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風情】太平老街——曾經遠近聞名的“新津首場”

【蜀地風情】太平老街——曾經遠近聞名的“新津首場”

曾是遠近聞名的“

新津首場

”你瞭解多少?自

新邛公路

改道擴建後,公路兩側新修了很多店鋪、超市、居民樓、茶園等。原緊靠

太平場老街

老川藏路

也是同樣的情況,再加上地鐵10號線新平站的即將通車,整個場鎮的人氣特別旺盛。相形之下,太平場的老街,則顯得冷清許多。

【蜀地風情】太平老街——曾經遠近聞名的“新津首場”

▲太平場區位

位於南河之濱的

太平場

,有鐵溪河從西北方方興鎮流來,繞太平南境。另有石頭河,從大邑方向南來,兩河入境後於太平橋匯合,再東流約四里注入南河,此段謂之小河。

太平場有老街一條,習慣上分為

上、中、下

三段。

下街入口處曾有一古建築名

魁星閣

,以條石砌築城臺,下開卷洞門供人通行,閣樓上供

魁星神像

。前行兩百米,即至

太平橋

。此橋曾是一座廊橋,據史料記載,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清代乾隆元年(1736 年)新津知縣李盛唐組織重修。橋長十丈(1丈≈3。33米),寬一丈五尺(1尺≈0。33米),高兩丈,上有橋樓,中為行道,橋兩頭供神像,豎橋碑。道光七年(1827 年),新津知縣陳霽學率太平紳士、會首募捐,把木橋改造為

石橋

從太平橋至黃州館,即進入太平場中街,這是太平場當時最熱鬧的地方。街道兩邊有各種商鋪、民宅、廟宇、會館、巷子、客棧、酒館、茶鋪、藥鋪等等,

川西民居風格

的建築群,高低相連,錯落有致。

從黃州館向上街右行,今太平老醫院對面即是

回龍寺

。從回龍寺繼續前行不遠處,即至

燈杆巷

,從燈杆巷再前行八九十米,便是太平場的上場口。

【蜀地風情】太平老街——曾經遠近聞名的“新津首場”

▲黃州館

早在

清代道光、咸豐

年間,太平場就已經是商賈雲集、市場繁榮之地。湖北黃州人來這裡經營棉花、棉紗生意,運銷邛崍、大邑、蒲江諸州縣,每年的銷售量達兩萬多包。平時每包價值紋銀四十兩,每年交易額可達一百多萬兩紋銀。由於生意興隆,賺的錢自然很多,於是到

太平場

經商的黃州人便在太平場的中心位置,修建了規模宏大的黃州館。

據史料記載,

黃州館

地基用墩子石填築,高出街面七十釐米。圍牆用灌縣(今都江堰市)青條石及特製方磚砌成,高八米。門壁高十米,壁頂有一寶鼎,鼎高三米,用大小七八個色彩鮮豔的瓷瓶堆成。門壁長二十八米,正中有雙扇大門,兩側各有較小的雙扇門。進大門就有一座戲臺,戲臺前是大壩,左右有走廊,走廊上有樓廂。大壩和樓廂在演戲時作為觀眾看戲的場所。大壩後為正殿,正殿分兩部分,前面為大廳(堆放棉紗包),後為天井。過天井便是大殿,正中塑帝王像,左右分別為財和鎮江王爺神像。

黃州館

既是會館,又是

花紗集散

的主要場地。當時太平場有很多經營花紗的商號,商業行會組織謂之“

白花幫

”,棉花、棉紗皆由湖北、江西兩省的商人經營,新津人從事此業者,均從他們手中成批買出來,再零售給地方織布鄉戶。黃州館的修建,是當時太平場經濟繁榮的標誌,當時

黃州館

內的棉花、棉紗交易,無論是銷售範圍,還是交易數額,都居全縣百業之首。

【蜀地風情】太平老街——曾經遠近聞名的“新津首場”

▲碼頭

民國初,雖然受洋紗的衝擊,棉紗市場逐漸移向縣城,

太平場

的花紗生意日漸衰落,但大批次的油、米生意又代而起之,太平場的經濟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當時的

太平場

有油、米大市和小市,大市在下場口太平橋不遠處,小市在上場口回龍寺前的壩子裡。全場有

油、米商

共二十六戶,其中資本大者每月買進賣出大米可達一千多石。大米的來源除本地外,多數來自大邑、邛崍、蒲江,除銷售成都外,還有一部分經

太平河道

運出,順岷江而下遠銷樂山等地。

【蜀地風情】太平老街——曾經遠近聞名的“新津首場”

▲太平老街百業

太平場棉紗、油、米大宗生意的相繼興旺,帶動了其他

商貿服務業

的發展。20世紀40年代,太平場有百貨鋪兩戶、匹頭鋪三戶、染坊九戶、紙貨鋪八戶、日雜鋪兩戶、絲煙鋪四戶、中藥鋪十戶、糖果糕點鋪八戶,尤其是餐飲茶旅業,在不長的

太平老街

上,竟達到四十七戶之多。每逢農曆三、六、九日趕場之期,交易頻繁,百業興旺,人來人往,川流不息。

如今的

太平老街

,高大雄偉的舊貌雖依稀可見,但牆壁已嚴重傾斜,牆上“此房危險,請勿靠近”的大字赫然入目,不免令人唏噓。

圖片來源:網路

圖文編輯:南波萬

圖文校對:汪洋

技術支援:毛聲文

TAG: 太平黃州老街棉紗太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