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悅曦府:新一代的南明河故事

一條南明河,孕育了600年的貴陽城市文明。她歷經歲月的流轉,一直恆古不變的流淌在我們的心底。

南明河,貴陽的母親河,生生不息的流淌於貴陽這座城市,它就像一個龐大的計時器,見證著風雨晴晦、日升月落、也燒錄著貴陽的歷史煙雲,指涉著當下與往昔。在歷史的變遷下,在它波瀾不興的流水下,翻滾著多少人生百態,隨便用手掬一把水,彷彿都能聽見它滿滿的回憶與故事,在日夜不絕的水聲中,我們聽見了不一樣的貴陽,這水聲,恍若從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溢位……

最美的南明河 最深的貴陽情

南明河,長118千米,孕育生髮於黔中大地,從貴州省黔南州龍里縣洗馬鎮白泥村一口不起眼的水井發端,生生不息地流淌了億萬年,穿山林、跨峽谷、眾溪彙集,融入烏江,終歸東海,哺育了一輩又一輩百姓的河流,成為了貴陽人心中無可替代的母親河。

南明河的幹流,來源於平壩(今貴安新區)以林卡鄉為源頭的花溪河,和以湖潮鄉車田村為源頭的車田河。以貴陽主城區的太慈橋為界,上游河道叫花溪河、四方河,太慈橋下游河道就是南明河。千百年來,貴陽城沿南明河發展成長,以厚厚的城牆,構築了東西南北門,合圍2。26平方公里的城區,出了城區東北角的水口寺,南明河又往北而去,在開陽縣米坪鄉匯入烏江,繼而一路向東,與滾滾長江相伴,把來自貴州的山間清流,融進了浩瀚無窮的東海。

城市文化匯聚獨得文人偏愛

悠悠600年曆史的筆墨揮灑,古建築雕刻著的歷史風華歷經歲月依舊動人心絃,文人墨客書寫下的南明風韻吟誦至今,南明河儼然已經成為貴陽人不可磨滅的精神和文化標誌。水綠波橙、煙霞萬傾,這一灣遠山如黛,柳岸曉風,雕欄飛簷,蓮舞樵歌的精緻,潤物細無聲的滋養著貴陽這一方水土一方人,述說著貴陽的悠悠歷史,用一個個文化地標建築勾勒出一幅生生不息的溫馨畫卷。

甲秀樓,長久的立於南明河上,取“科甲挺秀”之意”,“甲秀”二字不僅寓意風景,更是激勵文風昌盛、人才輩出,有獨佔鰲磯之實,猶如西安的大雁塔、武昌的黃鶴樓一樣,是貴陽市的“城徽”和標誌,有著“一榜三進式、五代棲翰林”的佳話,是追憶貴陽文人雅士詩詞唱和、吟風踏月之處,更是遊子思鄉那一懷愁緒的載體。

水綠波澄,煙霞萬頃的南明河,是王陽明最喜流連的地方。在白牆青柱、飛簷翹角的翠微閣,王陽明寫下了詩情畫意,“松林晚映千峰雨,漁人收網舟初集”,描繪了南明河的如畫風景。

築城廣場依偎在南明河畔,融入貴陽的“竹”文化內涵建設而成,從1967年到2011年,築城廣場經歷了不斷,修建、改造、完善的過程,不僅是貴陽發展進步的見證,同時也是貴陽曆史的傳承。

續寫城市文脈 複寫人居文化

從600前的風雅之地,到現在中天·未來方舟打造的7公里繁華外灘之上的人文領地;從文學大儒王陽明賦詩太慈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留筆大溪,到大畫家楊龍友、張之洞的成名居住之地;從貴陽的人文地標甲秀樓,到600年後的方舟戲臺……作為母親河,南明河見證了貴陽的歷史,她是貴陽的名片、是文人的縱情,是文化的匯聚,所以沒有什麼地方,比南明河更瞭解貴陽的興衰與冷暖,人生的榮光與無奈,更能測量心靈與歲月的距離。

南明河是一種文化符號,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中天·未來方舟在河之上,串聯起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地標、人文,將貴陽600年的精彩華章匯聚於此。中天·悅曦府,是深藏在貴陽人骨子裡的理想之所,是文人墨客對南明河生活的嚮往之所,打造的建面約171m 的貴陽院子,從明清府制、飛簷山牆、門牆院巷、三進三院到九坊二十巷,無不展示中式建築的大國骨風,打造藏品系的東方人居典範。

中天·悅曦府:新一代的南明河故事

▲中天·悅曦府專案規劃效果圖

時光肆意流轉間,南明河的水清了又濁,濁了又清,柏油馬路替下了青石甬道,青磚黛瓦換掉了木靈灰瓦,那河上的一橋一石,一花一草,那些年少時在河中游泳垂釣、淘米浣衣、河岸奔跑嬉戲的情景,早已成為歷史融入到每個貴陽人的血液中。南明河的故事,是貴陽的故事。貴陽的故事,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淌過時間長河,波光瀲灩南明河上的貴陽院子,也將會一直流淌在貴陽人的腦海深處,依然在血脈之源中歷代傳承,成為新一代的南明河故事。

(完)

TAG: 南明河貴陽貴陽人600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