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張掖,你不瞭解的河西走廊第一鼓樓

張掖,古稱甘州,是河西走廊中段一座重要的城市。因境內有黑河流過,所以張掖物產豐富,據說“甘州”就是因張掖有甘泉而得名。甘肅人一直有“金張掖,銀武威”的說法,可能武威同學表示不服,哈哈。

甘肅張掖,你不瞭解的河西走廊第一鼓樓

來過張掖的同學可以在市中心見到一座高大宏偉形似西安鐘樓的建築,沒錯,確實是仿西安鐘樓而建,這是張掖鼓樓,又名鎮遠樓、靖遠樓。

在古代,鐘鼓樓一般都會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帶,不僅僅是為了好看充門面,而是為當地民眾提供正經報時服務的。古時候沒有鐘錶,敲鐘擊鼓就是當時的一種報時方式。城樓報時,敲鐘擊鼓,歷朝歷代各有規定,有的是晨鐘暮鼓,有的是晨鼓暮鍾。鐘鼓樓有分而建之的,也有一體的,張掖鼓樓就是鐘鼓樓合一的建築。

甘肅張掖,你不瞭解的河西走廊第一鼓樓

根據光緒二十四年(1899年)所立的《重修甘州吊橋及靖遠樓記》記載,張掖鼓樓建於明正德二年(1507年),比西安鐘樓晚百餘年。清順治五年(1648年)三月,甘州將領米喇印、丁國棟因對朝廷政策不滿,於張掖鼓樓設鴻門宴,邀請甘肅一眾官員赴宴,席間勸說眾官員共同謀反,被拒,隨後將巡撫張文衡等人全部殺死,放火燒燬鼓樓,起兵反清。

起義軍勢如破竹,接連攻下酒泉、武威,控制了整個河西走廊,隨後又攻破蘭州。四月,陝甘總督孟喬芳率趙良棟、張勇、馬寧出兵鎮壓。清兵一路收復失地,米喇印戰死沙場,丁國棟被俘後凌遲。

甘肅張掖,你不瞭解的河西走廊第一鼓樓

張勇因平亂有功,升任甘肅總兵,康熙初年又升任甘肅提督。康熙七年(1668年),張勇主持重建了張掖鼓樓。此後三百多年間,張掖鼓樓屢有修繕。

鼓樓高28米,其中樓臺高9米,邊長32米,全部用青磚包砌。四面開門洞,寬4米,高5米,下方可穿行,當然現在已經圍擋不讓穿行了。

甘肅張掖,你不瞭解的河西走廊第一鼓樓

門洞上嵌刻匾額,東側為“旭升”,西側為“賈城”,南側“迎薰”,北側“鎮遠”。閣樓分上下兩層,四面共懸有八塊匾額。一層東側為“金城春雨”,西側為“玉關曉月”,南側“祁連晴雪”,北側“居延古牧”。二層東側為“九重在望”,西側為“萬國鹹賓”,南側“聲教四達”,北側“湖光一覽”。鼓樓東南角有唐鍾一口,上刻各種圖案。

甘肅張掖,你不瞭解的河西走廊第一鼓樓

2006年,張掖鼓樓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今,鼓樓已經成為張掖的城市第一地標,其實何止是城市地標,如此宏偉瑰麗的鼓樓,甘肅地區找不到第二個,張掖鼓樓是名副其實的河西第一鼓樓。

TAG: 鼓樓張掖甘州甘肅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