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說起廣西博白縣,很多人腦海中馬上就會出現“客家”兩個字。據統計,全球約有8000萬客家人,而博白就有130多萬,客家人口占全縣總人口超過70%,是世界最大的客家人聚居縣,難怪全縣通行客家話。

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問題來了——博白那麼多客家人,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

關於客家源流,有這樣的描述:“原本的漢族中原人士,歷經五次大規模的遷移,在南方多地逐漸形成漢民族的一個支系——客家。”顯然,客家人,漢族,從中原而來。

那麼,客家人何時開始進入博白的呢?雖然沒有確切史料可考,但總是繞不過魂牽夢縈的“珠璣巷”。

“江夏源北國,珠璣流南疆”,每一個客家人的族譜上,都會註明源於“珠璣巷”。

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珠璣巷,原稱敬宗巷,位於韶關南雄縣城北部偏東,地處梅嶺與南雄縣城之間。唐代張九齡奉詔開鑿大庾嶺路,梅關驛道就成了南來北往最為重要的通道,更是中原百姓避亂的生命通道。作為翻越梅關進入嶺南第一站的珠璣巷,則成了客家先輩口中所說的“落血地頭”。

從現有的文獻資料和一些族譜記載來看,客家先輩多是魏晉、隋唐宋時期從中原向南遷徙,原因多為躲避戰亂、作官宦遊、貶謫流放等,他們先到江西、福建等地,而後進一步南遷至廣東。而博白客家人則大多就是在明、清兩代從贛南、閩西、廣東遷徙而來,並在此繁衍生息。

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贛南、閩西、廣東與桂東南的博白相隔千里,路途遙遠,而且行程艱難,那麼博白客家先輩為什麼不辭辛苦、遠道而來呢?

首先,為了謀生,尋找新的生存點。明清時期,贛、閩、粵地區人口急劇膨脹,出現了人多地少、生存艱難的局面。因而許多人不得不遠走他鄉,另尋他地求生存。第二,社會動盪,為了躲避亂世。明朝時期內有不斷戰禍,外有倭寇之患,許多人為了逃避世亂,紛紛向外遷移。第三,組織移民。明清時期,朝廷多次派遣重兵鎮壓廣西瑤民起義,造成人口減少,廣西漸成人煙稀少的荒涼之地,朝廷向桂東南等地移民。

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無論是自願遷徙,還是朝廷驅趕,這麼多的客家先輩為什麼會選擇博白作為其遷徙廣西的居住地呢?

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兩點:

第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地處廣西東南的博白,東與玉林陸川縣相鄰,東南與廣東廉江市毗連,南與北海合浦縣相依,西與欽州浦北縣交界,北與玉林福綿區接壤,有南流江貫穿全境,自古以來便是兩廣的交通要道。

客家先輩有的溯西江而上,至梧州藤縣進入北流河,經容縣、北流,過鬼門關,再沿南流江順流而下,到達博白;也有繞行瓊州海峽,進入北部灣的合浦,再溯南流江而上,到達博白。

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第二,博白雖然屬桂東南丘陵區,雖多丘陵、山地,但也有平原、谷地、盆地,土地肥沃,且地處北迴歸線以南的低緯度,光照充足,非常適合水稻、木薯、甘蔗等作物,生產條件較好。

當時的博白尚有大量荒地可供開墾,正是這些荒地的存在為客家先輩的遷入提供了生存環境,因而在明朝時期出現了客家人遷徙博白的高潮,輸入人口高達二、三十萬。

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在博白定居之後,客家先輩憑著他們掌握的技術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同心協力,墾荒種植,很快就使這些窮鄉僻壤興旺起來,成為一方樂土。

因為風俗和語言不同,客家先輩從不與當地土著混處,而是集中同居一地,同心同德,互助互濟,抱成一團,因此,任憑歲月變化,客家人的血統、語音、習俗和文化基本保持不變,而且得到很好的傳承,形成了相對獨立的、且不混同於周邊文化的獨特民系。

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木必有本,水必有源。博白客家人極重視族譜,並以中原祖根為自豪,把祖宗的“勤勞勇敢,艱苦奮鬥”作為座右銘,常常以先輩為榜樣,學習先輩的創業精神和成功經驗,他們敢闖敢幹,而且還特能吃苦……

博白客家人,你從哪裡來?

時至今日,博白依然還保留著完整的客家方言和風俗,還有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桂南採茶戲、以及鄉儺歌舞、木偶戲、客家山歌等,依然還保留著獨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築群,還有一大波客家美食等,使得博白充滿了濃郁的客家風情。

TAG: 博白客家客家人先輩珠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