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黃葛古道悠悠情

趙瑜

詩人朋友高建最近作了一首歌《黃葛古道》:“黃葛樹,黃桷埡,晚風曉月酒旗斜,古木連空雲是家,黃葛古道走天涯······”曲聲古韻,意境空靈,很是動聽。歌聲嫋嫋,忽然想起我的外婆從前就住在黃葛古道上的黃桷埡老街。

黃桷埡,位於重慶著名的南山風景區,從上新街前驅路一個路口,經黃葛古道向上,半個鐘點左右就能上到黃桷埡老街。爬黃葛古道是很多重慶人的傳統春遊活動,但知道它歷史的人,並不多。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這條古道始於唐、宋,盛於明、清,起於海棠溪水運碼頭,一路西行可達雲南、緬甸,有著800年曆史,曾是歷代川黔商賈的必經之地。古道磨得烏亮的青石板上,走過販鹽販茶的馬幫,走過輾轉於川黔兩地的客商,還走過入緬作戰的遠征軍將士。作為“古西南絲綢之路”的重要一段,貨物由川江航道而來,經黃葛古道入黔、入滇,入緬,而西南運回的茶葉也由這裡到達川江航道散往全國。

遙想幾百年前,這條路上應該發生過不少故事。例如塗山窯的運輸。塗山窯,是古代中國西南部較有代表性的仿福建建窯系黑釉民間瓷窯,是重慶本土唯一經學界命名的古瓷窯。它起於北宋末年,跨整個南宋,消亡於元初。 以燒製黑釉瓷為主,其中燒製黑釉執壺頗多,且質量上乘,不少可稱為宋瓷精品,這在四川盆地乃至全國宋代諸窯中,並不多見。 我的高中歷史老師、南岸作家楊延貴考據道:川東北的商旅由望龍門過江,南岸龍門浩(上新街)上岸,沿黃葛古道上黃桷埡,一條經南泉接綦江大道,通往貴州,一條經涼風埡、長生橋至南川、入貴州······古道上,馬鈴兒叮噹,為那些遠行的驛夫、商賈、文人墨客帶來一絲安慰,一些快樂,留下了長亭短亭的神韻。所以,古道上藝術流芳、耐人追尋。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還有個關於火鍋的傳說。重慶人多知道火鍋是發源於“水派”,1947年的四川《風土什志》有記載,那時河邊、橋頭的縴夫,圍著小鍋各人一格,且燙且吃水牛毛肚。而“陸派”則鮮為人知。相傳馬幫在黃桷老街上的驛站歇腳,在熬驅寒湯時,不慎將裝有各種香料的布袋劃破,香料掉入鍋中,由於水溫太高不敢伸手撈,索性任其在鍋中熬煮,片刻後,但見鍋中紅浪翻滾,香味四溢,伙伕靈機一動,將準備好做菜用的 “豬下水”“牛下水”倒入鍋中,就成就了今天的“陸派火鍋”雛形。 近年來黃桷椏的陸派火鍋生意做大了,打造飲食文化與情調。恰好南山又是這樣一座有歷史文化、美名“山城氧吧”的名山,所以有火鍋店名“枇杷園”者,食客可低頭吃火鍋,抬頭摘枇杷,舉目望松林,閉目嗅花香;有店號“巴倒燙”者,園內溪流、石磨、叢林、月影,“食客鍋前坐,如在畫中游”;更有“鮮龍井火鍋公園”,一鍋火辣辣的紅湯,一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老灶、土碗、紅亮亮的底料,充盈在山風、花香中的牛油味,於是全重慶都知道除了“水派”之外,還有更接地氣、更有特色的“黃桷椏陸派火鍋”。所以,古道上美食氤氳、遊客沉醉。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黃葛古道上還有“川東第一道觀”老君洞。山道蜿蜒向上,滿目都是深深淺淺的綠,有古木盤根錯節,亦有綠藤飛瀉如瀑。淡淡的輕煙中,老君洞紅牆黛瓦的道觀隱約可見,更顯神秘而莊嚴。它始建於漢朝三國時期,正式創建於隋末唐初,歷時1300多年。整個廟宇依山造殿,鑿崖成像。主要建築呈“玄”字型依山盤旋而上。廟區佔地300多畝,造像30餘尊,有三清殿、靈官殿、三豐殿、玉皇殿、真武殿、呂祖殿、邱祖殿、觀音殿及齋堂、客堂、經堂、戲臺、戲樓、藏經樓、丹房等,文物古蹟以老君洞、三豐洞、純陽洞、石猴洞、三聖洞、燃燈洞等最具特色。這樣一處洞天福地,距鬧市區僅僅兩公里,所以每年踏青或消暑時,攀登黃葛古道,到老君洞燒香祈願,喝茶聊天,成了許多重慶人樂事一件。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古道歷經千年依然挺立,海棠溪敦厚街經黃泥崗到黃桷埡段的路基儲存較好,舊跡遍佈,可尋昔日繁華蹤跡,殘破房舍,留下歷史的塵埃。古道邊,岩石上,兩處無字摩崖神秘十足,石鼓大象、石鼓貔貅做成的石墩更讓古道增添了幾分韻味,一路風光甚美。還有農夫叫賣清明菜、蒲公英、野蔥頭,綠茵茵的,鮮嫩嫩的;也有手藝人做的糯米棕子、餈粑塊、老鹹菜,是城裡人稀罕的好東西。在椏口那棵冠如巨傘的老黃葛樹下歇個腳,喝一杯“茶水婆婆”送上的清洌的老蔭茶,就上到老街了。

老街修葺一新,流光溢彩。除眾多名人故居外,街上還有我媽媽的祖屋。她少年時代住在那兒,是著名作家三毛的鄰居。媽媽常常跟我女兒說,“我小時候呀,背個揹簍去古道上打柴,山上哪有路喲,到處是墳包包,那麼高的山岩巖,跳下來,松枝劃破衣服了,回到家就被大人罵。”“一挑牛皮菜,從黃葛古道擔到上新街去賣,長長的石板路,要走好久好久,一個來回,腳就起泡了。”“有錢人出門都坐轎子,沒錢人只有走路。”“11號公共汽車:知道不,就是兩條腿!”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女兒幼時只是當故事在聽,還會建議:“打的去嘛,羚羊車。”

媽媽在1965年考上了正牌大學。陳氏家族的子孫後輩裡,有大學老師、公務員、國企幹部,更有國防科技專家、奧運會參賽運動員,這樣想來,黃葛古道還是我祖輩的謀生之路、開拓之路。家族的根基,就紮在古道的青石板下,血脈象黃葛樹樹根一樣,繁衍、傳承、光大,一代又一代。

“千年黃桷埡,一道通古今”。時代變了,換了新顏。——黃葛古道經南岸區委區政府修繕修復,充分尊重、保護、發掘、弘揚歷史文化,按照兩江四岸核心區山城步道建設的要求,提檔升級正緊鑼密鼓,即將完成步道修復、植物補植、風雨亭、景觀小品建設,並利用原有佈局打造風雨亭、古道驛站、玩童古風園、宋風廊亭等設施,重現古驛道傳統韻味和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 每年的三月,古道一路繁花,有白玉蘭,高高的一樹花朵特別搶鏡,冰清玉潔的碩大花瓣,努力綻放,華美得耀眼;杜鵑也開始一叢叢鋪開了,常見好養的花兒,在山上就如燎原星火般漫山亂開,紅紅火火的,兆頭大好;桃花梨花一起趕趟兒。桃花粉嘟嘟的,那顏色看著總讓人想起十四五少女的腮紅。總能看到逛步道的人手一束桃花,老的小的,都喜氣嚷嚷,走桃花運桃花運。梨花則低調得多,在古道旁白茫茫一片,它是最適合在月下或雨後觀賞的花朵,對著滿樹飛雪,文人們施施然吟出一首好詩來。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古道邊開得最聲勢浩蕩還算櫻花。櫻花開的時候,重慶的春天徹底來了,可以輕靈地穿著鮮豔單衣在花下徜徉比美。櫻花花瓣累累,厚重肉感,如雲似霞,華麗絕決,彷彿發了狠地要奪整座山的花魁。人們幾張照片一拍,就順勢在那暖暖的陽光下、濃濃的花香中一躺,什麼煩惱都忘記了。

高建歌中唱道:“出發! 我是一匹唐朝的馬詩年華。回家!我是一匹千年的馬白了發。出發,下雨啦,下雨老樹發新芽。回家,下雪啦,下雪南山有梅花。”黃葛古道悠悠情,這條走過了我家四代人的路,這條沉澱了近千年巴國燦爛文化的路,這條正成為新的重慶文化地標的路,越走越舒心,越走越順暢。

黃桷埡老街的故事丨趙瑜:黃葛古道悠悠情

一首優美的重慶原創歌曲,一條無盡悠思的黃葛古道

(作者系南岸區文聯主席)

TAG: 古道黃葛黃桷重慶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