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地名:城區南街街道辦事處的老街舊巷(三)

唐市角:位於一萬貫廟街與太寧觀街交界處之南。北起下寺坡,南至段市角。屬南街第八居委會管轄。相傳,唐代天寶年間(公元742-755年),與突厥互通貿易,在此開設市場,以成交牲畜為主,故稱“畜市”。清代大同知府嫌此名不雅,改名“唐市角”。

邱家角北街:位於棋盤街之南。北起棋盤街,南至邱家角西街。屬南街第八居委會管轄。相傳,清初曾有元寶山(今青瓷窯)邱姓者移居於此,因後人逐漸增多,便以十字路為中心,分西、南、北三處居住,形成三條街道。因該街居北,故名。

邱家角南街:位於邱家角西街與姚家角西街 相交處之南。北起邱家角北街,南至復興營盤。屬南街第十二居委會管轄。(名稱來歷、含義與邱家角北街條同)。因該街居南,故名。

邱家角西街:位於邱家角北街與邱家角南街相交處之西。東起姚家角西街西口,西至新建南路。屬南街第十二居委會管轄。駐有綜合食品廠知青廠、市科委等單位。(名稱來歷和含義與邱家角北街條同)。因該街居西,故名。

下寺坡:位於大西街中段路南。北起大西街,南至唐市角。屬南街第十居委會管轄。駐有博物館、城區三中,並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下華嚴寺。此地原系高低不平的坡地,“因下華嚴寺(俗稱“下寺”)在該街南段路西,故名。

牛角巷:位於圓通寺街之東。西起圓通寺街,南至財神廟街。屬南街第十一居委會管轄。相傳,有一屠戶宰牛,牛脫韁,驚奔入巷。適迎面又來一牛,兩牛角鬥,一牛致死,兩牛之主爭訟,經裁決,將兩牛變價,二牛主均分了事,故名“牛角巷”。

八烏圖井:位於圓通寺街南口之西。北起圓通寺街,南至青龍閣前街。屬南街第十一居委會管轄。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建圓通寺時,在西側鑿井一眼,以滿語音譯名為“巴烏圖井”,後形成街道,用為街名,演變為“八烏圖井”。

圓通寺街:位於大西街西段路南。北起大西街,南至牛角巷。屬南街第十一居委會管轄。清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為淖念戰爭中死難者,令各地辦道場超度亡魂。大同因姜瓖叛變之役,死難者最慘,故在西街黌門南建立圓通寺,舉辦道場,後該街遂名為“圓通寺街”。

青龍閣前街:位於財神廟街西口。北起八烏圖井,南至娘娘廟前街。屬南街第十一居委會管轄。該街北端建有青龍閣,座西向東,該街在閣前,故名。

青龍閣后街:位於青龍閣前街之西。北起八烏圖井,南至娘娘廟后街。屬南街第十一居委會管轄。(名稱來歷、含義見前條)。因該街位於青龍閣之後,故名。

一間房:位於棋盤街南口之西。東起賜福庵街,西至娘娘廟前街。屬南街第十二居委會管轄。因邱家角北街北口與棋盤街南口相匯之處,獨建一房,該街在此房背後,故名。

財神廟街:位於牛角巷之南。東起一萬貫廟街,西至青龍閣前街。屬南街第九居委會管轄駐有城區第二小學。據《大同縣志》載:“財神廟在三皇廟旁康熙初建”。廟在本街中段路北(現城區第二小學址),故名。

棋盤街:位於財神廟街東口之南。北起一萬貫廟街西口,南至邱家角北街。屬南街第八居委會管轄。駐有城區十六小學、基督教愛國會。清初該街為菜園,呈正方形,如同棋盤。後形成街道,故名。

娘娘廟前街:位於青龍閣前街之南。北起青龍閣前街,南至復興街。屬南街第十二居委會管轄。該街南端西,原建有娘娘廟(已拆除),故取名“娘娘廟前街”。

娘娘廟后街:位於邱家角西街東段路北。北起青龍閣后街,南至邱家角西街。屬南街第十二居委會管轄。(名稱來歷、含義與前條同)。該街在娘娘廟之西,與娘娘廟前街相對,故名“娘娘廟后街”。

復興街:位於娘娘廟前街之南。北起娘娘廟前街,南至復興營盤。屬南街第十二居委會管轄。原是城內西南角城牆腳下一片空地,建國後,逐漸形成街道,因靠近原復興營盤,故名。

南倉街:位於善化寺(俗稱“南寺”)西側。北起教場街,南至南寺街。屬南街第一居委會管轄。清代此地建有倉廒十八楹,儲備救濟糧,名“保義倉”。後大同地區乾旱成災,儲糧用盡,後繼不接,遂空鎖多年,垣倒房塌,成為廢墟,標價賣出,建成民房,形成街道。因地處城內西南,故取名“南倉街”。駐有金屬工藝廠,該廠為對外開放單位,外賓經常到此參觀。生產以工藝品為主,尤以銅火鍋,在省內外負有盛名。

資料來源:《山西省大同市地名志》1986年10月

資料整理:黃翔,網名“陰山小蟲”,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書長、包頭九原博物館 理事、包頭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 副會長。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嘗百般滋味。

TAG: 南街居委會邱家角管轄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