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聚落:跨越海峽的百越之境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我國臺灣地區,也有少數散居在福建、浙江等地。高山族以稻作農耕經濟為主,以漁獵生產為輔。由於生活區域的地理環境不同,高山族聚居村落的佈局和建築形式有所差異,但聚族而居的風俗習慣、崇尚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居住哲學,是其共同的文化特質。

高山聚落:閩臺同根

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大致處於同一緯度,氣候與地形極為相似,同時閩臺地區多山,河網密佈,丘陵是其主要地貌特徵,形成了眾多相互隔離的小流域。多樣的山水地貌和宜人的氣候環境哺育了拼搏進取的閩臺兒女,積澱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形成地域特徵鮮明的閩臺文化。

一直以來,閩臺兩地人民在相近的環境中繁衍生息,形成相似的聚落空間形態,呈現出因地制宜的居所選址特質。

受地形和流域的影響,高山族聚落多分佈於沿河的低山丘陵和河積、海積平原處,具有典型的流域特徵,聚落規模一般較小。沿海區域則利用優越的水運地理條件,聚落沿河道建造,便於交通出行及農耕灌溉。沿海地區溼熱多雨的氣候條件造就了高山族聚落的環境適應性,聚落多建於山坡臺地或平原高地上,且多背山面水。民居建造注重防潮、防水、防曬、通風,屋頂形制多考慮屋面排水,出簷較深,屋簷下留有活動空間。聚落中的建築朝向也考慮到季風方向的影響,形成阻擋寒流、吸納暖流的特點。由於沿海地區受颱風影響,聚落民居多以石材為主要建造材料,內陸森林資源豐富的優勢,亦促進了夯土木構建造體系的發展。

高山聚落:跨越海峽的百越之境

▲臺灣宜蘭縣蘭陽博物館。

幹欄巢居:百越同源

高山族早期民居樣式豐富,有半穴居式建築、幹欄式建築、石板屋等,其中最為典型、普及程度最高的是幹欄式建築,以茅草、石板、竹木為主要建造材料。

臺灣島和海南島受海洋氣候影響,地熱潮溼,物種繁多,因此高山族和黎族人民的生存環境非常相似。同時,黎族和高山族本就同屬於古百越族後裔,他們從東南沿海的古百越地區遷徙到這兩個島嶼上,經過不斷髮展和變遷後,仍各自保持著一些古老的建築形式。無論是黎族早期的幹欄式建築還是高山族的幹欄式住房,都具有明顯的百越文化特徵。

高山族的幹欄式住房通常分兩層,一般用木、竹料製作樁柱、樓板和上層的牆壁,下層無遮攔,牆壁也有用磚、石、泥等從地面砌起來的。清代《番社採風圖》中就描繪了高山族的幹欄式建築,其屋頂用樹皮、茅草或陶瓦等覆蓋,上層住人,下層圈養家畜或置放農具。清代《重修鳳山縣誌》中,也有關於高山族“居處,屋名曰‘朗’。築土為基,架竹為梁,葺茅為蓋,編竹為牆,織蓬為門”的記載,這與黎族的幹欄式建築非常相似。

尋根鑄魂:當代建築的多彩演繹

在臺灣地區,一些當代建築吸收了高山族傳統建築文化與地域特色,從而表達出地景意向。建築師多以建築周邊環境為設計出發點,建築形體來源於山巒、大海、礁石等地景要素,使建築與周邊環境有機融合,或成為地景建築,或體現地形特質。以姚仁喜設計的蘭陽博物館為例,其以宜蘭北關海岸一帶常見的地貌特徵單面山為概念,建築本體為“山”,景觀溼地為“水”,打造山水交融的建築風格,用極簡的幾何造型重現蘭陽的獨特歷史、文化與地形地貌。

除此之外,臺灣地區還有一些當代建築將高山族文化元素作為建築要素和創作來源,以各種方式融入建築空間與活動場景。如位於花蓮的高山族手工藝推廣中心,以策展、文創、美食、音樂等方式,與現代建築空間並置,彰顯地域性特徵的同時,也使高山族文化煥發出新的活力。

可以說,高山族建築文化是臺灣地區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臺灣地域化建築設計與創作的重要來源。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高山族人民因地制宜地發展出與東南沿海地區人民同根同源的居住文化,共同構建了兩岸人民的美好家園。(完)(文章來源:中國民族報)

作者/金欣

TAG: 高山族建築聚落幹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