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長沙地名(2)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按:

《老長沙地名》旨在收集梳理統計長沙歷史地名,以地名再現老長沙風貌。文中僅列地名清單,需進一步瞭解地名的讀者敬請瀏覽名城長沙網或查閱相關資料。

作者:

周順(轉載請註明作者和出處)

老長沙地名(2)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清乾隆十四年(1749)《長沙府志》長沙府疆域圖

(共標註85處地名)

本圖四至:

東至楊梅山

南至南湖港

西至嶽麓山

北至澇塘河

長沙城門及城牆附屬建築

(共標註12處地名)

東:(從北至南)小吳門、瀏陽門、天星閣、文昌閣;

南:(從東至西)黃道門、魁星樓;

西:(從南至北)德潤門、驛步門、潮宗門、通貨門;

北:(從西至東)湘春門、新開門。

長沙城內實體機構

(共標註17處地名)

(從北往南、從東往西)府城隍廟、錢局、貢院、真武宮、長沙縣、長沙協、長沙府、理問廳、布政司、天后宮、按察司、韓公祠、學宮、縣丞、善化縣、學院、新城南書院。

長沙護城河及其附屬建築

(共標註5處地名)

(從北至南、從西至東)便河、吊橋、金雞橋、簡家橋、西湖橋。

長沙城外山川及實體

(共標註51處地名,含“道南正脈”牌坊)

東:(從北至南)古華山、水渡河、雷鳴山、湖磧渡、東屯渡、演武廳、楊梅山、邑厲壇;

南:(從東至西)錫山、蔡公墓、李靈坡、白沙井、社稷壇、山川壇、鬥姥閣、陶公祠、高峰寺、老龍潭、大椿橋、張公橋、南湖港塘、南湖港;

西:(從南至北)嶽麓山、祖師殿、飛來石、禹碑、嶽麓寺、青峰峽、李邕碑、御書樓、書院、文廟、“道南正脈”、道鄉亭、關陶、上洲、牛頭洲、中洲、拱極樓、水陸洲、矮子洲、龍洲;

北:(從西至東)澇塘河、駱駝嘴、陳家塘、新河塘、開福寺、社稷壇、山川壇、先農壇、鐵佛寺。

參考資料

百年長沙老照片叢書《長沙老街》鄭佳明主編、陳先樞著文、羅斯旦攝影,湖南文藝出版社1999年7月

《一個城市的記憶——老地圖中的長沙》沈小丁編著,湖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5月

TAG: 長沙地名標註北至南西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