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因材料的可視性與可觸性,使得環境中的材料直接與使用者相關,因而,材料的選取及應用方式成為景觀設計中的重要維度[1]。設計師根據不同材料的特徵屬性來展現場所精神,並表達自身的設計內涵。此外,隨著多學科融合思想的介入,景觀設計中的材料應用也在不斷更新探索。

[1]蘇珊·赫林頓。材料的重要性[J]。風景園林,2019,26(07):26-44。

目錄

1 原生材料的天然融合

“空中堡壘”景觀裝置——感受天空與草原的交匯

莫納什大學地球科學園——推動戶外地質教學的岩石花園

福門特拉綜合住宅景觀——用當地材料展現地中海風貌

“石之河”森林小徑——領略自然與生活之美

2 複合材料的地景摹寫

採石場風景步道——以全新的視角欣賞風景

“無形之聲”景觀裝置——人與海互動的精神場所

“明鏡臺”景觀裝置——探討時間與形態的意義

“三重浪”藝術景觀——別樣的“山水”特徵體現

3 廢棄材料的再生利用

WAL(L)TZ景觀裝置——以城市互動對映社會問題

貽貝花園——環境保護意識下的塑膠花園

F。U。A。城市傢俱——用廢舊物品啟用城市空間

4 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探索

雙曲面分段式殼體展館——基於生物複合材料的展館設計

布魯日建築三年展浮亭——透過材料建立對周圍環境的認知

BUGA纖維材料展亭——生物材料在結構應用中的探索

01

原生材料的天然融合

“空中堡壘”景觀裝置——感受天空與草原的交匯

Skyfort

專案地點:得克薩斯州奧斯汀 美國

設計團隊:dwg 設計事務所

關鍵詞:稻草 燒杉板 本土特徵 臨時展覽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dwg

dwg設計事務所以得克薩斯州(Texas)的天空和草原為靈感,在Fortlandia展覽中設計了“空中堡壘”(Skyfort)臨時景觀裝置,旨在搭建一個具有場所特質的參與式互動體驗空間。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dwg

空中堡壘以燒杉板(Shou Sugi Ban)和稻草為材料,展現了場所後橡樹草原生態系統(Post-Oak Savannah Ecosystem)的生態特徵。稻草以草捆的形態出現,在展覽結束後會被當地農民重新利用,呈現出稻草在當年生長期結束後其生命價值的延續;而燒杉板則劃分了堡壘內部的空間,代表了防火區域,體現了生態系統中烈火的作用表現。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dwg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dwg

此外,設計師還考慮了空中堡壘與遊人的互動關係,遊客在堡壘中穿梭、追逐、靜思,感受陽光賦予大地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周圍黑色的燒杉板與天空形成對比,使得天空愈發湛藍。

整理自:

https://studiodwg。com/projects/skyfort/

https://studiodwg。com/skyfort/

莫納什大學地球科學園——推動戶外地質教學的岩石花園

Earth Sciences Garden,Monash University

專案地點:維多利亞州克萊頓 澳大利亞

景觀設計團隊:Rush Wright Associates事務所

關鍵詞:教學花園 校園景觀 岩石地貌 戶外教學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ohn Gollings

地球科學園(Earth Sciences Garden)的設計是為了展示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地質和地貌特徵,併為大學建立一個研究地質科學的戶外教學實驗室。花園將當地的地貌特徵與景觀、建築巧妙融為一體,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科普場所。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ohn Gollings

花園中約有500個岩石標本,透過其不同的方向及位置方式,描繪維多利亞州的地質和地理特徵。記載著不同岩層特質及地質年代的岩石成為學生較為直觀的研究物件,此外,花園中較大的岩石還可用於建立一系列的景觀空間。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ohn Gollings

花園植物種植模仿不同地質條件下植被的自然群落特徵,並展現了不同地區的岩石特徵以及地質演變過程中所形成的多種生態位之間至關重要的生物學聯絡。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ohn Gollings

花園中的特色岩石、石塊路面、礫石及植物等要素透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展現出當地多樣的自然特徵,且不同要素相互交織,形成了獨特的自然邊界。這種更傾向於國家公園的展覽花園,更有助於學生加強對地質科學與景觀科學的認知。

整理自:

http://www。rushwright。com/earth-sciences-garden-monash-university/

http://landezine。com/index。php/2017/11/earth-sciences-garden-monash-university-by-rush-wright-associates/

福門特拉綜合住宅景觀——用當地材料展現地中海風貌

House Complex In Formentera

專案地點:巴利阿里群島福門特拉島 西班牙

設計團隊:AELAND景觀設計公司

關鍵詞:住宅景觀 地中海風格 石牆 當地木材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ELAND

該綜合住宅位於地中海區域的福門特拉島(Formentera),設計核心思想是利用當地材料的形狀、顏色和紋理來展現並強化其所處的地域特徵。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ELAND

設計創造了一個對外環境開放的開闊景觀空間來契合當地特殊的氣候條件,傳統的小型石牆不僅將庭院圍合出不同的景觀區域,還保障這些區域之間有著極強的空間流動性。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ELAND

結合當地特色樹種——圓柏屬(Sabina)植物較強的環境耐受特徵,以其為主要結構材料搭建蔭棚藤架,並根據不同需求在其頂部鋪設杜松(Juniper)樹枝,慄樹(Chestnut)枝條等,或結合金屬網製成蔬菜棚架,為場地提供遮陰,此外,還以當地陶瓷與圓柏屬木材製成的燈籠為裝飾或照明設施,凸顯藤架獨特的場所特徵。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ELAND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ELAND

尊重場地現有植物,並引入油橄欖(Olea europaea)、長角豆樹(Ceratonia siliqua)、無花果(Ficus carica)等當地典型作物及適宜地中海特徵的觀賞草本。多樣的植被形態及花期特徵,增添了庭院的趣味性。

整理自:

http://www。aeland。net/private-house-formentera

https://mooool。com/house-complex-in-formentera-by-aeland。html

“石之河”森林小徑——領略自然與生活之美

Stone River

專案地點:紐約州紐約 美國

設計師:喬恩·皮亞塞斯基(Jon Piasecki)

關鍵詞:景觀藝術 印加石材 雲母片巖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ohn Dolan

喬恩·皮亞塞斯基(Jon Piasecki)基於多年在森林中進行創作的工作實踐以及對印加石材的研究,以將文化融入自然為目標,透過改造原有的石牆(Stonewall)並建立一條通向森林深處的通道,營建出石之河(Stone River)這一森林小徑。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on Piasecki

小徑以數十噸的礫石和沙子作為墊層,上面鋪設近400 t的石材形成了約240 m長的路面。設計師還對原有的印加石材石牆進行設計重組,使得森林小徑與石牆自然融合。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ohn Dolan

設計師利用內燃機機器對銀石(Silver Stone,一種雲母片巖)進行採集、運輸以及切割,而石牆與路面的鋪設基本上由設計師親手完成,這種儘可能減少機械施工的操作方式,能夠減弱對場地中高大喬木、苔蘚及蕨類等植被的影響,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原有生境。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ohn Dolan

透過重新設計石牆以及開闢一條通向森林深處的小徑,設計師以較小干預的方式人為地將硬質石材融入生態敏感的森林領域,讓遊客感受到自身與自然的融合,從而領略到本就存在的自然和生活的美妙。

整理自:

https://www。asla。org/2011awards/022。html

蘇珊·赫林頓。材料的重要性[J]。風景園林, 2019,26(7):26-44。

02

複合材料的地景摹寫

採石場風景步道——以全新的視角欣賞風景

Chemin des Carrières

專案地點:阿爾薩斯羅塞姆 法國

設計團隊:RRA建築設計事務所(Reiulf Ramstad Arkitekter)

關鍵詞:公共景觀 工業鐵路 採石場 鏽鋼板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Florent Michel

沿著阿爾薩斯(Alsace)原野中通往礦場的Rosheim-St Nabor 鐵路廊道,RRA建築設計事務所用鏽鋼板設計了一條長達11 km的採石場遊覽道,旨在挖掘當地景觀與歷史背景,併為人們提供欣賞美好景緻的視域。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Florent Michel

如今遺留的鐵路保留著工業的記憶,講述著曾經人們的故事,這條沿著鐵路的遊覽道在承擔主要交通功能的同時注重人們的視覺感受,它引領人們回憶過去,以全新的視角去欣賞城市中逐漸消逝的風景。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Florent Michel

4個各具特色的景觀節點在蜿蜒的廊道上營造出不同的景觀空間,分別講述了“水”(Water)、“大地”(Land)、“旅行”(Travel)以及“好運”(Luck)的故事,並圍合形成多樣的景觀氛圍。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Florent Michel

鏽鋼板作為場景中最富有活力的元素,以多樣彎曲的形態貫穿形成整條採石場風景步道,營建出一個個趣味的活動場所,並創造絕佳的觀景點,與場地中其他的自然元素形成鮮明對比,生動再現了鐵路、採石場等歷史記憶,並與周邊景觀相融合。人們在休憩、娛樂的同時,能夠欣賞遠處山脈起伏的天際輪廓。

整理自:

http://www。reiulframstadarchitects。com/chemin-des-carrieres

https://www。archdaily。com/929935/chemin-des-carrieres-park-walk-reiulf-ramstad-arkitekter?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無形之聲”景觀裝置——人與海互動的精神場所

Intangible Sound

專案地點:深圳 中國

設計團隊:HAS設計研究團隊(HAS design and research)

關鍵詞:鋼板 繩索 精神互動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藉助以“城市互動”為主題的2019年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Architecture, 簡稱UABB)的契機,HAS設計研究團隊設計了“無形之聲”(Intangible Sound)景觀裝置,旨在透過時間與空間探索未來發展的新的可能性。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BaiYu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專案所處的溪涌度假村(Xichong Resort)背靠群山,面朝大海,設計的重點並非創造一個作為視覺焦點的景觀裝置,而是創造一個能夠提供良好風景視線的“鏡頭”,利用場地原有抬高平臺創造一個人與海互動的精神場所。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BaiYu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HAS design and research

裝置以鋼板和繩索為材料。高低錯落的白色厚重鋼板代替場地原有的欄杆,而間距不一的擺放位置在強調隱秘性的同時為觀海框定出不同的欣賞視域。繩索取代原有的欄杆,與場地結合圍合出弧形的平臺空間,提供更通透、多元的觀景體驗。鋼板與繩索一剛一柔組合而成的特殊張拉結構,搭配場地內的砂石,暗示了當地廣闊的山林與柔美的海岸這一獨特的景觀風貌。

整理自:

https://www。archdaily。com/933563/intangible-sound-has-design-and-research?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projectshttps://architizer。com/projects/intangible-sound/

“明鏡臺”景觀裝置——探討時間與形態的意義

The Mirror Mind Without Time

專案地點:深圳 中國

設計團隊:RSAA/莊子玉工作室

關鍵詞:時空變化 城市形態 混凝土 金屬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Fangfang Tian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Shangqi Art

明鏡臺(The Mirror Mind Without Time)位於歷史悠久的大鵬古城,由一組沿矩形方格網規則排布的立柱構成,RSAA/莊子玉工作室希望藉由這個景觀裝置引發對不同時空下的城市形態的思考。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RSAA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Fangfang Tian

利用混凝土和金屬材料製作明鏡臺的主體立柱,並對每一立柱進行畫素化雕刻,使得立柱群在水平方向上呈現出自然流動的形態。同時立柱表面進行拋光處理以反射周圍的環境,藉助每個立柱不同的雕刻形態,實現了鏡面影像的碎片化呈現,從而對不同時空下的形態進行重組。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Fangfang Tian

明鏡臺暗示了時間和空間的多重層面,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時空條件下觀察到無數不同的影像,反映了時間、空間與可能性交織在一起的多個瞬間,寓意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形態的無限可能。

整理自:

https://www。archdaily。com/934092/the-mirror-mind-without-time-rsaa-buro-ziyu-zhuang?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all

“三重浪”藝術景觀——別樣的“山水”特徵體現

Three Waves

專案地點:多佛 英國

主要設計師:Tonkin Liu建築與照明設計師 Rodrigues Associates結構工程師

關鍵詞:濱海廣場 自然特徵 混凝土 藝術景觀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Mike Tonkin

為了建立一個現代化的、新穎的、能夠連線東西方的碼頭文化區,設計師Tonkin Liu在綜合考慮社會及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在多佛(Dover)濱海藝術中心設計了“三重浪”(Three Waves)藝術景觀,旨在啟用當地的藝術和文化氛圍。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Mike Tonkin

參考多佛當地的建築語言形式,並依據海灘柔和的波浪、多佛白色懸崖的起伏地形以及富有節奏感的喬治亞(Georgian)風格海濱露臺等地域特徵,設計師設計了“起伏浪”(Lifting Wave)、“靜思浪”(Resting Wave)與“照明浪”(Lighting Wave)3個藝術景觀。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起伏浪

Mike Tonkin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靜思浪(左)照明浪(右)

Mike Tonkin

“起伏浪”位於近海沙灘,是由白色混凝土製成的曲折小徑,結合海灘地形,利用坡道和臺階形成起伏的地形變化,為人們帶來動感的遊覽體驗。“靜思浪”位於綠地邊緣,是一條雕塑式的擋土牆,為濱海廣場提供休憩空間,而預製的白色混凝土砌塊透過表面凹凸處理來模擬多佛白色懸崖的自然紋理。“照明浪”則是由高低不同的白色燈柱規律排列而形成,位於綠地之中,互動式的LED燈除了在夜間提供照明,還能增強景觀的趣味性。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Mike Tonkin

三處藝術景觀分別呼應了所處的場所環境,並透過材料、空間等方式營造了不同的景觀氛圍,而整體材料質感及色彩的趨同使得濱水空間整體和諧。透過對多佛海洋環境條件的探索,設計師重新為這座濱海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整理自:

https://tonkinliu。co。uk/three-waves

https://worldlandscapearchitect。com/three-waves-tonkin-liu/#。XuBV9UUzbcs

03

廢棄材料的再利用

WAL(L)TZ景觀裝置——以城市互動對映社會問題

WAL(L)TZ Installation

專案地點:迪拜 阿聯酋

設計團隊:T SAKHI建築事務所(T SAKHI Architects)

關鍵詞:互動性景觀 再生泡沫 社會風氣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Tessa Sakhi

從行政區劃到階級隔離,牆一直扮演著劃分與控制社群、城市乃至國家的角色,並常常帶有負面傾向。在這一社會背景下,T SAKHI建築事務所設計了“WAL(L)TZ”景觀互動裝置,探索“牆”在物理和心理意義上的構造概念,旨在探討近年來黎巴嫩(Lebanon)社會政治風氣問題的緩和途徑。該裝置入選於第五屆代表黎巴嫩的3個國家展品之一。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Tessa Sakhi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Tessa Sakhi

WAL(L)TZ景觀裝置由一堵15 m長的再生泡沫牆構成,寓意在物理意義上充斥著牆的黎巴嫩社會。該景觀裝置雖具有牆的實體形態特徵,但結合再生泡沫可回收、輕質多孔、親和感強等特性,形成了不同形態的孔洞空間。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Tessa Sakhi

WAL(L)TZ景觀裝置柔性的材料及多孔的形態空間,鼓勵當地居民及遊客透過“孔”在牆之間進行互動,打破了人們對傳統剛性結構牆作為障礙的認識。同時,遊客還可化身為表演者,在“牆”之間演繹一首被重新詮釋的華爾茲舞曲,展現出黎巴嫩人民在逆境中不懈奮鬥的精神內涵。

整理自:

https://www。tsakhi。com/walltz

https://www。archdaily。com/928497/wal-l-tz-installation-t-sakhi-architects?ad_source=search&ad_medium=search_result_projects

貽貝花園——環境保護意識下的塑膠花園

Hortus Mytilus

專案地點:塔蘭託 義大利

設計團隊:fabulism建築景觀事務所 Ammostro協會

關鍵詞:社會參與 環境保護 塑膠網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mmostro, fabulism

fabulism建築景觀事務所設計貽貝花園(Hortus Mytilus)的初衷有兩個,一個是希望藉此改造聖安東尼奧修道院(Sant’ Antonio Monastery)陳舊的迴廊,從而激發空間活力,另一個是希望能夠藉助一種全新的、強調環境保護的材料來加強公眾對塔蘭託(Taranto)海岸的保護意識。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mmostro, fabulism

Reste塑膠網是當地最傳統也是最常見的用於貽貝養殖的材料,儘管貽貝養殖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但養殖過程中使用的塑膠網卻造成了當地的海洋環境汙染。大量廢舊的塑膠網被人們隨意丟棄在大海,使得生物環境受到極大破壞。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mmostro, fabulism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mmostro, fabulism

設計團隊重新利用這些廢棄的塑膠網,透過金屬骨架固定洗淨的塑膠網,形成圓柱狀的單一裝置,隨後依據其顏色進行排布,劃分迴廊的空間,以材料最原始而又最自由的姿態,創造了多彩的互動空間。色彩鮮豔的塑膠網與古樸的修道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柱狀的景觀裝置同樣與修道院的柱狀結構融為一體。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Ammostro, fabulism

設計團隊透過回收從漁民處蒐集的廢棄塑膠網,搭建了該景觀裝置,在塔蘭託創造了一處全新的公共活動空間。此外,該專案不僅是一處景觀裝置,同時還帶動了當地市民的積極參與,並不斷吸引遊客參觀體驗。

整理自:

https://www。fabulismoffice。com/hortus-mytilus

F.U.A.城市傢俱——用廢舊物品啟用城市空間

Furniture+Urban+Alphabets

專案地點:馬德里 西班牙

設計團隊:EEE工作室 (Enrique Espinosa Studio)

關鍵詞:城市傢俱 廢舊材料 可持續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avier de Paz

F。U。A。 是一個生態公共設施的原型,其主題是利用馬德里議會倉庫中的廢棄材料來製作可重複使用的城市傢俱,從而營造一個融合社會活力與環境的用於公共交流的活動空間。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avier de Paz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avier de Paz

為迴應當地的環境政策,2016年11月的馬德里市議會全國環境大會(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Environment)中提出以具有物質性、社會性、可持續性等特徵的材料為基礎,以3個英文字母“M”“A”“D”為傢俱設計的基本形態,形成F。U。A。 的原型。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avier de Paz

2017年4月,城市暴力與和平教育世界論壇(World Forum on Urban Violence and Peace Education)增加了P、A、Z三個字母;同年夏季,Imagina Madrid團隊將代表其團隊名稱的標誌性的I、M、A、G、I、N、A七個字母作為原型讓人們參與設計,旨在為當地單調的公共空間注入活力。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Javier de Paz

F。U。A。 秉承可持續的設計理念,利用議會倉庫中廢棄的燈具、木質長椅等為基礎材料,重新安裝LED照明燈泡等設施,形成滿足使用功能的照明、休憩等城市傢俱,使得曾經無人問津的廢棄材料變成了公共空間中不可或缺的道具元素。

整理自:

http://www。eeestudio。es/conama。html

http://www。eeestudio。es/imagina。html

https://www。gooood。cn/f-u-a-by-david-cardenas-eeestudio-juanito-jones-maria-mallo-lys-villalba-zuloark。htm

04

新材料的應用探索

雙曲面分段式殼體展館——基於生物複合材料的展館設計

Double Curved Segmented Shell Pavilion

專案地點:斯圖加特 德國

設計團隊:斯圖加特大學建築結構與結構設計學會生物材料與建築材料迴圈研究小組

關鍵詞:生物複合材料 可再生材料 可持續性設計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BioMat at ITK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在人口不斷增長的情況下,繼續在建築行業中應用傳統的不可再生資源會導致全球能源的快速消耗。為此,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 t Stuttgart)建築結構與結構設計學會生物材料與建築材料迴圈研究小組(BioMat Group at ITKE)的研究人員利用成本低、可再生、對環境友好的生物複合材料搭建了高3。6 m,跨度9。5 m的雙曲面分段式殼體展館,探討了新材料在建築行業中應用的可能性。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BioMat at ITK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生物複合材料(Bio-composites)也稱天然纖維複合材料(natural fiber bio-composites),由纖維和基質等至少2種主要組分製成,且其中至少包含有1種是基於生物的組分。天然纖維由於具有可回收性、可持續性等特性,在數字化建造等高品質建設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BioMat at ITK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展館的主體結構由121個彎曲元件組合而成。元件的核心為混合了生物塑膠和天然纖維等材料,透過壓鑄工藝而製造的柔性板,相比於中密度纖維板,其更容易形成雙曲面表皮。展館的順利建成展現了新建築材料在建築搭建方式及結構等方面的應用潛力。

整理自:

漢娜·達希,簡·彼得斯,皮奧特·巴辛斯基,米夏拉·梅。基於生物複合材料的雙曲面分段式殼體展館[J]。風景園林,2019,26(8):60-64。

布魯日建築三年展浮亭——透過材料建立對周圍環境的認知

Brugge Pavilion

專案地點:布魯日 比利時

設計團隊:Selgascano工作室

關鍵詞:鋼杆結構 乙烯基塑膠 環境認知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Iwan Baan

2018年的布魯日三年展(Bruges Triennale)邀請了來自全球的設計師一同參與設計活動。其中,西班牙SelgasCano工作室在Coupure運河中設計了Brugge Pavilion這一兼具流動性與藝術性的浮動涼亭。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Musea Brugge

浮亭骨架為鋼杆結構,外部覆有熒光橙粉色乙烯基塑膠薄膜。整體構築均以純手工的方式人工搭建而成,鋼杆結構與乙烯基塑膠薄膜相輔相成,並與外圍黃色木質平臺相結合,營建了一個可用於水上活動的場所。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Iwan Baan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Iwan Baan

形態自由的塑膠薄膜折射光線,在浮亭內部呈現出獨特多樣的光感效果,當遊客行走其中,可透過薄膜感知形變了的外界空間環境。

整理自:

https://www。archdaily。com/894445/selgascano-adds-a-splash-of-color-to-the-bruges-triennale-with-new-installation

https://architizer。com/projects/brugge-pavilion/

BUGA 纖維材料展亭——生物材料在結構應用中的探索

BUGA Fibre Pavilion

專案地點:海爾布隆 德國

設計團隊:斯圖加特大學

關鍵詞:纖維材料 玻璃纖維 碳纖維 數字化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ICD/ITK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斯圖加特大學(University of Stuttgart)基於計算機設計學院(ICD)以及建築結構與結構設計學院(ITKE)多年的仿生建築研究成果,為2019年德國海爾布隆(Heilbronn)聯邦園林展(Bundesgartenschau,簡稱BUGA)設計了一座與周圍地形幾乎融為一體的纖維材料展亭,藉此窺探未來建築結構設計的多種可能。

景觀材料應用精選案例

ICD/ITKE University of Stuttgart

Roland Halbe

長達15萬 m的合成纖維(玻璃纖維與碳纖維)構成了展亭的主要材料。這些纖維材料有著與自然合成材料相似的特性,可以透過編織形成空間,並透過計算機精細化的設計,對每一根纖維的位置以及編織過程進行模擬,實現其他材料難以形成的編織效果,為遊客提供了新的遊覽體驗。

Nikolai Benner

由纖維材料製成的展亭其承重結構具有輕質、高承重等特徵,使得佔地約400 m 的構築空間實現了直徑23 m的無柱結構跨度。此外,展亭創新型的數字化設計,也充分展現了德國建築業嚴謹的工作態度。

整理自:

https://www。icd。uni-stuttgart。de/projects/buga-fiber-pavilion/

TAG: 景觀材料設計com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