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以繁華富庶而論,五千年來凡二十四朝,南北兩宋名列前茅,北宋以東京為都,人口逾百萬之眾,這麼龐大的人口數量,治理起來顯然是一個大問題。

在東京建設的過程中,古人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呢?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一、城池結構

古代的西方城市結構是以高塔、方尖碑、教堂等建築作為座標基點,向外擴充套件,構成軸線型的城市框架。

而我國則以“內外”為核心理念,形成“套院”式的城市結構,北宋東京也是如此,有外城、內城、皇城三部分組成。

1。 外城

1981年5月,開封市欲在龍亭公園建造一處新的旅遊景點,於是抽乾了公園中的湖水,在清理淤泥時意外發現大片古代建築遺蹟。經探查,確認為東京外城遺址,為復原東京城佈局提供了基礎座標。

如今,東京外城遺址已被修建為公園,供當地居民遊玩。

據考證,東京外城周長為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在漫長的時間裡,多次增築,添加了馬面、戰棚、甕城等防禦設施。時間一久,東京外城的防禦設施非常驚人。這一道城牆其實並非完全由北宋修建,它始於周朝,在宋朝被大力修復,並增加各類防禦設施。有城門十二座,包括南燻門、新宋門、陳州門、戴樓門、新鄭門等等。

不過,欲固山河,在德不在險。堅固的外牆沒能阻止北宋的滅亡,靖康元年,金人破城後惱怒的將“四城檣櫓皆焚燒”。此後,北宋所修建的外城漸漸淪為了阻擋洪水的護城堤壩。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2。 內城

內城也叫裡城,周長20裡155步,內城主要城門的位置在千百年來沒有變化,內城的街道框架也叫儲存到了今天,是復原整個東京城市佈局的重要參照。

內城作為保衛皇城的第二道屏障,很受重視,時常進行修葺。北宋滅亡,金人入駐東京。認為外城雖堅,然極廣難守,於是大力修築內城,將內城作為主要的防守地點。

從宋內城的開發簡報來看,內城周長為11550米,宋制一里約合今559米,11550米折為20。63裡,與20裡155步的記載相吻合。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3。 皇城

東京皇宮,本是唐汴州宣武軍節度使的署衙,後梁時改為建呂宮,其後後晉、後周都以此為宮,形成了開封皇、宮二城相套的格局。並影響了宋之後歷代皇宮的營建。

皇城四面而六門,分別是宣德門、左掖門、右掖門、東華門、西華門、拱辰門。

對於宋皇宮究竟有多大,一直眾說紛紜,有五里說、七里說、九里說等等。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二、街道佈局

汴都賦裡說東京“城中則有東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達,其塗九軌。”可見東京街道的重要特徵就是四通八達。

這些街道具體的來說,主要是東西南北四條御街,外加貫穿城區的三條大街。

南向御街是東京城的南北中軸線,北起皇城宣德門,穿過內城朱雀門,止於外城南燻門。和今天的街道不同,當時的御街反而起到了阻隔兩側交流的作用,有詩曰“君居御街東,我居御街西,如何百步間,十日不相從。”這並非個例,據記載,當時御街兩側的居民僅僅相隔百步,但老死不相往來的不在少數。當時的御街寬有百米,窄街也有數十米。

實際上,南向御道主要是供皇帝祭祀太廟、以及祭天出行。其餘三條御道也是如此,基本只供皇家出行所用。

在東京的幾條大街之間,就是眾多的街巷,《東京夢華錄》裡就提到了數十條街道的名字。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總的來說,東京街道主要是棋盤式,從空中俯瞰,中心縱橫兩道劃為四塊,眾多橫向、縱向的街道相接,形成棋盤,但同樣有眾多環線與斜線。和以往只有縱橫街道交織的方格網狀城市空間格局有所不同。

其次,東京街道有個很著名的現象,叫做“侵街”,也就是侵佔街道的各種行為,包括在街道上修築房屋,嚴重的甚至導致街道不能透過大車。

侵街屢禁難止,宋廷的控制力度漸漸減弱,自此街道就由封閉的坊市制演變為開放的街市制。

《清明上河圖》所展示的,正是坊市制被打破後的景象。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三、水系

開封周邊的河流眾多,包括黃河、濟水、京水、淮水等等,直接流入東京的河流也不少,有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等等。以這四河為主,還構建了將近三百條溝渠。

往好的方面說,這些河流和溝渠,對於貨物運輸、排水、城市美化有良好的正面效益,但也有負面作用。當時很多地痞流氓、脫案人犯都藏匿其中,稱之為“無憂洞”,甚至藏匿婦女。

總的來說,這些河流的正面作用是要大於負面作用的。以汴河為例,這條河每年運送糧食百萬石,京師、河北,都指著這條河吃飯。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四、空間分配

東京的城市空間,按照職能劃分,可以劃分為諸多空間,包括政治空間、禮儀用地、皇家園林、禁軍營地、宗教用地、教育用地、商業用地、娛樂用地等等。

據其中幾個來具體分析。

1。 政治空間:

政治空間包括皇宮、衙署等地。皇宮不多介紹,中央衙署本應在皇城內或皇城附近,但由於宋代管制雜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等等,如此多的機構,皇城內難自然以容納,集中在宣德門御街兩側。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2。 禮儀用空間:

禮儀用地主要是南郊天壇、北郊方壇、太廟、景靈宮等地。露天祭壇一般用於祭天祭地,室內祭壇往往用於祭祖。譬如說南郊天壇用於祭天,每三年一次,成為定式。而太廟則是祭祖之地,在榆林巷附近。

3。 皇家園林

北宋富庶,皇家園林自然不少,萬歲山、延福宮、玉津園、宜春苑等等。東京土地平坦,水域開闊,皇家的私人的大造園林,當時有名的園林就有八十多處,更不用提沒有被記載的園林。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4。 宗教用地

北宋時期僧侶、道人眾多,約有25萬之眾,寺院、道觀則有4萬餘所。東京一地,即有913所。這其中還不包括政府所不承認的“濫建的祠廟”,政和元年一年,搗毀的濫建的祠廟數量就高達1038所,可想而知東京城內各類寺廟道觀等宗教場所有多少。

人口超過百萬的北宋東京,是怎麼進行城市佈局的

五、結語

其實,目前對於東京城市佈局的研究尚且不夠深入,大多數學者對東京佈局的研究可謂是千圖千面,五花八門。自八十年代一來,各個學說中的錯漏之處被訂正的數不勝數,包括將外城畫為長方形、將皇宮而成相互混淆、橋樑錯位、河流走向與實際不符等等。

但東京向來是史學界的關注物件之一,我們都發自內心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切謎團都將得到解答。

未定君

莉莉絲

參考資料:

【1】《長安志》宋敏求

【2】《北宋東京街市研究》田銀生

TAG: 東京街道內城御街皇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