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記載的平涼兩座名山

《山海經》記載的平涼兩座名山

《山海經》記載的平涼兩座名山

張雙鎖

《山海經》記載的平涼兩座名山

俯瞰六盤山一帶,層巒疊嶂,連綿不絕,如波濤,如巨浪,宛若一片黃土的大海,六盤山則恰似一條巨龍,騰躍於黃土的大海之中。而在這條巨龍背上,有眾多的奇峰突起,直插雲天。其中,吳山與龍首山兩座奇峰,就在平涼境內。

吳山與龍首山,是我國第一部地理文獻《山海經》的稱呼。

吳山,今稱五臺山,在平涼華亭縣境內;龍首山,今稱桃木山,在平涼莊浪縣境內。

這兩座奇峰,歷史之悠久,文化意蘊之厚重,令人驚歎!

吳山

華亭五臺山

處關山之巔、華亭境內的五臺山,蒼巖起舞,林草茂密,盪漾著一派原始的野逸氣息。但這裡並非人跡罕至,而是一個極其古老的風水寶地。

台山,古稱吳山、虞山、汧(qiān)山……《山海經》說:“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吳西者,吳山之西。這裡是以吳山為座標來說明“雷澤”所在方位的。

山地域較廣,它從寧夏固原到陝西寶雞持續一百公里,其間依次有第二高峰六盤山(小六盤山)、第一高峰米缸山、第三高峰桃木山和第四高峰五臺山“四峰並峙”。又依次有涇水北源、涇水南源、汭水之源和汧水之源“四水並出”。其中,五臺山為汧水之源所在地。

人韋莊《汧陽間》詩曰:“汧水悠悠去似絣,遠山如畫翠眉橫。僧尋野渡歸吳嶽,雁帶斜陽入渭城。邊靜不收蕃帳馬,地貧惟賣隴山鸚。牧童何處吹羌笛,一曲梅花出塞聲。”其中,“汧水”、“吳嶽”和“隴山”如影隨形,成為其詩中意象。事實是汧水、吳嶽、隴山的確相得益彰,因為汧水離不開吳嶽,而吳嶽則離不開隴山。

水今稱千河,發源於甘肅華亭五臺山東南麓,由五水匯合而成,流經陝西的隴縣、千陽、鳳翔、陳倉而入渭河,它的“根本源頭”在華亭上關鄉石嘴梁。

《說文解字》

說:汧水“出扶風汧縣西北,入渭。”《水經注·渭水》說:“汧水出汧縣蒲谷鄉弦中谷。”由此可見,五臺山一帶,從東漢到三國、兩晉和南北朝,是歸汧縣管轄的。

《大清一統志》

說:“隋大業元年置華亭縣”;唐代“元和三年,省縣入汧源”。《讀史方輿紀要》說:“貞元三年,吐蕃大掠汧陽、吳山、華亭,即故城也。五代唐又改置義州。”這裡的“義州”治所在華亭。由此可見,從隋唐到五代,行政區劃雖然多變,而其地名卻始終帶有“汧水之源”和“汧山”的印記,其“汧源”和“吳山”便是佐證。

人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說:“吳山在西。古文為汧山,雍州山也”;“有吳嶽山,本名汧,汧水出”;“汧山在今隴州西北。禹貢之岍、周禮之嶽山也”;汧水“至寶雞縣東三十里合於渭”。由此可見,汧山即吳山,亦稱吳嶽、岍山和嶽山。

人論述汧水、汧山和吳山之關係的說法很多,而段玉裁的說法則是最準確、最全面的。就是說,汧山是因“汧水之源”而得名,而“汧水之源”就在今華亭五臺山,所以汧山即五臺山,五臺山即吳山。

吳山

,歷史悠久。黃帝時,首建武畤以祭天神。唐堯時稱嶽山,為四嶽部落所在地。殷代稱虞山,為虞國所在地。周代稱吳嶽。《史記·封禪書》說:“秦靈公作吳陽上畤,祭黃帝;作下畤,祭炎帝。”這裡的“吳陽”,指吳嶽之南——今華亭境內的蓮花山;其“上畤”、“下畤”,皆在其山。按照《史記索引》“蓋天好陰,祠之必於高山之下,小山之上,命曰畤”的說法,以吳山為背景,在蓮花山建“畤”,正好與此相符。秦漢時代,吳山為秦漢王朝每年所祀之山,被譽為華山以西“七大名山”之一。《史記·封禪書》說:“華山以西,名山七,名川四:曰華山、薄山、嶽山……”,其“嶽山”便是吳山。唐代稱青龍山,為吳山縣所在地。《舊唐書》說:“九月丁巳,吐蕃大掠汧陽、吳山、華亭界民庶,徙於安化峽西。”由此可見,吳山之縣是與安化(涇源)、華亭和汧陽等縣並存的。

龍首山

莊浪桃木山

《山海經·西山經》

說:“又西二百里,曰龍首之山,其陽多黃金,其陰多鐵。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涇水,其中多美玉。”《西山經》是以華山為原點,由東向西以迴環往復的形式記載山系的。根據上述記載及其語境,後人便能推測確定龍首山所在地,可以“高山”、“苕水”和“涇水”為座標;以當地礦藏“黃金”、“鐵”和“美玉”為參考。

首山前一章是“西南三百里,曰女床之山……”今人思履《山海經·注》說:“女床之山:一說是今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南部、甘肅省東部的六盤山,一說是今陝西岐山。”從前後關係來看,女床山是以“高山”為座標而言的。但不論“六盤山(指小六盤山)”還是“岐山”,均與注者所說不符。小六盤山在“高山”北側,並非“西南”,而岐山則地處關中平原,與六盤山沒有關係。所以此章當為錯簡所致,暫且擱置。而再前一章所述“高山”,則與龍首山有著密切關係。“高山”今稱米缸山,為六盤山第一高峰,海拔2942米,在寧夏涇源境內;其南部關山之巔有桃木山,海拔2857米,為六盤山第三高峰,在甘肅平涼莊浪縣境內。按照《西山經》“又西二百里,曰龍首之山”的說法,米缸山與桃木山之間的距離大致為“二百里”。由此可以初步斷定,桃木山為龍首山。

《西山經》

中“苕水出焉,東南流注於涇水”之句,非常關鍵。其“苕”,當為“芮”的通假字(以形通假);而“芮”,當為“汭”的通假字(以音通假)。由此而論,“苕水”即汭水。汭水之源有兩處:一是北源,出於桃木山東部華亭馬峽;二是南源,出於桃木山東部華亭仙姑峪。此二水在儀山、雨山之谷匯合後,沿“東南流”,越崇信到涇川而“注於涇水”。

人趙時春《平涼府志·朝那廟碑文》說:“華亭縣北五十里湫頭山,山最高,池淵深莫測,旱澇無所增損,且北麓為涇之源,南趾為汭源。神靈所棲莫宜於斯,而境內千百泉湫,鹹朝宗涇汭,在湫頭實涇汭之源。”這裡的“湫頭山”,指桃木山;“池”,指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

所周知,涇水之源在涇源老龍潭,汭水之源在華亭的馬峽和仙姑峪,而趙時春卻為什麼說在莊浪朝那湫?這是表裡關係,從表面來說,涇水之源在老龍潭,汭水之源在馬峽和仙姑峪,而從實質來說,涇水之源、汭水之源卻在朝那湫。因為桃木山是一個整體,不論涇水之源,還是汭水之源,都離不開這個整體,所以它們二者在地脈中、在岩石間是與朝那湫相通的。就是說,涇水、汭水的根本源頭在朝那湫。由此而論,桃木山為龍首山,是可以明確斷定的。因為汭水之源亙古不變,而其水出於桃木山、又沿“東南流”、且入“涇水”者,除了汭水,就沒有別的河流。

“涇水”

即涇河,發源於六盤山東麓,有南北兩個源頭:南源出於涇源老龍潭,北源出於原州(今寧夏固原)大灣鎮,至崆峒八里橋匯合後,越涇川楊家坪入陝西,於高陵陳家灘入渭河。其中老龍潭就在桃木山東北麓,與桃木山西麓的朝那湫在岩石間相通。《西山經》在記龍首山時說,汭水“流注於涇水”是正確的,這從一個側面佐證了桃木山即龍首山。

《西山經》

所指“黃金”和“鐵”,可因時而論。古人所言“黃金”,大多指銅,並非專指黃金;古人所言“鐵”,不單指鐵,還包括鉛、鋅等金屬。地質資料表明,關山一帶的礦藏共有16種,其中就有銅、金、鉛、鋅和鐵。如位於桃木山東南、華亭境內的蓮花山銅礦,在唐代時就已開採。莊浪石橋銅礦,除銅之外,亦有金、鉛、鋅和鐵。至於“涇水”中的“美玉”,古今同理。所謂玉,不單指玉,還包括作為裝飾、建材和器物之用的其它石料。因為玉本來就由磨製石器演變而來,而這些石料在涇水沿岸比比皆是,這亦從一個側面佐證了桃木山是龍首山的事實。

首山之名,當由地形而來。龍山(隴山由龍山演變而來)這條巨龍,從遙遠的北方奔來,龍脊當為第一高峰米缸山,《山海經》稱之為“高山”,龍首當為第三高峰桃木山,《山海經》稱之為“龍首之山”。此後,桃木山有開頭山、笄頭山、雞頭山、牽屯山之稱,均當由龍首山演變而來。

《山海經》

中的“雷澤”,今稱朝那湫,它就在龍首山西麓。這裡是“華夏第一國——華胥國”都地,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女媧的誕生地。唐堯時,龍首山稱嶢山,為堯族部落所在地。西周時,為朝那國所在地。秦漢時,龍首山稱薄落山,為秦漢王朝每年祭祀之山。《淮南子·地形訓》說:“薄落山崩,涇水出。”由此可見,涇水源頭的老龍潭,起初並不在當今之地。東晉十六國時期,龍首山稱牽屯山,為西秦國的發祥地,因為乞伏結權是以這裡為據點,逐步向隴右擴張,進而由其子乞伏國仁在榆中稱汗建國的。

TAG: 桃木涇水龍首山華亭水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