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杭州的蘇堤》朱麗華

遊記《杭州的蘇堤》朱麗華

詩曰: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這是蘇軾讚美西湖的七絕。可見到了杭州不去西湖,哪就太遺憾了。

那年八月上旬到了杭州,第一天去了“宋城”第二天去蘇堤。蘇堤又稱蘇公堤。是北宋文人蘇東坡“蘇軾”在杭州當官時親自指揮20多萬人,利用疏浚西湖挖出的葑草(即是茭白亦稱葑草,盤根錯節非常牢固)和淤泥堆積而成。全長大約2798米,是一條貫通西湖南北兩岸的林蔭大道。南起南屏山麓,北至北山,遠看猶如一條彩色的錦帶飄浮在湖水上面。其間有六座拱橋連線,南起: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跨虹橋是蘇堤北端第一座橋。六橋的設定不僅使湖水疏通流暢,減輕風浪對堤岸的衝擊。同時也給蘇堤增添了一道道嫵媚秀麗的風景線。

六座橋中最為著名的要數“壓堤橋”據說乾隆皇帝遊覽西湖的時候,站在壓堤橋上朕心大悅……“三月桃花無浪起,六橋柳色有鶯啼”水聲潺潺無絃琴,香風縷縷醉蘇堤。於時,乾隆爺御筆一揮“蘇堤春曉”其真跡就在壓堤橋南下,一座古色古香四方翼亭裡。元代又改稱謂“六橋煙柳”而被列入錢塘十大美景之首,可見蘇堤的美非同凡響。

蘇堤縱貫了西湖南北兩岸,橫距西岸約500米,距東岸約2300米,把西湖分為內湖外湖。外湖浩浩蕩蕩,波瀾壯闊:內湖清波漣漪,荷香四溢。聽人介紹,去蘇堤最美的時間是在清晨,曉霧瀰漫時最是迷人。是日一早天還濛濛,我和女兒就開車出發,感謝汽車的導航,沒走彎路,很快就到了蘇堤北端的跨虹橋。於時曉霧未散,籠罩在謎一樣霧氣中的蘇堤,濛濛朧朧猶如方外蓬壺,一條濃蔭掩映的林蔭大道,夾道間植楊柳、碧桃、梅花、老槐……。四季各具風韻,若是春天,桃花灼灼,梨花飛雪,新柳鵝黃,紅梅疏影,鳥語花香。即使現在八月盛夏,亦是景色撩人。楊柳依依,荷香四溢,夏蟬知了,蛙聲呱呱。處處翠微掩映,角角芳草萋萋。涼快爽意似乎和堤外。兩個世界。

我們轉到內湖泥岸水邊,窄窄的青石板小徑,沿著堤邊曲折蜿蜒。堤下偌大一片荷花,一支支碧玉般的荷葉在微風中搖曳,滾來滾去的曉露,隨著綠葉的傾斜,不情願地融入水中。瞧哪一朵朵荷花,冰清玉潔,真的是“出汙泥而不染”凌波姍姍,給遊客送來一陣陣甜甜的香氣;水岸邊的煙柳古槐,枝枝丫丫翠蓋如傘,在溼潤潤的霧氣中泛著夢一般的綠意。幾條柔柔的絲絛,斜斜地探入水中,盪盪悠悠戲弄出一圈圈縠波,然後慢慢地遠去。這一路水聲潺潺,蛙聲呱呱,迎著卷帶香氣的微風,登覺滌盡了凡塵俗氣,令人身輕如燕渾身是勁。

遊記《杭州的蘇堤》朱麗華

很快到了第三座橋“壓堤橋”橋南下一座四角翼亭,琉瓦紅柱,古色古香。亭中間一塊石碑用紅漆書寫“蘇堤春曉”據說這塊石碑是乾隆真跡,可惜有幾條裂紋粘接。遊客中頗有博聞之人,說此碑在文革時期被紅小兵砸爛了,被一位有心人藏了起來,文革後才找回來修復的。眾人一聽這不是贗品,一擁而上紛紛拍照留念,這種熱鬧怎麼能落下我和女兒?待返回水邊時,一隻小船停在荷花叢中,一個人把荷花整株拔出來遞給小船上的人。有的人質問他幹什麼?回道“荷花太密長不好,必須疏苗”眼睜睜看著鮮活嬌豔的荷花,把船壓得沒過吃水線,真的很心疼,可你能奈何?

往前走吧,眼不見為淨。覺得有點累,在水邊找了塊石頭歇息。恰好眼前幾縷柳絮在水中盪來盪去,童心未泯,一探身看看自己的倒影,趕緊撈點水抿了抿亂髮,女兒趕緊拿出梳子,哈哈!“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哪怕一百歲也改不了噢!”女兒一邊,調笑一邊替整理亂髮。走走歇歇,到最後南頭那座橋叫“映波橋”真的景如其景。外湖內湖,兩湖夾橋,湖水溫柔地從橋洞流過輕輕地拍著

橋基,猶如催眠曲一樣好聽。當然,這是今天無風無浪的景象。

忽然看見一輛觀光電瓶車,往左面大堤開去,一打聽才知道,原來從蘇堤南端往左走,可通往白堤,斷橋就位於白公堤。很想去看看白娘子許仙的古蹟,不自覺的捏捏大腿。女兒在傍說:“媽!我也有點累了,我們明天去吧,”咦!女兒怎麼知道我心裡想什麼呢。怪不得古往今來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呢。

作者簡介:

朱麗華,78歲,漢,原籍上海,現住址:青島李滄區滄。

TAG: 蘇堤西湖壓堤荷花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