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拙政園”——楊樹春

想念“拙政園”——楊樹春

我有幸遊過杭州的西湖,北京的頤和園,深圳的世界之窗,哈爾濱的虎園,這些景園讓我遊在其中,駐足難移,流連忘返;但唯有蘇州的拙政園,遊得讓我覺得有味道,有感慨,過後又讓我深深的思念。

一九九八年暮春,我與幾位同志赴上海洽談招商事宜,工作完後,我們想在江南玩一玩,挑來揀去,還是跳不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定格,大家一致贊同,在有限的時間內還是遊覽蘇州。

我們一到蘇州,就找了一家位於市中心的賓館住下,因為時間有限,需要去哪兒都方便些,以便多看一些地方。我們安頓好行囊後,就急衝衝地走進大街小巷。蘇州本身就構成了中國最大的遊園。我把蘇州與杭州進行了比較,杭州市風景在城外,杭州的四周處處是好玩的地方,城裡也是鋼筋水泥的空間,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但蘇州則不同,蘇州景緻在城內,在大街小巷,水是蘇州城的血脈,推門踏水,出門乘船;水上幾百座古橋,各有姿態,絕不雷同;那水邊的青磚黑瓦,弄堂閣樓,是蘇州的千年一嘆。那宅樓的主人,那橋上的典故,那水上榮辱生隱的漿影,那絲絲綵線繡出的屏風,那家家堂壁上掛的文人墨跡,盡能展現蘇州的燦爛文化。

我們用半天時間在蘇州城裡走馬觀花。在“得月樓”品嚐了蘇州美味的小吃後,已是夜半時分。回到賓館恰遇一位老者在門前搖著蒲扇納涼,就上前問道:“大爺,明天我們只有半天時間,到哪去看最值得。”老人尋思片刻回答:“要遊玩蘇州,少說得半月時間,否則你是領悟不到蘇州的美妙和精神,那你們就去拙政園吧,看到拙政園就等於在蘇州管中窺豹了。”

第二天,我們決定不去別處,就去看拙政園。走在拙政園外邊並未看到新奇,走在一條小街上,一面丈八高的磚牆把園子圍了起來,牆是粉刷的雪白,上邊蓋著瓦帽,似乎建得很久遠,怎麼看也不像一個公園,倒像是一戶大門宅第。園的門也不是很氣派,決沒有想到給現在的汽車留個通道,僅能夠兩人並排出入,門下高高門檻,更證實這裡確實是一家宅第。

拙政園是蘇州的四大園林之首,也是江南古園之最,佔地78畝,是一座始建於公元十五世紀初的古典園林。拙政園是文人的造化,是官者的追求,是賢者的意趣。明代正德四年(1509年),官場失意的朝臣御史王獻臣還鄉後,建造了此園。走進拙政園,一山一石、一木一草、一水一橋,都是精細之作,恰似工筆畫成。難怪王獻臣耗時二十年才完成了這個傳世之作。

王獻臣建成了園子,它應該是滿腹經綸之輩,否則怎麼能升至明代高層,怎麼又能想到建造這一文化的絕筆。拙政園的名字起得似乎有點怪,給一個幽居絕處的園林起名,應該是很文雅、很精神、很有內涵的,但這個名字似乎還是與王獻臣的官場失意有關,實際上是取了近代潘岳《閒居賦》中“灌園鬻疏,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為政也”之意。

拙政園歷經490多年能夠儲存下來,演繹成為中國私家園林之首,實屬不易。拙政園曾經滄桑變遷,屢易其主,幾度興廢。王獻臣萬萬想不到,退出官場已是心痛。建園二十載,辛苦幾多。建成後他把園子交給兒子,兒子好賭,一夜狂賭之後,拙政園變成了籌碼,拱手送給了徐家。從此,王家開始衰落,其子孫成了下九流的吹鼓手。拙政園裡住過失意的官員,也住過破落的財主,住過一方的相國,也住過農民起義的領袖。無論誰在其中,都珍愛他,憐愛它,慷慨解囊,增建景緻。所以,拙政園是大明朝的傑作,也是四百多年曆史的文化堆砌。無論上朝與下堂,無論兵荒馬亂還是政通人和,拙政園被保留下來,就是一個奇蹟,我慶幸王獻臣生在江南,如果他生在北京,也許拙政園就要與圓明園遭到同樣的厄運。

拙政園是文人的情結,它孵化了一個撩撥兒女私情的情種和一部傳世名著,拙政園建在蘇州,曹雪芹也生長在蘇州,他們一見鍾情,相戀了幾百年,不知再戀到何時。傳說曹寅買了園子的一部分,曹雪芹生在其中,玩在其中,園中的景緻,便成為了《紅樓夢》中的大觀園。園中人家的僕女,也就成為了金陵十二釵。拙政園的靈秀,造就了曹雪芹的靈感,讓千千萬萬的少男少女痴痴迷迷。數不盡的文人騷客,在亭臺樓閣之間流連詩酒,吟風弄月,硬生生把它打造成了多少名詩警句,多少文學典章。

現代著名建築師董雋在《蘇州園林》中這樣寫道:“中國園林實際上這是一座狂人的花園,是一處真實的夢幻佳境,一個小的遐想世界。”我走進拙政園,與建築師有了同樣的感受。

拙政園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地勢空曠,潑草茵茵,“夾澗美竹千挺,”芙蓉華貴,層層疊疊,亭閣點綴其間。蘭香堂是東部的主廳,廳中部屏門南側為漆雕《拙政園全景圖》,把全園景色融入融於一壁。中部以遠香堂為主景,山水明秀,廳榭典雅,花木繁茂,是全園的精華所在。一泓清池腳下流過,金魚遊動,蜻蜓點蓮,池邊古樹傍岸,垂柳拂水,湖石俊秀,池北曲橋水上生幽,亭榭相連,遊在其間,如進大觀園。那邊一洞隱約可見,池南廳堂林立,錯落有致。身在景中,不覺人工雕砌,倒是自然天成。這正符合儒家自然隨願的思想。西園水廊逶迤,樓臺倒影,清幽恬靜。三十六鴛鴦館和十八曼陀羅館,是水鄉建築的精華,水是西部園子的婚,水中影才是西部園中的景。

古人在修園中創意,在創意中順其自然,拙政園正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依坡修山,臨窪掘池,花蓉一處,雅賢一別,“幽”成為了拙政園的主題。

拙政園四百多歲,沒有一個大家把它寫透,因為它太深奧、太含蓄、太雅緻,沒有三天兩夜是無法瞭解他,而且還要邊走邊聊,累了坐在那兒細細地端詳,走馬觀花和瞄眼掃一目都是不行的。我們用不足半天時間走遍全園,而且還要寫出來,難免有附庸風雅的嫌疑,但拙政園“秀”得美、“幽”得深,我又不能迴避它,放棄它,幾年後我還是想念它。

作者:楊樹春,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會會員,吉林省著名作家 、詩人、詞作家、文藝評論家,著有詩集、散文集、電影文學劇本,歌舞劇本和經濟學等著作。

首席主編

:良一

運營

:籬笆花/ 觀爺/ 團長/ 小七

我們致力於傳播美與智慧,分享價值資訊。

除本平臺宣告的原創外,其它內容源於網路,旨在供讀者多種文化視角的探討與解讀,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和立場,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臺留言,將第一時間處理。

轉發智慧 | 感恩分享

TAG: 拙政園蘇州王獻臣園子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