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又稱萬全垟,從地理位置說,是指瑞安飛雲江江口以南至平陽仙口山以北約150多平方公里的海積水網平原。今行政區劃屬於瑞安市的飛雲鎮(東面大部)和平陽縣萬全鎮、海西鎮(宋埠社群)及昆陽鎮(九凰山、東門山以北)。萬全平原成陸的歷史不是很久,其地名既具有溫州各地的相同文化特點,也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特色。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一、反映萬全平原成陸的歷史

地名是在一定歷史的時期河空間形成的,是歷史的一個痕跡。法國地理學家呂納曾說過:“地名可以當做古物的一種,地名研究的性質好比研究化石、古幣一樣。”萬全平原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萬全平原平陽境內部分舊屬萬全鄉,萬曆《溫州府志·卷一》載:“萬全鄉,負城郭,古為海,後築塘為田”,即此地透過大規模的修築海塘才成陸。三國東吳曾在平陽仙口設橫嶼船屯造船。平陽城南有嶺門山,謝靈運在《遊嶺門山》詩中寫道:“兩岸常寥寥,空館盈清息。”可見,萬全平原大部分地區在南朝時還沒有成陸。到唐末五代時,海岸線快速外移,今飛雲江南岸的下樓、潭頭都於此時成村,海岸線已大致推進到今天的萬全鎮榆垟社群一帶。宋代,海岸線已穩定在南自仙口、北至沙園一帶海堤。自宋代至民國時期800餘年間,在宋埠等沿海地區,年均海岸線外移2。75米。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而萬全平原的部分地名,就能反映這段成陸的歷史。如蕉下,昆陽鎮石塘社群的一個村,位於平陽縣城西北6。7公里處的石塘山東南山麓。當地《邱氏宗譜》載,明萬曆間(1573~1620),其祖先從瑞安梅頭遷此始居。相傳村邊礁石繁多,雅緻美觀,遂稱村名為礁雅。因“礁”、“蕉”同音,清道光年間留下的碑文,已稱蕉雅。民國《平陽縣誌·建置志一》稱蕉下。可見,在古時萬全平原成陸前,這裡就是海岸線,所以留下了許多海邊的礁石。南岙,昆陽鎮城西社群的一個村,位於平陽縣城西南2公里處甸垟山北麓。原名南澳,相傳曾是一處小港灣。以方言諧音為今名。也可證明萬全平原成陸前,這一帶就是海岸線。隨著海岸線的東移,東晉時期,萬全平原的海岸線約於平瑞塘河附近。當時的昆陽後垟下馬寮堂,就在海邊。下馬寮堂,位於昆陽鎮後垟村,古名“下馬船頭”,相傳,古時原海陸即分界於此。那時人們出海,便在此下馬上船。千年之間,滄桑鉅變,人們慢慢忘掉了“下馬船頭”的本義,並由方言諧音演為“下馬寮堂”。萬全鎮湖嶺社群橫塘也曾是海邊。當地《鄭氏宗譜》載,後晉天福年間(936~943年),鄭氏祖先自安固荷川遷徙於此,始成村落。當時萬全還是海塗,為防海潮,築塘壩橫於村前,故名橫塘。從中可以推斷出,東晉至唐末五代初期,平瑞塘河附近就是海岸線。唐末五代期間,萬全平原迅速東移,成陸速度非常快。榆垟、宋埠的居民祖先許多為宋代由福建遷移而至。海西鎮宋埠社群橫塘(為區別於湖嶺橫塘,故又稱東橫塘),位於平陽縣城東北8。5公里處。當地《林氏宗譜》載,林氏祖先徙居此地,初名林家埠。為防止海潮沖毀田舍,宋紹興年間太常博士吳蘊古主持,在此建築由東南至西北的防海堤塘,故改地名為橫塘。宋代至民國時期,海岸線外移速度比較緩慢。瑞安閣巷沙園,位於閣巷北3公里,東北瀕海。由海水泥沙沖積而成塗園,故名。瑞安閣巷塘頭,位於位於閣巷北2公里,地瀕江濱,沿東南角一帶原築有防潮堤壩,遺蹟尚存。村位於堤壩之首,故名。萬全平原上的這些地名,都保留著它成陸的痕跡。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二、反映萬全平原移民的歷史

現在居住在萬全平原上的居民,其祖先當時遷入的路徑有兩條:一條是北下,從中原各地遷徙而來;另一條是南上,從福建遷徙而來。其中以南上為主。唐末五代期間,特別是五代時(907—960)出現萬全平原上歷史上第一次人口遷入高潮。唐末黃巢起義,乾符五年(878),起義軍由浙江衢州沿仙霞嶺入閩,閩人紛紛北遷。平陽、瑞安無戰事,流遷來平陽、瑞安尤多,其中一部分遷入萬全平原。北宋乾道二年(1166),浙南沿海遭特大海溢,萬全平原剛剛成陸不久,遭受到巨大的自然災害。溫州知州王之望傳檄要求福建移民補籍,此後幾年大批閩民陸續遷溫,部分遷入萬全平原。元明兩代,閩民遷入萬全平原仍絡繹不絕,其中有避王朝更替之亂,避倭寇之亂等。特別是明朝中後期,閩民遷入北塘河流域出現一個大高潮。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在萬全平原的地名中仍有一些保留著福建移民的痕跡,這在地名的方言上尤其明顯。方言是指民族語言的地方變體,在我國南方廣大地區,自古就是水鄉澤國、陵阜棋林、交通不便,加之北方移民南下的時間、途徑、人數多少和定居地點的不同,所以方言種類多而雜,差別很大。每個地名,實際上都是某一語言裡的一個詞。人們在交往中常常以自己的方言土話指稱自然實體,因此使地名又有了方言的特色。福建移民遷徙萬全平原後,在將自己新居住地方取名時,往往還受到福建原方言的影響,故萬全平原上的部分地名仍保留閩方言特點,如垟、寮、廠、浦等,都是源於閩方言區的地名特點。垟,是指田地,多用於地名。《易說》載:“泰山失金雞,西嶽失玉垟。又土怪也。”在閩北就有許多地方以垟命名,如福鼎的外垟、文垟、松垟、竹垟、馬垟等,霞浦的利垟、梅垟、大垟、裡垟、拓垟等。福建移民遷居萬全平原後,也以垟命名自己新的居住地,故萬全平原上就出現很多以垟命名的地名,俗稱萬全十八垟,即倪垟、周垟、姜垟、葉垟、谷垟、林垟、黃垟、潘垟、鮑垟、吳垟、廖垟、柳垟、金垟、榆垟、小姜垟、迎學垟、周貴垟、李垟等。寮是閩南話用於亭,廠是閩北話用於亭。在萬全平原上也可以找到一些以寮、廠命名的地方。其中以寮命名的有臨區的三大寮、練川的半路寮等;以廠命名的有宋埠的北廠和塗廠、孫橋的江邊廠和下廠、閣巷的下垟廠等。閩東地名中河灘多用浦等命名,而萬全平原上一些地名也同樣以浦命名,如宋橋的浦前、湖嶺的萬全浦、臨區的西浦、孫橋的浦口等。這些地名都保留著福建移民的印痕,它們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萬全平原的居民,其祖先絕大多數自福建遷徙而來。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不僅如此,即使是區域內的移民,在地名上有時也會留下痕跡。如臨區郭莊,位於平陽縣城北4公里處。當地《郭氏宗譜》載,元至順年間(1330~1332年),郭氏祖輩從瑞安郭巷(現名閣巷)遷此成村,遂名郭莊。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三、記載萬全平原發生的歷史事件

萬全平原上有些地名是以歷史上發生的事件命名,瞭解它的來源,就可瞭解這個地方曾經發生過什麼歷史事件。飛雲鎮的二年村,位於吳橋南0。2公里。宋乾道二年大水,據《水心集》載,“乾道丙戌秋分月霽,民欲解衣宿,忽風雨,水暴至,沒膝、蕩胸,食頃,溺死至數萬人。”村亦被淹。平陽山區林氏於災後遷此定居。驚悸之餘,遂以二(“二”方言讀如“冷”)年名村,以亦不忘巨災。鄭樓,位於平陽縣城東北7。7公里,據當地《黃氏宗譜》載,其祖先於北宋時從福建赤岸遷居於此,逐漸形成村落。又據傳,此地自形成村落後,又有陳、鄭等姓遷來定居。明崇禎年間,這裡發生火災,除剩下鄭姓一幢樓房外,全部燒燬,故名鄭樓。也有傳,鄭樓原稱剩樓,為大火燒剩之樓。“剩”字在溫州方言中與“鄭”是同音,經幾百年的流傳後,那“剩樓”便諧音為“鄭樓”了。萬全鎮鄭樓社群張閣村,位於平陽縣城東北6。9公里處,據傳,明末清初,有官兵經此燒燬村莊,剩下有座閣樓。後來,張氏祖輩由閩移居此地,又成村落,其閣仍在,取名張家閣,簡稱張閣。飛雲鎮昇天基村,在碼道西南1。8公里處。原名大墳牌。昔因村民祭神不慎失火,全村焚燬殆盡,重建後改稱昇天基,意為此處是祭神昇天後留下來的宅基地。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地名是重要的歷史文化現象,透過對地名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許許多多歷史的點點滴滴。

萬全平原地名歷史文化內涵的初探——萬全平原地名文化研究之一

TAG: 萬全平原地名成陸平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