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遠還記得這些古蹟的人,都已經老了

千年文化,匯聚身畔。懷遠歷史悠久,依山傍水,在不同的時期,也產生過不同的景緻,其中較有影響的,當屬懷遠十景。遺憾的是,歲月無情,世事變遷,懷遠十景,現在有的改建,有的湮滅,有的卻因城市的建設而變得更加美麗。看那些一磚一瓦,一草一木,請跟隨小編,拾尋一些殘痕遺韻,感受一下這座古城的歷史往事。

懷遠還記得這些古蹟的人,都已經老了

懷遠十景可按數字順序排列,分別是:一人巷、二仙祠、三皇廟、四眼井、五衙門、六角亭、七里廟、八仙橋、九凍碑,十里鋪。

一人巷,在城關南大街路西,通往舊縣衙門的東側門,巷寬約50釐米,長約百米,僅能一人獨行,故稱“一人巷”。由於巷道長窄,民國初年時,還曾有一段“智擒辮子軍”的故事。

二仙祠,位於荊山北腳,建於明代,裡面供奉的是公輸子魯班和張班。魯班是魯國的巧匠,能製造飛天的木鳶,窺探敵國的城防。張班是敦煌人,精於設計,雕琢砌築,以前每年二月初八廟會,竹、木、泥、瓦、石、漆等建築工匠,前來聚會祭祀。解放後二仙祠改為民政局福利院。

三皇廟,又名先醫廟,建於宋代,聳立在白乳泉西北的黃土嶺上,廟內塑有伏羲、神農、軒轅的泥胎彩像,故名“三皇廟”。以前兩廊還有歷代名醫華佗、扁鵲、王叔和、孫思邈等人塑像,每年舊曆三月三,懷遠城鄉和周邊地區的盲人,趕來焚香朝拜,聚餐敘舊,品茗消遣,摸牌取樂,直至日落方盡興而歸,這就是流傳的“瞎子鬧三皇”。解放後泥像不復存在,廟舍曾做過職工宿舍。1985年改建為文物管理所,現又重建,面目一新。

四眼井,共有兩處:一在荊山東澗,老城隍廟前,清雍正版《懷遠縣誌》記載:“四眼井在察院前,泉出荊山,邑人將井蓋鑿四孔,以便汲取、泉味甘洌,官民利之。”故稱老四眼井。另一井在荊山北澗現水校操場南側,鑿於民國年間,故稱新四眼井,水質叫與老井媲美。建國後,老四眼井修砌了水泥井臺,水質如故,終年不竭,仍為城關唯一佳泉。新四眼井由於管理不善,濫扒沙、淘沙的不少,致使水變質而廢置。

五衙門,是武衙門的諧音,地址在南大街路東,是舊制武職官品典史(俗稱四老爺)的官署,民國初年為管祭局。上世紀30年代初,愛國人士提倡“抵制日貨,實業救國”,邑人劉滌塵等在這裡創辦“民生工廠”,聘師招徒,設藤編、織布、織襪、肥皂四個生產車間,後因產品質量不過關停辦。現改建為民宅。

未完待續。。。。

滄海桑田,日月更替,在現在都市的生活環境下,這些歷史古蹟很多都已不復存在,成為了懷遠的重要見證者,而我們作為一個懷遠人永遠不能忘記那些歷史見證,

宣告: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聯絡刪除

TAG: 四眼井懷遠三皇一人巷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