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新城風景獨好

生態新城風景獨好

步步驚心網紅橋

生態新城風景獨好

花海留影

生態新城風景獨好

生態新城風景獨好

興隆山握橋 (榆中縣委宣傳部供圖)

“隴中苦瘠甲天下。”100多年前,榆中縣北部山區是千溝萬壑,旱渴荒涼。新中國成立以來,荒涼漸褪,綠色漸濃。從“不具備人類生存條件”到造林12。9萬畝,榆中北山讓荒原沙地變成綠水青山,創造了高寒沙地生態建設史上的綠色奇蹟。如今,北山一座座煥發生機的山樑是榆中生態環境建設的行動方向。近年來,榆中縣積極開展植樹造林活動,2018年,全縣投入資金1967萬元,完成造林綠化7。4萬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4。1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15。5%,全縣綠色家底逐年豐厚。未來,榆中縣將打造綠色生態宜居、功能配套完善、營商環境一流、創新活力迸發的生態創新城,努力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園林美化

打造生態創新城

初秋的榆中北山,綠色濃郁,山花爛漫。而幾十年前,這裡卻是“荒山禿嶺和尚頭,林草奇缺水如油,三餐難度人外流”。

就是在這樣栽活一棵樹要比拉大一個娃娃還難的榆中北部山區,在被譽為“隴上塞罕壩”的榆中縣貢井林場,廣大林業工作者以大地為紙、青松為筆、汗水為墨,一棵接一棵地把林木牢牢地釘在貧瘠的土壤之中,克服乾旱少雨、蒸發量大等重重困難,以超乎想象的犧牲精神和苦幹實幹的意志,累計造林12。9萬畝,書寫了一段綠色傳奇。

綠色在蔓延,如今榆中縣處處洋溢著綠色的氣息。南河公園內的片片綠意,李家莊的花間田正開出花蕊,健身廣場上的大媽大姐歡快舞蹈,迎賓大道上的國槐、刺柏綠葉迎風招展……近年來,榆中縣圍繞“生態榆中”建設戰略,多措並舉打好大氣、水、土壤汙染防治“三大戰役”,讓生活環境變“美”、產業結構變“輕”、發展模式變“綠”,不斷打造“綠樹、田園、文化”形象,使三者緊密相融,在增綠提質、田園打造、人文塑造上做足文章,打造符合榆中實際的最優生態環境。2016年以來,榆中縣共新增綠地面積222。74公頃,縣城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3%,綠化覆蓋率達到36%。

2014—2017年全縣完成造林面積9。4萬畝。2018年,僅郝家營造林點承擔省市植被恢復造林專案7211畝、栽植苗木50萬餘株,點播檸條種子6噸。2019年,榆中縣生態創新城綠化正式啟動,目前已完成造林5500畝。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新增綠化造林面積100萬畝,建成全國林業生態示範縣。

田園風光

推進鄉村振興

田園風光是城市園林建設的名片。榆中縣李家莊田園綜合體位於興隆山腳下、縣城旁邊。幾十年前,李家莊不過是一個人均收入幾十元錢的貧困村。而今李家莊成為了可以獨自承辦各類節會,吸引數萬遊客的“網紅打卡地”。

“從4月份開業到現在生意很不錯,僅五一期間就賺了兩三萬元左右,十一期間又賺了兩三萬元,預計今年能賺10萬元。”站在李家莊田園綜合體的花海前,村民張志偉說。李家莊田園綜合體開業以後,張志偉在家裡開了一家特色小吃,收入翻了數番,日子過得挺有滋味。

農民收入提高,村容村貌更有了極大改善。如今,在李家莊田園綜合體裡走一走,花香四溢,各種亭臺樓閣點綴於花海之中,雖然已經10月份,但這裡卻彷彿把春天留下來了。李家莊村黨總支書記張建文說,他們特意栽種了不同季節開放的花卉,就是要保證這裡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花草、聞到花香。今年這裡成功舉辦了花間田音樂節,一時間讓名不見經傳的李家莊成了“網紅打卡地”。

耕地流轉入股分紅、棚改搬遷進社群、入股特色風情小鎮,作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家田園綜合體試點村和全省農村“三變”改革省級試點村,李家莊村田園綜合體堅持把“三變”改革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總抓手”,搭建產業平臺,盤活閒置資源,開展股份合作,探索出了強集體、優主體、富農民的“三輪驅動”新模式,讓李家莊村成為全國8個田園綜合體示範試點之一,也是我省首個田園綜合體。

近年來,榆中縣著眼助力新型產業發展,大力推進田園綜合體建設。2019年是田園綜合體建設的衝刺之年,集中力量、強化投入,切實把田園綜合體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傾力打造集智慧農業、農事體驗、科普教育、生態觀光、主題娛樂、時尚運動、康體養生養老、農耕文化體驗、生態旅遊、休閒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一、二、三產高度融合的田園綜合體,不斷提升城市魅力,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發展目標。

文化旅遊

打造精緻生活

浪街村位於榆中縣小康營鄉,距縣城5公里,村落東西狹長,西臨興隆山脈,北與具有神話氣息的鳳凰山相接,旁鄰棲雲之山。浪街村有“勾起現代人的鄉愁情懷,呼喚現代人的回家旅途”之美稱。如今,走在浪街青磚鋪就的古樸小吃街上,各類仿古建築林林總總,屋簷高挑、錯落有致,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顯得很有古韻。“北京爆肚”、“陝西油潑扯麵”等各個小吃店鱗次櫛比,遊客天南地北的口音夾雜著商戶招攬生意的吆喝聲,十分熱鬧。

近年來,按照“鄉村旅遊+生態農業”的發展思路,浪街村立足村域實際,引進冷涼型蔬菜種植,建設山東壽光第四代日光溫室大棚70多座,引進一邊倒油桃、西甜瓜、西葫蘆、藜麥和多肉等新特品種發展特色種植。同時,依託浪街獨特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透過整合資金、流轉土地,打造老家浪街旅遊綜合體,構建以生態農業帶動鄉村旅遊的發展模式,帶動本村及周邊農戶脫貧致富。

馬坡鄉地處榆中的南山地區,位於興隆山風景區後山,屬高寒二陰山區,是盛夏避暑勝地。近年來,馬坡鄉也推出“旅遊+”,促進生態農業和旅遊服務業雙軌發展。2017年,流轉土地2000多畝打造高山梯田花海,其中種植油菜花1000畝、藜麥1000畝,立足於建成以生態景觀為特徵的蘭州城市後花園,將打造集民宿旅遊、田園體驗、自駕、騎行、徒步觀光為內容的生態旅遊帶。

國家4A級景區興隆山、青城古鎮、老家浪街……如今鄉村旅遊已提升旅遊扶貧能力,帶動5000多人透過參與旅遊經營增收脫貧。建一個景區,美一座鄉村,富一方百姓,群眾在家門口脫貧致富,走出了景區帶村、旅遊帶富的旅遊融合脫貧新路徑。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楊昕申亮/文甘霖/圖

TAG: 榆中縣田園李家莊綜合體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