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上一段文章出自《大醫精誠》為唐朝孫思邈所著,乃是中醫學典籍中,論述醫德的一篇極重要文獻,為近千年來習醫者所必讀,也是後世醫者的行為準則。古之為醫者,必發蒼生大醫之願,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心念蒼生,濟世救人。

而在300多年前的壽光,就有一位這樣的民間中醫,他生前行仁心,施仁術,懸壺濟世,受萬民敬仰。死後被群眾奉為神靈,建廟祭祀。儘管三百多年過去了,他的醫德高風仍然影響著壽光乃至全國的醫療衛生界。他就是清代仁醫李莪華。

“李茂檉(音:sheng),字莪華,李家官莊人。雍正時諸生。善醫術,尤精痘疹科。無親疏貴賤,問疾者步其後先而診之。出門視疾,則先貧寒,而後其有車馬者。每食與病者之家,惟酒數杯,胡餅二三枚,曰‘吾性所嗜也’。其疾在十里內者,必徒行,無勞車馬,視而未即愈,每計其日自詣焉。歿後葬於九巷村之西南,祈禱多靈應,至今猶尸祝之。”——《壽光縣誌》

在壽光,說起李莪華,很多人都耳熟能詳,壽光市中醫醫院門診樓前就矗立著一尊高大的李莪華的石雕像。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李莪華醫術高明,醫德高尚,一生救死扶傷,治癒的人數以萬計,三百年來,在當地乃至魯北地區都有很高的名望。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李莪華廟會是群眾自發的為紀念清代名醫李莪華醫德高尚的祭祀形式。李莪華廟會以祭拜壽光名醫李莪華和進行物資交流為主要內容。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德隆望尊”的名醫,自發地以廟會形式來紀念他。

李莪華廟會有兩處,一處在侯鎮李家官莊村,另一處在聖城街道九巷村。聖城九巷廟會於每年三月十八,九月初九舉行兩次,李家官莊廟會每年四月十三日——十五日舉行。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聖城街道九巷村的李公祠即李莪華廟,建有五間大殿,飛簷列角,殿中塑有李莪華坐像,左右塑有姜大海、柳樹村二位衙役班的雕像。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門眉寫有“德隆望尊”的匾額,頭楹柱上有“棄仕途不求烏沙光門第,不開醫道壽青囊濟蒼生”的對聯,院內有李莪華墳墓一座;侯鎮李家官莊村李莪華廟建有大山門一座,山門上懸掛著“莪華紀念堂”的牌匾,山門兩旁鐫刻原山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張奇文撰著的“為人民做好事千古稱頌,替群眾解疾苦萬世留名”的對聯。院內建有正殿三間,殿內塑有李莪華坐像,左右塑有“姜大哥”、“柳大哥”站班塑像。正殿左右各有廂房二間,廂房內分別布展著李莪華的生平史畫和名人,鄉里贈送的字畫。院內建有“清代名醫”碑亭和其他4幢捐資題名碑以及鄉人贈獻碑刻,木質花瓶和常青花木分佈於廟院內,廟西建有五孔石質“莪華橋”一座、南北貫通的柏油馬路一條。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李莪華廟會是為紀念“李老爺”而逐漸形成的一種祭祀民俗信仰活動,每到廟會時,人們從四面八方紛至而來,其人之多、其心之誠、其規模之大,令人歎為觀止,廟會的舉行對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物質文化交流都有著較大的促進和推進作用。

當地流傳的關於“李老爺”的故事不計其數。

有一次,他為一貧困農家治病,吃飯時,主人困窘,十分難堪。他為安慰病家,看到桌上放著三個燒餅,便笑著說:“我最愛吃燒餅,如果幹透,哪怕長點毛兒才更合口味呢!”說話間,他瞥見桌上還放著一壺酒,便補充說:“嘿,還有燒酒哪,只消一壺,足矣!”自此,民間傳開,成為定製,不需筵席,只要“三個燒餅一壺酒”。他還自立規矩:十里之內,無煩車馬,先貧後富。複診亦不需再請,安步當車,不請自到。

一天,他被縣太爺請去診病結束,衙門派姜、柳二衙役送其回家,路遇一貧女涕泣。經詢問得知,其母病重無錢治療,無顏於父老,只能暗自悲傷。他自薦前往珍視,開完處方,叮囑病家前往九巷他開的藥鋪免費取藥。姜、柳二衙役見之感動不已,願拜李莪華為師,並對他說:“將來為你建廟,我二人願分立兩旁站班侍候。”後來,李莪華廟內果塑有站班二人,人稱姜大哥、柳大哥。

在壽光大地上,關於“李老爺”的傳奇故事在老百姓中流傳很多很廣,如“李老爺”託夢治病救人,“李老爺”託夢送子送福等等。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茶前飯後,閒暇之餘,男女老少每每啦起“李老爺”來,那真可謂繪聲繪色,有根有據,有滋有味。這些傳說故事,真實也好,迷信也罷,在萬千百姓的口傳耳授與嘻嘻哈哈之中,無不充滿著對這位300年前德高望重名醫的敬仰與崇拜。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從生祠到廟會,“李老爺”風靡三百年

李莪華醫德高尚,口碑留芳於民間。人們念其高尚醫德,以至於在其生前就在他行醫的九巷村為其築起生祠,死後又在起家鄉侯鎮李家官莊村為其修建“李老爺”廟,專門緬懷追思這位名醫。

《李家官莊村志》記載:李家官莊李代十五世村人李莪華,是萊州灣畔人人皆知的清代名醫,其醫德醫術倍受世人讚譽,因他久在壽光城一帶行醫,壽光知縣葉某,曾在壽光九巷村曾為其建有生祠,正殿三間,內有仿塑的李莪華坐像。李莪華去世後,世人念念不忘,常年紛紛自發到祠弔祭,鑑於此,李家官莊村民就與本家族人、進士李席珍共議,在其故里村內建廟,並定於其誕辰四月十三日為集中弔祭日期,於李家官莊村內集場、西側建廟3間,仿遺像塑有其坐像及姜大哥、柳大哥二衙役站像。四周有院牆圍繞,並於每年的四月十三日他的生辰,由李席珍主持開光典禮,在廟旁唱戲趕會3天。自此後,每到會期,鄰省鄰縣等地群眾雲集,前來趕會弔祭懷念,至今二百多年未衰。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廟會期間,聚集許多民間傳統藝術的表演,民間絕活、歌舞表演、鼓樂表演等,每到廟會期間,吸引幾十萬人紛至沓來。人們從四面八方而來,帶上貢品、草紙、香等祭品到李老爺莪華像前、墳前進行虔誠祭拜。其人之多、其心之誠、其規模之大,令人歎為觀止。人們聚集在廟前有買有賣,逐漸自發的形成貿易集市,促進了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1985年,經原山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張奇文提議並村人倡議,在周圍各村主動捐資支援下,徵得上級同意,再度在原廟址處重修,恢復了原貌,易名為:“莪華紀念堂”,門口兩邊鐫刻張奇文撰著的對聯:“為人民做好事千古稱頌,替群眾解疾苦萬世留名”。

1990年,根據周圍各村群眾意見,村人又共議擴大院落面積為1200平方米,擴建了東西廂房各兩間和四周走廊。廂房內分別布展著李莪華的生平史畫和名人、鄉里贈送的題字。其中有山東中醫學院教授周鳳梧撰贈的“囊裡刀圭創出回生業績,廟中香火已是戴德心聲”和教授李克紹撰題的“醫術精湛流芳千古,品德高尚稱頌萬年”。院中建有“清代名醫”碑亭,周圍栽植了常青花木。另外,還有4幢捐資題名碑和鄉人贈獻的碑刻,以及石質花瓶等。大門前有巨大的石獅一對,雕刻精細,口含滾珠,栩栩如生。

1998年,因廟宇的西面和北面有官莊溝圍繞阻隔,交通不便,行人擁擠,阻礙交易,影響安全,在鎮政府的倡議下,附近群眾和企事業單位捐資16萬餘元,又修建了跨度21。5米五孔石質“莪華橋”和石碑以及南北向的柏油大道。兩旁石欄杆上的“八仙過海”石刻,工藝精細,別具風采。石橋橫跨於官莊溝上,南北通達,便利了行人,更方便了前來弔祭的群眾。廟橋相互映輝,繪成了一幅人人共譽“濟世利民”的歷史畫卷。

1994年,應廣大群眾的要求,又在李莪華居住行醫的壽光城區九巷村重建全身,新建廟寺內山門前廳後殿,東西廂房、迴廊、左右碑亭、藥園等組成,共佔地23000多平方米,四周有院牆,人稱“大老爺廟”,並恢復了每年陰曆3月18日和陰曆9月9日兩次廟會。會期五天,廟會期間,人山人海,香客雲集,各種經濟商貿亦紅紅火火。

2005年,九巷村李公祠獲得重新整修,調整了新的管理方式,以新的文化面貌迎接國內外遊客。建成的李公祠是集旅遊、餐飲、廟宇文化、祭拜求醫等綜合一體的壽光大型廟宇文化旅遊景點。

每年離四月十三官莊廟會前十天,壽光侯鎮李家官莊村就熱鬧沸騰起來了。遠從昌邑、寒亭、廣饒等各地前來趕會朝拜的人們,或兩三人成夥,或五六人成群,離李家官莊村近的騎著腳踏車或電動車,遠的開著汽車,車上帶著五顏六色的紙紮轎車,駿馬和搖錢樹,人們懷著對“李老爺”虔誠敬仰和崇敬心情向李家官莊紛紛匯來。李家官莊村的大街小巷,人潮湧動,熱鬧非凡,勝似過年過節。在壽光百姓民間,廣為流傳著“寧可耽誤過秋過麥,不可耽誤趕官莊廟會”的說法,這也充分說明當地人對趕廟會的重視程度。前來趕廟會的人們,首要的心願是到廟中向“李老爺”塑像扣頭跪拜,許願祈福,瞻仰塑像。然後再到廟北李莪華墳前焚燒紙草、祀求平安。李先生廟後墳前跪滿了前來許願祈福的人群,墳墓四周高高飄起的嫋嫋青煙,充分反映出人們對李莪華先生的萬分虔誠和敬仰之情。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李家官莊村原村支書李冠勇告訴我們,“李莪華廟會”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曆史了,近幾年前來逛廟會的遊客越來越多,最多的時候每天迎接約10萬人次。另外,“李莪華廟會”已被列為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他的醫德能治病”

李莪華品德對李氏後人的影響也頗大。現如今的李家官莊村也充分傳承中醫文化,前幾年,在村兩委帶領下,成立了李莪華中醫藥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種植中草藥進行深加工,探索出了一條適合本村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另外,村莊風清氣正,安寧和睦,不能不說其中也有李莪華品德的餘蔭。

“他的醫德能治病。”現年83歲的李家官莊村老中醫李元坤,是“李莪華精神”的傳承者之一。按輩分論,李元坤是李莪華的玄孫輩。李元坤自幼從祖父學醫,至今已七十餘年,“李莪華先生憑高尚的醫德、精妙的醫術行醫民間,不知救活了多少瀕臨死亡的傷病者,所以他才能名垂千古,迄今人們還懷念他,尊之為神仙,世代祭祀,香火不絕。一炷香就是一個家庭的企盼,很多人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了這個三百年前的老人身上,可敬,可嘆。”李元坤老人認為,李莪華對他最大的影響就是醫德。

濰坊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李莪華廟會

三百年過去,“李莪華精神”在李家官莊,在壽光,依然長存長青。

歲月流逝、世事滄桑,李莪華的名字歷經三百餘年風雨洗禮,在壽光仍然婦孺皆知、閃閃發亮;李莪華懸壺濟世醫德醫風,在三百年後仍被人們廣為傳頌崇拜。這種現象,值得我們當代每一個人深思,尤其值得當代醫療衛生工作者們認真思考。

TAG: 李莪華廟會李家官莊村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