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青萍文藝

故鄉瑣憶——划船潭

作者/海忠菊

我的家鄉仁和鎮,位於麗江市的永勝縣和華坪縣交界處,是一個水利資源豐富,森林覆蓋面積很廣的河谷小鎮。

解放前我們村名叫“莊上”,街道北頭那宏偉高大的“閘子門”牌坊和土主廟立於村頭,所以我們村也叫“閘子門”村。舊社會,整個仁裡(舊時仁和稱仁裡)就我們村有水衝傘盤帶動巨大石輪碾子的碾米房和水磨房,還有那種原始的木製榨糖機,旁邊一個大灶上臥著兩口很大的熬煮糖水的大鐵鍋,甘庶成熟又農閒的十冬臘月,那兩口大鐵鍋裡就飄出濃郁的蔗糖香甜味,時至今日,仍然記憶猶新。在我最初的印象當中,那時碾米磨面都得排隊,白天給其他村的人碾磨,本村人碾米磨面都排在晚上。記得小時候有次陪父親去磨面,那是要抱著被子去睡在磨房裡通夜守起磨的。當時我才三四歲,那晚磨到深夜,突然石磨停了,父親點燃火把出去檢查水路。一會兒,石磨子又轉動起來了,我一個人正有點害怕,父親裹著一股涼風,笑咪咪的抱著一個圓瓜走進磨房來。那瓜不象我們家的南瓜,我第一次見到那麼圓那麼光滑,而且還帶著漂亮花紋的瓜。父親高興的說:“衝了一個西瓜來卡在下水槽上。”說著找來磨房裡砍松明火把的柴刀,擦試乾淨了,把那個漂亮的瓜砍開,裡面是粉紅色的瓜瓤,不象現在的西瓜這麼紅,還未入口,一股清冽的爽甜已浸入心脾。那晚,我人生第一次見到西瓜,第一次吃西瓜,第一次嚐到人世間竟然還有這麼清涼爽甜的美味。當時我雖然那麼小,但對這件事情卻一直記憶猶新,或許就是因為人生第一次吃到那種特別的清甜美味吧!

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舊時,不通公路,去往華坪和四川的馬幫行人,就從我們村的古渡口過河,翻過大山就是華坪縣了。那時的仁裡是個驛站也是個碼頭,我的鄰居張大伯家是這個渡口的撐船世家。不知從哪個朝代開始,他們家每代都會有個壯年男丁來擔起這份撐船的重任。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不管颳風下雨,無論洪水滿堤,一杆長篙把載滿貨糧和旅客的小船撥弄的貼貼服服,從未出過差池。那時我們仁裡街上馬店林立,從大理和麗江來的馬幫都在仁裡歇腳,第二天一早,透過渡船把人畜和貨物擺渡到河對面,馬鍋頭們便又一路山歌調子,伴著悠悠馬鈴聲繼續向前,翻過爛田坡,越過青靈山,天黑就能到達華坪新莊的丫馬丫歇腳,次日趕早到榮將街或是舊衙坪。

小時候的印象當中是張大伯的父親張老爺划船的,那時我們叫他“划船匠老爺”。張大伯當時年輕力壯,但只是個副手。解放以後在離仁裡鎮幾公里的地方沿公路修建了座紅星大橋,去往華坪和攀枝花的人和貨物就不再走這小小的渡口了。但我們村的田地大部分在河對面,對面也有幾個村的村民要過河來趕街購物。因此,小小的渡口依舊船來船往。所以舊社會我們村因此而得名叫“划船潭”,如今那些遠處山上的村民還稱呼我們“仁裡街那個划船潭”,意思就是指我們村了。張老爺過世後,張大伯接過父親的長篙,年年夏季天天穿梭在河面上來往渡人渡物。他的水性也極好,一生救過不少落水的孩童和不知深淺蹚河溺水的行人。舊時有人間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我想這撐船是三苦當中的最苦,它不但要有強健的體魄、嫻熟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還得承擔巨大的風險。或許就因為撐船擺渡風險太大,他的四個兒子一個也沒有再學他的駕船本領。如今七十五歲高齡的張大伯還是一杆長篙每日麻溜的往返於河面上,成了仁和鎮榨(閘)子門渡口上的最後一位擺渡人。他的幾個兒子早幾年就不讓他再划船了,但他只要看到有人等在渡口上呼喚,就一路小跑樂呵呵的扛著長篙去擺渡。張大伯之所以如此髙齡還在洪流上行船,主要是方便對河兩岸的村民。如果沒有他的渡船,我們村人盤田種地和對面村民上街都得繞道幾公里之外的大橋。還有,他也許是不捨手中那杆父親傳下的長篙,和那隻陪他在仁裡河上飄蕩了一輩子的小船。至今,我每逢雨季回家都要跑去同張大伯聊哈天,坐兩趟他的船。生怕他哪天劃不動了,此生我再無機會感受載滿我童年的小船在河面上飄蕩的感覺。每次坐在船上看著滾滾渾流,就象陣陣暖流湧過心頭!

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渡口對面的幾匹山樑腳下聳出一個小山包,山包上有座白色的墳很顯眼,它不同於其它的墳,渾身雪白,而且很大,很高,很周正,人們都叫它“土司墳”,裡面埋著一個土司的女兒。據說是舊時一夥土司的家眷去華坪途經仁裡時,他們家的小姐不幸染病,在仁裡醫治無效身亡,就把她安葬在仁裡河渡口對面的山包上,聽說那是塊風水寶地,整座山形就象一把椅子,安葬土司女兒的地方剛好是人坐落的位置。這座土司小姐的墳就好象靠坐於寶座上,面向著整個仁裡街。而且,左邊的幾匹山樑高於右邊的幾匹山樑,正印證了“只准青龍高萬丈,不準白虎抬頭看!”的風水古訓。遺憾的是這座土司小姐的墳在前幾年被連盜兩次,如今只剩下巨大的石條、墓碑散落在墳塋廢墟上。那斷碑上依稀顯一殘句:“千里金線吊葫蘆,八片荷葉包西瓜。”“千里金線”指仁裡河,“葫蘆”是土司墳潭子。“八片荷葉”就是土司墳四周的八匹山樑。“西瓜”就是八匹山樑歸總處,突兀出的埋著士司小姐的這個橢圓形山包。仁裡河在它面前的山腳下矜持的轉了個灣,形成一個水很深的轉潭,那段河灣也就叫做“土司墳潭子”。我小時候經常與小夥伴在那灣潭裡洗澡。我的整個童年就在河裡撈魚摸蝦,河邊放牛放驢度過的。

插秧季,河兩岸的秧田裡隨時傳來插秧人嘹亮的山歌調子,“大田栽秧水又深,摸個螺絲有半斤。半斤打在四兩上,哪點不合小妹的心!”“大田栽秧排對排,哥一排來妹一排。哥的一排栽完了,妹的一排不見來。”“大河漲水沙浪沙,一對鯉魚一對蝦。想那鯉魚來下酒,想你小妹來當家!”“大河漲水冒石包,石包上面栽辣椒。哥的辣椒吃得了,妹的辣椒才打花苞”……象這些悅耳動聽、朗朗上口的調子就象田裡的秧苗數不勝數。聽姑媽講奶奶以前是調子髙手,過往的馬鍋頭經常同她對調子。馬鍋頭們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詞彙豐富,組織語言能力強。又天天遊走於大自然山水之間,心境開闊,聲音自然就放得開,姑媽稱他們為“調子客”。意思是那些馬鍋頭唱調子非常了得。在大集體時候,吃不飽飯,還活務重,不管你再餓,不到時間不收工。在個個餓得有氣無力,焉了的時候,奶奶就來一曲脆生生的調子,其它有人跟著和上來,那大家幹活就都又來精神了。有時看到大家實在幹不動了,隊長也會帶頭唱,他還會選出兩個善唱的,和奶奶一起不用幹活,坐在田埂上對唱調子給大家鼓勁。我很小時候奶奶就過世了,很遺憾沒有聽到她唱的調子。現在每逢村裡辦喜事,年輕人喜歡圍著火堆打跳,三三兩兩的老人還會對唱調子來助興。

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在那什麼都貧乏的年代,山歌調子可是鄉里人娛樂和抒發情感的的重要精神食糧。雖然他們不識字,但他們現編現唱,即興出口的語言是今天的我所不能及的。母親年少時也喜歡山歌調子,但那時靦腆不大敢唱,年輕時的父親人帥,又很會唱調子。母親這麼多年總在我面前埋怨,說父親騙了她,當初對她唱了曲調子就把她連人帶心騙到手了。這麼多年又沒好好對待她,讓她吃了很多苦。現已七十歲的母親還隨時耿耿於懷地在我面前說:“你們給曉得?你爹那老鬼!當初年輕時候唱過一曲這樣的調子給我:“一朵鮮花鮮又鮮,可惜開在河那邊。心想釆朵鮮花戴,伸手不到河中間。我新打鐮刀長接把,連枝帶丫鉤過來!”他就是這樣豁死人不提命!嫁給他,讓我這麼多年過得這麼苦,受了那麼多罪。不看在你們幾個兒女份上,我早就不活了”。這麼多年,每次聽母親講這話,我的心裡又有點悲涼,又好笑!我的老孃啊!那年代的人哪個不是那麼辛苦過來的,哪個家庭沒有吵過架嘔過氣。

我發覺母親的心這麼多年來一直處於青春期,她一直有顆少女心。她當初被父親那一曲調子打動芳心,她以為父親會一輩子把她當作手心裡的寶,把她當公主。她不知道,煙火人生可以湮滅一切童話愛情。

仁和,生我養我的故土,讓我愛得深沉!每次提到它的名字,我的內心都會湧起一股莫名的鄉愁。每次回家,母親老舊的廚房裡總飄滿久別的濃濃純香。餘生,也但願每次回家,我都能傾聽到母親滿懷委屈的向我重複控訴著對父親的憤懣,還有五十年前父親對她即興唱出的那曲山歌調子!我相信,父親當年雖是即興表達,但,一定是真心的!

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特此致謝)

往期作品推薦

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作者簡介

海忠菊,女,傣族,雲南省麗江市永勝縣人,七零後文學愛好者。生於大山,長於大山,在彎彎山路間來來回回摸索尋求著遠方的道路。閒暇之餘,以文字養心。(資料由作者本人提供,《青萍文藝》編輯部整理)

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往期作品精彩推薦

青萍文藝‖故鄉瑣憶——划船潭

TAG: 調子仁裡父親渡口大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