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茶園生態化建設模式,涵蓋茶葉品種、栽培、土壤、生物、植保、肥料等領域。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工夫紅茶傳統的乾燥方式為烘乾,形成的外形品質為條狀緊結。近年來由於新技術的應用,出現了新的乾燥方式。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如曲鳳鳳比較了傳統熱風、微波、遠紅外、光波和微光波組合乾燥對紅茶感官品質和理化成分的影響,表明乾燥方式主要影響紅茶的外形色澤、香氣和滋味品質,對條索、湯色和葉底影響較小,微波參與乾燥的紅茶滋味鮮醇、甜香明顯,以微波光波組合表現最突出,其次是光波和遠紅外乾燥;與熱風乾燥相比,微波、光波、遠紅外、微波光波聯用乾燥過程不僅有新的香氣物質產生,而且主要香氣類別醇類、醛類、酮類、萜烯類衍生物、芳香族衍生物、雜氧化合物含量顯著提高,尤其是以微波乾燥最顯著,其次是微波光波聯用乾燥。實踐表明,在乾燥過程引入炒幹方式可以改善條索的緊結度,但對於炒幹程度研究結果不盡相同。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阮旭等比較了烘乾、半烘炒和炒幹三種乾燥方式對祁門紅茶品質的影響,表明烘乾型茶葉中醛類、酮類、酯類含量較高,半烘炒型茶葉中醇類、醛類、雜環及其他物質含量較高,炒幹型茶葉中醇類、烯類含量較高;炒幹程度越重,滋味苦澀味加重,香氣“炒”味增加,綜合各項人為因素祁紅初制中乾燥方式宜選擇烘乾方式。葉飛的研究同樣揭示出熱風乾燥的宜紅茶品質優於滾炒乾燥處理。但崔文銳等的研究結果表明鍋炒乾燥製成的工夫紅茶成茶品質最好,其次是烘乾。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本文進一步以宜紅茶為物件,在初烘後加入炒幹工序,比較炒幹程度對工夫紅茶品質的影響,以優化出最佳的炒干時間。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炒干時間對宜紅茶感官品質的影響

宜紅茶品質要求外形緊結,高檔茶要求條索緊細有金毫,色澤烏潤,香氣甜純高長,滋味醇厚鮮爽,湯色紅亮,葉底紅亮柔軟,茶湯稍冷即有“冷後渾”現象產生。炒干時間對紅茶品質有顯著影響。從外形看,隨著炒干時間的增加,幹茶的形狀緊結度和勻整度增加,15min已經達到緊結的效果。適度炒幹有利於提高色澤潤度,但時間過長,超過15min後潤度下降,超過20min色澤發灰。從內質來看,炒干時間對湯色影響較小,所有處理都能達到紅明,或紅尚明。但炒干時間對香氣影響較大,隨著炒干時間的增加,茶葉香氣的甜醇逐漸轉為炒香,香型發生變化,香氣評分逐漸降低。炒干時間同樣顯著影響滋味品質,隨著炒干時間的延長,茶湯的滋味由鮮醇轉為炒味,澀味逐漸加重,尤其是超過15min後澀味明顯。隨著炒干時間的延長,葉底明亮度降低,暗度增加。綜合感官審評結果,儘管炒幹有利於提高工夫紅茶外形條索的緊結度,但對內質影響較大,建議炒干時間控制在10-15min。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炒干時間對宜紅茶主要品質成分的影響

隨著炒干時間的增加,茶湯色差的L*值先升高再降低,10min處理的亮度最高。隨著炒干時間的增加,體現茶湯紅色度的a*值先升高再降低,20min處理的宜紅茶最高。隨著炒干時間的逐步延長,茶湯的b*值逐漸增加。炒干時間對可溶性糖、保留多酚含量有顯著影響,但對氨基酸影響不顯著。可溶性糖含量也隨炒干時間的增加呈現先增後降的趨勢,以20min處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但10min、15min、25min三個處理之間差異不顯著。茶多酚含量分析表明,在25min處理下的茶葉樣品茶多酚含量最低,且與10min、15min、20min處理存在極顯著關係。茶黃素是茶湯“亮”、“金圈”的主要物質,是滋味強度和鮮爽度的重要成分。茶紅素是茶黃素的氧化產物,是茶湯“紅”的主要成分,也是滋味強度和鮮爽度的重要成分,但刺激性不如茶黃素。茶褐素是一類大分子物質,是茶湯色澤暗褐、滋味平淡的主要成分。

五個不同乾燥方式處理的宜紅茶中,在茶黃素含量的指標上15min處理與其餘四組存在極顯著關係,且含量最高;0min處理下的茶黃素含量與其餘處理間達到顯著水平,含量相對較低;10min,20min,25min這三種處理間茶黃素含量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在茶紅素的指標上,25min、20min、10min、0min處理之間存在極顯著差異,15min、10min、0min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20min處理的茶紅素含量最高。在茶褐素指標上,25min處理與20min、10min、0min存在極顯著差異,15min處理與0min、10min處理存在顯著性差異。從TR/TF分析來看,以15min處理最低,其次是10min和25min。茶褐素的含量隨著炒干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加,25min處理含量最高。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本試驗初幹葉炒幹過程是在6CCG-100P茶葉炒幹機中進行。茶葉在滾炒過程中,在茶葉與茶葉、茶葉與筒體壁的作用力下邊失水邊乾燥,條索逐漸收緊,緊結度提高。然而,隨著乾燥失水的進行,炒的香味逐漸增強,香氣的協調性逐漸被打破,尤其是乾燥時間超過20min(含水量低於20%)後更為明顯。一般而言,炒香增強的同時,茶葉的澀味就會增強,嚴重影響紅茶的風味。炒幹過程由於透氣性不如烘乾過程,溼熱作用會引起茶黃素的進一步轉化,形成茶紅素、茶褐素,從而對紅茶的色澤與滋味品質也有較大影響。從TR/TF分析來看,以15min處理最低,其次是10min和25min。因此結合感官和內質分析,建議炒干時間控制在10-15min範圍,即含水量26~22%。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安根團隊摘自朱珺語等:炒干時間對宜紅茶品質的影響)

【茶文化】紅茶的乾燥方式是怎樣的?這些乾燥方式對紅茶有什麼影響

TAG: 炒幹紅茶15min乾燥1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