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檔案史志】

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1949年5月7日,海寧解放,人民政權建立。此後,為了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生產要素的集聚和資源合理配置,有利於行政管理和方便群眾,海寧行政區劃經歷了多次調整。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1949年6月1日,海寧縣人民政府釋出政字第1號通令,全縣劃分為7個區25鄉鎮,分別為:硤石區轄硤石鎮、伊橋鎮;袁花區轄袁花鎮、黃灣鎮、濮橋鄉;兩倉區轄丁蘆鎮、兩倉鄉、士伯鄉、百里鄉;斜橋區轄斜橋鎮、酆墅鎮、慶雲鎮、路仲鎮、樂農鄉;鹽官區轄鹽官鎮、諸橋鎮、郭店鎮、周鎮、城北鄉;長安區轄長安鎮、袁牧鄉、儒興鄉;許村區轄許村鎮、寧西鄉、沈墅鄉。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1949年5月至1950年5月期間的海寧縣地圖

1950年5月,海寧縣改為6區,即硤石、長安、鹽官、許村、斜橋、袁花;6個鎮,即硤石、長安、鹽官、許村、斜橋、袁花;62個鄉,即雙山、鐵北、伊橋、馬橋、柏墅、大橋、石路、贊山、周鎮、博儒、民主、牧港、新民、孟子、褚石、 江、興福、泰山、袁牧、金石、郭店、三星、石井、丁橋、諸橋、祝會、城北、荊山、紅星、許巷、許橋、沈墅、報國、科同、蕩灣、永福、太平、翁埠、景樹、路仲、仲樂、黃墩、祝場、華光、聯群、慶雲、酆墅、河石、黃灣、北池、閘口、黃山、夾山、皋本、龍尾、許堰、兩倉、戚姬、金敭、談橋、濮橋、河石。

1956年2月,海寧縣撤銷區建制,設22個鄉,即硤石、馬橋、湖塘、 江、斜橋、談橋、丁橋、許巷、祝場、三星、周鎮、慶雲、石井、太平、永福、郭店、沈墅、兩倉、石路、新民、夾山、黃灣;6月,設6個鎮,即許村、袁花、斜橋、鹽官、硤石、長安。

1958年10月,海寧縣實行人民公社,分設硤石、長安、袁花、斜橋、錢塘江、許村、湖塘7個人民公社。11月,海鹽縣的武原、沈蕩、澉浦、通元、官堂、歟城6個公社併入海寧,合建為13個人民公社。1959年3月,袁花公社分設丁橋公社,全縣共14個公社。6月,硤石、長安、武原3鎮恢復縣直屬鎮建制。8月,復建鹽官、沈蕩鎮。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1959年8月至1961年4月期間的海寧縣地圖

1961年5月,海寧縣調整公社,設7個鎮,即硤石、長安、鹽官、斜橋、袁花、武原、沈蕩;37個公社,即許村、沈墅、許巷、 江、新民、周鎮、錢塘江、郭店、三星、祝場、酆墅、慶雲、斜橋、獅嶺、伊橋、雙山、馬橋、石路、湖塘、談橋、袁花、黃灣、丁橋、兩倉、石泉、歟城、齊家、沈蕩、百步、橫港、海塘、城關、長川壩、富亭、澉浦、官堂、通元。

1961年12月,海寧、海鹽兩縣分設,武原、沈蕩2個建制鎮及武原區、沈蕩區整體劃歸海鹽。調整後,海寧縣設5個鎮,即硤石、長安、鹽官、斜橋、袁花;24個公社,即許村、沈墅、許巷、 江、新民、周鎮、錢塘江、郭店、三星、祝場、酆墅、慶雲、斜橋、獅嶺、伊橋、雙山、馬橋、石路、湖塘、談橋、袁花、黃灣、丁橋、兩倉。

改革開放以來

1983年4月,袁花公社與袁花鎮合併為袁花鎮。1984年1月,政社分設,公社複名鄉。全縣共設5個鎮、23個鄉。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1985年初的海寧縣地圖

1985年3月至1989年7月,海寧進行撤鄉建鎮。至1989年7月,許村、丁橋、慶雲、錢塘江、湖塘、郭店、豐士、周鎮、馬橋、沈士等10個鄉發展成建制鎮,斜橋鄉與斜橋鎮合併為斜橋鎮。至此,全市有15個鎮12個鄉。

1992年8月至1999年11月,海寧市對鄉鎮進行調整。調整後,全市設14個鎮,即硤石、長安、袁花、鹽官、斜橋、許村、周王廟、郭店、丁橋、錢塘江、慶雲、沈士、馬橋、鹽倉鎮;4個鄉,即黃灣、談橋、新倉、許巷鄉。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1994年海寧市地圖

2001年10月,海寧市進行區劃調整,沈士鎮併入許村鎮;錢塘江鎮併入周王廟鎮;新倉鄉併入丁橋鎮;慶雲鎮併入斜橋鎮;談橋鄉併入袁花鎮;撤銷許巷鄉、黃灣鄉建制,分別設立許巷鎮、黃灣鎮。調整後,全市設13個鎮。

2003年11月,海寧市政區再次調整,許村、許巷合併稱許村鎮,長安、鹽倉合併稱長安鎮,鹽官、郭店合併稱鹽官鎮。撤銷馬橋鎮、硤石鎮,設硤石、海洲、海昌、馬橋4個街道。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2004年海寧市地圖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2021年海寧市地圖

【檔案史志】海寧歷次行政區劃的調整

監製 | 滕輝

稽核 | 曾曉蓮

編輯 | 聞捷 美編 | 陳徐慧

袁花網推薦·這些你可能感興趣

TAG: 斜橋硤石袁花許村丁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