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薩蒂利孔》(Satyricon)是留存不多的古羅馬時期小說之一,被認為是歐洲流浪漢小說的先驅,其作者是羅馬帝國皇帝、史稱暴君尼祿的寵臣之一佩特羅尼烏斯(Petronius)。小說用拉丁文寫成。據說,書名Satyricon一詞的詞根,既是希臘神話中好色的半人半神Satyr,也可以是拉丁語的“諷刺”Satura。總之,色情+諷刺+漫遊,就是這本小說的大概。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費里尼《薩蒂利孔》的海報

佩特羅尼烏斯後來被尼祿賜死,《薩蒂利孔》一書在歷史的風塵裡飄零已久,總共20卷的篇幅最後只剩下了至多兩卷半的內容,在文藝復興的年代被髮掘出來,又再度遺失。等再次出現時,已是17世紀,地點是在如今克羅埃西亞的古城特羅吉爾。自此以後,英語、法語、德語甚至中文等都有過譯本。僅英語譯本就有好幾種,包括奧斯卡。王爾德的譯本。王爾德本《薩蒂利孔》於1902年在巴黎出版,可謂引起轟動,掀起了一股《薩蒂利孔》熱。有人稱,正因為王爾德是同性戀,所以,他能深諳小說中古羅馬時期男風盛行的精髓。除了王爾德,許多作家,從D。H勞倫斯到艾略特到毛姆到菲茨傑拉德等等,也都承認自己喜歡並在創作從《薩蒂利孔》的故事和人物中獲益。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1900年版本的《薩蒂利孔》書籍封面

1969年,義大利有兩位導演不約而同地拍攝了根據《薩蒂利孔》改編的故事片。帕裡多諾的片子於3月上映,費里尼的則於9月才在羅馬公映。為示區別,費里尼還將自己的電影命名為《費里尼-薩蒂利孔》。這部被稱作“基督之前,費里尼之後”的電影,因為太過矯飾而在影史上少有人提及,但是三年後,1972年,費里尼拍攝的《羅馬》卻是影評家都不會錯漏的一部作品。人們普遍認為,《羅馬》是熱愛羅馬的費里尼個人為羅馬這座偉大的歷史名城作傳,試圖勾畫一組《羅馬風情畫》。而兩相對照,可以看出,費里尼的《薩蒂利孔》就是《羅馬風情畫》的一章,或者,至少是在為《羅馬風情畫》作預熱。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費里尼《羅馬》劇照

費里尼為《薩蒂利孔》中那座孤島樂園選擇的外景地,是第勒尼安海上的龐扎島(Ponza)。龐扎島是龐挺群島中最大的島嶼,群島的名字正是因它而起。龐扎島總面積7。3平方公里,島嶼最長處8。9公里、最寬處2。4公里,最高峰稱作瓜爾蒂亞山,山上至今有枯殘已久的古樹根,其直徑超過8英尺,可以見出遠古時候這是一座森林茂密的島嶼。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義大利龐扎島@路客海外深度遊”,“vid”:“q0185lbs70a”,“img”:“http://puui。qpic。cn/qqvideo_ori/0/q0185lbs70a_496_280/0”,“desc”:“在羅馬南面沿海有一組小島,名叫龐廷群島,這是伊特魯利亞海中非常美麗島嶼,也是義大利留給自己遊覽的後花園。”})

(影片:龐扎島)

其實,小說《薩蒂利孔》所描寫的羅馬帝國情色故事,更容易讓後來的讀者投映到尼祿之前兩任的羅馬皇帝提比略在卡普里島的荒唐淫侈,而卡普里島又是公認的那不勒斯灣中最美麗的島嶼。但費里尼舍此取彼,除了龐扎島根本就是一個小卡普里,與之有著相似的美麗風景之外,可能還因為它地理上離羅馬更近,更適合對應小說作者所處的尼祿時代。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事實上,龐扎島以及龐挺群島中另一座島嶼文託泰內,都曾是羅馬帝國最顯赫家族而非一般上層家族人員的流放地,比如暴君尼祿的老師、斯多嘎派代表塞涅卡的流放地是現屬法國領土的科西嘉島,而尼祿皇帝的舅舅、卡利古拉皇帝的哥哥尼祿。凱撒於公元29年被判、公元30年則被流放到了龐扎島,他們的母親也即尼祿皇帝的外婆大阿格里皮納也於同年被流放到文託泰內島。尼祿。凱撒到達龐扎島當年就死在島上,大阿格里皮娜則在三年後死於文託泰內。直到卡利古拉在萬民擁戴中順利繼位的次年,也即公元38年才將他們的魂魄接回羅馬。

龐扎島上如今殘存有幾座古羅馬別墅、宮殿廢墟,其中之一即是卡利古拉的妹妹也即暴君尼祿的阿姨利薇婭當年的住處。讓遊客最感遺憾的是,島上其實還有一條用壁畫裝飾的古羅馬通道,直接連通我們登陸的龐扎碼頭和臨近的聖瑪利亞碼頭,據說通道非常漂亮,可惜因為維護不力而與遊客無緣。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龐扎島位於羅馬外海上的奇奧切尼海角以南33公里處,現在的羅馬,依然有渡輪往返龐扎島。羅馬人自己駕駛快艇前去度假,一小時左右就能到達。旅遊旺季時,從伊斯基亞島也有渡輪可以往返龐扎島。

我們決定從伊斯基亞島而不是羅馬前往,是因為以龐扎島為主的龐挺群島直接連線著曾是大希臘地盤的那不勒斯灣,在羅馬帝國之前,兩島聯絡就已經很頻密。荷馬史詩《奧德賽》中海妖的活動區域主要在那不勒斯灣,龐扎島外的一個洞穴,據說就是喀爾刻把奧德修斯變成動物,施咒引誘他並和他一起生活了一年多的地方。小島的西部近海,還有一個洞穴直接就稱作尤利西斯洞。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波提切利根據《十日談》所繪油畫之一

文藝復興時期,薄伽丘所著《十日談》中第二日的第六個故事,講述腓特烈二世之子曼夫萊的寵臣、西西里島總督之妻白莉朵拉,於法國人攻佔西西里島、丈夫生死未卜之際,帶同年幼的兒子逃亡,先從西西里逃到伊奧尼亞群島的利帕裡島,然後,在從利帕裡逃往那不勒斯的途中遭遇風浪,小船被吹到了其時已成荒島的龐扎島。風暴剛止息,驚魂未定的白莉朵拉上岸稍作喘息時,小船和孩子卻都瞬間被海盜劫掠而去,留下她獨自一人苟活在龐扎島海邊的巖洞裡。故事背景、航海線路,尤其是龐扎島多巖洞的地理景觀、以及因海盜肆虐而成為無人島的狀況,不僅符合歷史真實,至今仍栩栩如生。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那一年,我們曾化兩週時間,以無動力帆船泛遊那不勒斯灣內的大小島嶼,龐挺群島是那次行程的最北端。我們從那不勒斯旁的古港口斯達比亞堡啟航,先去了卡普里,之後經過阿馬爾菲海岸到了伊斯基亞島,從伊斯基亞向北到文託泰內,從文託泰內去了龐扎島。然後才掉頭返回伊斯基亞,再從伊斯基亞去了普羅西達,最終回到斯達比亞堡。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整個輪廓呈新月型的龐扎島由火山噴發形成,其凝灰岩和高嶺土組成的地質,歷經千萬年海水沖刷、風化,島嶼周邊形成了很多形狀奇特的天然巨巖和水中洞穴,並且時不時還有整片裸露著潔白的顏色,從海上遠遠看過去,既美麗又雄壯。近年有好幾部受到歡迎的故事片比如《水中生活》(The Life Aquatic)以及系列劇比如 “Un‘altra Vita”,都因為這些難得的美景而到龐扎島取景。

七月,是地中海最適合帆船度假的季節,像龐扎島這樣的地方更是船滿為患。只是我們事先沒有顧及,而乘坐帆船在海上連續漂流,又很容易就讓人喪失現實感,根本不知、也不想知今夕何夕。自從離開斯達比亞堡碼頭,不知不覺已經過了好幾天,當安德列亞聯絡龐扎島碼頭請求派出領航員,帶領我們的帆船進港時,才發現那天正值週末,碼頭泊位早已被羅馬人預訂一空。好在安德烈亞熟悉海況,他知道哪幾個位置錨泊時,船身不會過於顛簸。但是,像他這樣的掌舵不少,幾十條帆船都遊弋在附近的海面上,就等準七點允許錨泊的時間一到,揚帆飛馳百米衝刺。那一刻,但見白帆一杆一杆從眼前飛速略過,真正百舸爭流,朝向同一個地點。

嗯。我們搶到了最佳位置。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所有曬了一天太陽、出海歸來的度假客都一樣,停船,沖涼,換了好看的衣服,去岸上閒逛、晚飯和夜生活。我們停靠的龐扎碼頭,是全島的主港,也是最熱鬧的地區,一腳踏上岸,與來到厄爾巴島主港費約港的沿海街道十分相似。雖然島嶼、城市的規模,龐扎島和龐扎碼頭都遠不及厄爾巴島和費約港,但是龐扎島自有優勢,龐扎島的海灘、港灣,幾乎都呈月牙形,沿海而築的長街,因此都有著溫柔的弧度,平添縱深感,彷彿有許多的故事在前方等著你。

不知道是否真是古羅馬的餘韻不絕,夜色裡漫步在那一灣沿海長街上,緩步走過的女子幾乎個個衣袂飄飄、嫋娜多姿,古風得極為時髦,比之觀看費里尼的《薩蒂利孔》似乎更有穿越感。除此之外,回想起來,那幾天在島上見到的羅馬美女和羅馬居民,其數量和質量都絕對超過遊客們化一年時間在羅馬市內所見。原來,龐扎島是今日羅馬人的後花園,真非虛言。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龐扎島古名第勒尼安亞(Tyrrhenia)。第勒尼安也即伊特魯里亞,第勒尼安亞就是伊特魯里亞的,這也顯示伊特魯里亞人是最早來到這個島上的殖民者。一直有傳說,伊特魯里亞人曾經在龐扎島上建造過頗具規模的城市和港口,近幾年的考古發掘據稱基本可以證實這一傳說。那不勒斯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一尊3000年前的伊特魯里亞巨大塑像,來自龐扎島;而伊特魯里亞人當年在島上開鑿的藍洞,如今是我們遊客熱衷的旅遊景點之一。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從迦南遷徙而來的伊特魯里亞文明,興起於公元前1000年左右,在公元前600-500年間達到輝煌的頂峰。其核心地區雖然位於義大利半島的中部,但在鼎盛時期,形成過幾乎可以稱作伊特魯里亞王國的鬆散聯盟,不僅控制了地中海地區的礦物開採、金屬冶煉業,還隨之形成了一個影響整個地中海地區的貿易網。龐挺群島是伊特魯里亞貿易網中必經的港口之一,所以,島上出土的文物,除了伊特魯里亞、古羅馬,還有來自古埃及、迦南、腓尼基和古希臘的。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龐扎島是龐廷群島中僅有的兩個有人居住的島嶼之一。羅馬人在打敗伊特魯里亞人之後,全盤接收了伊特魯里亞的文化和物質財產,也對龐扎島進行了有計劃的移民。龐扎島之名由旁第亞(Pontia)轉音而來。有人附會說,這是因為小島曾經屬於那個以迫害基督徒出名的羅馬執政官本丟。彼拉多的家族。但這只是附會。研究者已經考證過,旁第亞這個島名,在斯特拉波的《地理學》中就已經出現,比本丟。比拉多及其家族要早得多。研究者認為旁第亞一詞來自拉丁文,是“陸橋”的意思,這也對應了龐扎島的地表狀況:由於海水沖刷以及風化,島上有很多造型類似拱橋的天然拱石。而且,據說遠古的時候,龐扎島曾與大陸相連,只是後來海平面上升,海水淹沒了這條狹窄的聯接地。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現在所稱的龐扎島,其實是指一組小島群,包括了主島龐扎島,以及圍繞著龐扎島的幾座小島:龐扎以西10公里的帕爾馬羅拉、西北10公里的贊諾內和北面僅距120米的嘎維。其中,帕爾馬羅拉島位於現在的奇奧切尼角國家公園範圍內,常住居民已經全部遷走,妙的是,如果你想躲清靜,夏天可以上島去居住。

龐扎島:神仙也醉的地方

人類居住生活在龐扎島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一直延續到現在,只有在中世紀的幾百年間,因為羅馬帝國奔潰、海盜太過猖獗而成為無人島。18世紀,龐挺群島被那不勒斯王國收編後,才緩慢恢復人氣。在中世紀之前的漫長曆史中,曾經發生過好幾次算得上著名的“龐扎之戰”,最後一次是1552年,奧斯曼海軍與西班牙查理五世麾下的熱那亞的多利亞家族之戰,可見得自古以來各方勢力對於這片海域的激烈爭奪。而龐扎島上,自古希臘時代以來就是既有葡萄梯田、無花果樹、仙人掌、香草農場,後來又有兔子、肉雞、山羊和鴿子養殖;早年其實還有高嶺土開採。到了現在,當然就基本只剩下旅遊業。我們所住的半山上的房子,就是建在曾經的葡萄梯田上。層層上升的葡萄梯田,避開了窗前所有的遮擋,成為眺望風景的最好陽臺。

(文、攝影/素素)

TAG: 龐扎島羅馬薩蒂利孔費里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