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紹興,是“一座沒有圍牆的歷史博物館”。走在古城的街上你能感受到濃濃的古韻,從今天起,就和大家一起走走藏在紹興市中心的一些老街區。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在紹興古城有一處原汁原味的歷史文化街區,它就是古城儲存完好的西小路街區一帶。這條歷史街區遵循的是“一河一街、街河並行”格局。南起鯉魚橋接環山河,北至北海橋與上大路河匯合,全長約700米。街區內儲存的眾多古蹟,印證了紹興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發展歷程中的歷史文脈。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清晨走在西小路的石板路上,那久違的烽火煤爐冒著裊裊炊煙,被風雨侵蝕的粉牆黛瓦,河邊浣洗的老人婦女,河中搖弋著紹興特有的烏篷船,濃濃的江南水鄉,處處散發出歷史的芬芳,一切都是那麼的舒心,那麼的寧靜,讓人感到親切,彷彿回到了兒時。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可別小瞧這古樸寧靜的水鄉街區,這裡可是古蹟眾多,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有始建於南朝的龍華寺;有始建於後晉,現已有一千多年的謝公橋及別具江南水鄉風格的八字橋、東雙橋、廣寧橋等古橋;明嘉靖年間禮部尚書呂夲的府第;明朝大儒王陽明讀書、養生、修煉、研習兵法、天文地理之學的故居遺址;清光緒年間的古越藏書樓;清末民初期陶成章、徐錫麟、秋瑾等革命先烈培養反清志士的軍校——大通學堂舊址;還有王衙池明代民居、觀象臺遺址等等。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這裡的每一處遺址、遺蹟都有著豐厚的人文情節,都值得大書特書,今天就先到謝公橋看看。在紹興有一句俗語中說“北海鯉魚謝公釣”,七個字中就包含了四座紹興古橋的名字。即謝公橋與附近的鯉魚橋、北海橋、西郭吊橋(釣與吊諧音)組合而成。其中的謝公橋就位於西小路與新河弄交界處,它是紹興古橋群中的一座老橋,至今仍承擔著交通功能。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謝公橋,始建於後晉(936年-946年),清康熙四年(1685)重修。這座單孔石拱橋,全長30。60米,寬3。51米,橋高4。65米,拱高3。70米,橋跨徑7。40米。橋基採用雙層基石,拱石上有刻字及蓮花座圖案,橋下有塊正方龍門石上刻有龍形浮雕,栩栩如生。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此橋稱為“謝公橋”,那麼這“謝公”究竟是誰呢?來自民間的傳說是,當時這裡住著一位有錢的公公為了讓兒媳婦回孃家時方便,專門為兒媳婦修了這座橋,同時也方便了過往行人,兒媳婦為了感謝公公,就取名為“謝公橋”,它也表達人們的一種美好的願景。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傳說畢竟是傳說,據南宋嘉泰《會稽志》卷十一《橋樑·府城》載:“謝公橋在新河坊,以太守謝公所置,故名。”清《乾隆紹興府志》引《山陰縣誌》:“(橋)在縣北三里,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重修。”因此謝公橋始建於南宋嘉泰年間以前,是為感恩太守謝公的功德而命名的。在歷史上南宋以前曾有四位姓謝的官員在此任職,但只有一位曾任太守,因此據專家考證此謝公應是謝方明(380——426年),東晉官員,生於會稽,官拜“會稽太守”,政聲甚佳,死在其任上,享年四十七歲。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謝公橋地處西小路的中心地段,謝公橋兩岸民居依河而建,楊柳依依,白牆黑瓦,小橋流水人家,十分優美。橋西為西小路,橋東是新河弄,不遠處就是明朝著名宰相呂本的呂府。橋下西小河時有烏篷船往來,橋上行人不絕,橋東河邊還有一口古井。站在謝公橋上,四處遙望,一幅江南水鄉的美麗景緻,讓人流連忘返。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古樸寧靜的水鄉人家,人文薈萃的歷史街區,紹興西小路

TAG: 謝公橋紹興街區古橋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