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離成都並不遠的都江堰市,是以一座聞名世界的古老水利工程——都江堰命名的。都江堰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的偉大,不僅在於2000多年來一直髮揮著防洪灌溉作用,造福了千萬百姓,更讓人歎服的是古人的大智慧,讓這座迄今為止年代最久遠的無壩引水工程,實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當親眼看見它並瞭解它的精巧設計後,就剩下兩個字——震撼!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戰國時期,在秦滅蜀國後,由於當地水患不斷,急需治水,於是李冰被任命為蜀郡太守。

李冰為什麼會在這裡修建都江堰呢?如果從更高的空間往下看,你會發現都江堰正處在川西高原和成都平原的過渡地帶。發源於川西高原雪山中的岷江,流經高山峽谷後匯成激流。而岷江的出山口就在都江堰境內。於是,李冰選擇了在岷江出山伊始,就緊緊扼住它的“咽喉”,並利用地勢差,引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

在來到都江堰之前,我所見過或認知中的水利工程通常都有高高的大壩,所以從玉壘山上看到都江堰時,我差點以為找錯了地方。那麼,無壩引水的都江堰主要由哪幾部分構成?

魚嘴分水堤

整個都江堰的最前端呈圓錐形,尖尖的,形似魚嘴。它位於江心,

把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並利用地形優勢實現江水按一定比例分流。在枯水期,大部分江水會流入內江;在洪水期,多餘的江水會從外江流走。魚嘴向後延伸是金剛堤,金剛堤實質上是岷江河床上的江心洲。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魚嘴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照片上魚嘴分水堤的右側是內江,左側是外江

飛沙堰洩洪道

進入內江的水,在魚嘴分水堤尾部的一處缺口處會遇到“飛沙堰”。當內江水量較小時,飛沙堰會攔水,使其進入內江灌溉區;當內江水量較大時,水位高度會超過飛沙堰,多餘的水就排到外江,從而起到調節水量的作用。飛沙堰還利用彎道環流形成的強大作用力,將岷江水攜帶的大量泥沙和石塊衝入外江,避免內河淤塞。

寶瓶口引水口

經過飛沙堰調節過濾的江水,會進入寶瓶口。寶瓶口是人工開鑿的狹窄通道,形如瓶頸。在兩千多年前的技術條件下,鑿穿玉壘山、開闢寶瓶口是一個不小的難關。李冰父子帶領當地的老百姓,用火燒石,再用冷水澆潑,讓岩石一點點爆裂,然後進行人工開鑿,最終挖開了玉壘山。開鑿玉壘山所分離的石堆就在寶瓶口的旁邊,稱為“離堆”。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照片右下方是飛沙堰,水流向前處是寶瓶口,有房子的地方是離堆,左側是玉壘山

用一張我畫的示意草圖來簡單再現一下都江堰的整體執行情況。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以寶瓶口為起點,開啟了成都平原密如織網的灌溉水系。晉朝的常璩在《華陽國志》中,對成都平原如此描述: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故記曰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之國也。其實,最早享有“天府之國”美稱的是陝西的關中平原,後來“天府之國”成了成都平原的代名詞,而把成都平原塑造成天府之國的第一推動力正是都江堰。

如今,人們還在紀念建造都江堰的李冰父子,向他們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實現水旱從人的理想的功績致敬!

從玉壘山上往下看,飛架岷江南北、橫跨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安瀾索橋非常顯眼。它的初建時代已經無從考證,但至少在唐詩中出現過。它多次被損毀,又多次重建。從橋上走,一路搖晃到對岸,挺有意思的。國慶期間,長長的橋道上的人海,也構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站在玉壘山上可以看見都江堰的全貌。玉壘山有城隍廟、西關、玉壘關等多處景點。玉壘山裡還隱藏著一條曲折的古道,因為通往松潘和茂縣(岷江上游的藏族和羌族聚集地),因此叫松茂古道。它是舊時川西高原來往成都平原的要道之一。松茂古道的起點是玉壘山腳下的西街。在玉壘山上看見的一排排房子應該是西街的一部分。坐擁青山綠水的都江堰,也是多民族溝通交流的重要走廊。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與都江堰相隔不遠的青城山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是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奠定青城山為道教名山地位的是道教創始人張道陵。據傳他在青城山結茅傳道,並羽化山中。如今,我們來到青城山大多不是為了求仙問道,而是久居都市後可以親近大自然。青城山的林木四季青翠,是一個天然的氧吧,也是成都人的後花園。

千年歷史的都江堰,古人的智慧震撼人心

本文的所有圖片均為作者所拍攝。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北京法海寺壁畫,低調的稀世國寶,明代壁畫的巔峰之作

正定的一座寺廟,藏著你不知道的六個全國之最

光明之城,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地方

始建於唐代的正定四塔,一古樸、一清秀、一巍峨、一華麗

TAG: 都江堰玉壘山岷江沙堰寶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