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小編蒐集了一組北洋時代的老照片,為大家展示100多年前老北京的風土人情。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站在大通橋上拍攝東便門。

東便門是北京外城東南端的一座城門,緊鄰東南角樓,規模較小。門外護城河上是大通橋,橋西為內城的護城河,橋東為著名的通惠河。此處雖然偏居京城一角,但位置很重要,是明清時期南北運河的終點碼頭,江南“漕運”的糧食、物資都從大運河、通惠河運到大通橋,然後轉陸路進城。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正陽門東火車站貨場。

1901年年底,正陽門東站開通運營,但當時站臺非常簡陋,直到1906年歐式風格的站房才建成投入使用(如照片所示)。由於有數條鐵路幹線在此交匯,它也是清末民初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1915年,內務總長朱啟鈐曾主持對正陽門東站進行改造,拆除甕城、新建馬路,緩解了站內外的擁擠狀況。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站在鼓樓向南拍攝。

畫面中由近及遠依次為:地安門外大街(兩側分佈著很多衚衕)、什剎海一角、地安門、景山和白塔山。北洋時代,清廢帝溥儀出宮前往頤和園、醇王府,都從地安門經過。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熱鬧的大街。

街上人來人往,兩邊林立著很多布料店鋪,離鏡頭最近之處就掛著“慶祥號綢緞洋貨莊”的橫幅。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崇文門。

1900年以後,崇文門甕城格局有很大改變,箭樓在戰爭中被炸燬後再也沒有修復,閘樓門洞改造成券洞修鐵路,從城樓下穿過。我們從照片中能看到鐵路道口,如有火車經過,就會暫時關閉進出城門的通道,讓火車通行。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新年來臨之際,商販賣絹花。

明清以來,老北京絹花純手工製作,水平之高天下獨步,插在頭上,能讓女性俊俏不少,因此深受女性的喜愛。匠人做出的朵朵絹花,嫣紅奼紫(很遺憾老照片無法展示色彩),千姿百態,彷彿能使人嗅到陣陣花香。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開懷大笑的年輕駝夫。

元明清以迄近代,駱駝是京城貨物運輸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駝夫就相當於現在的“貨運司機”。100多年前的很多影像資料,都記錄了老北京成群結隊的駱駝穿梭在大街小巷,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如煤炭、水果、蔬菜、山貨、皮毛等等,幾乎都是它們馱運來的。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看書的老人。

這位老人看書時戴著眼鏡,還拿著放大鏡,顯然眼神不好。他的膝蓋上依偎著一隻京巴,在冬日陽光的照射下,這一幕顯得很溫暖。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撈螃蟹。

老北京水網密佈,盛產螃蟹,普通百姓吃螃蟹,很少購買,主要是自己到池塘沼澤捕撈。清末民初學者徐珂在《清稗類鈔》中說:“團臍之黃,則北蟹軟而甜,若來自南者,硬而無味,遠不逮也。”也就是說,那個年代,北蟹的口感勝過南蟹。

百年前老照片:新年來臨商販賣漂亮絹花,年輕駝夫開懷大笑

古老的道路。

我們眼前的石板路久經歲月的沖刷,已經變得坑坑窪窪。車伕寧肯趕著馬車走在旁邊的泥土路上,也不願走大道,以免劇烈顛簸導致車輪損壞。

TAG: 地安門絹花正陽門東便門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