痛苦。

你認為這首詞抒發的是是黍離之悲,還是婕妤之嘆?

【思享】李清照:我認識的是《聲聲慢》,也許是一個僂著腰的人

(林樰熳,海角女子,幽僻好靜,喜與古人作伴。業餘常做三事:寫詩、讀詩、說詩,願我的文字能給您帶來一絲清涼,歡迎關注!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思享】李清照:我認識的是《聲聲慢》,也許是一個僂著腰的人

樰熳小閣自序

樰熳者,海角女子也。

因愛六出清冷曼妙之態,又補五行失木缺火之白,故名之也。

數十年浮塵碌碌,並無建樹。唯性乖行僻,嗜書眈詩,竟成慣性。

  今欲再闢清虛,重理竹素,寄閒眸於江湖,鎖光陰於文字,故造此虛樓幻閣,霧苑雲臺。若君有意,祈凌波微步,移來共酌一杯。

【思享】李清照:我認識的是《聲聲慢》,也許是一個僂著腰的人

TAG: 李清照萊州來風聲聲慢趙明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