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姊妹橋”,還是“師徒橋”?——北澗橋與溪東橋

泰順縣地處華夏古陸東南部的一級隆土地帶,洞宮山脈呈西北——東南走向入境,南雁蕩山的支脈則自東北邊境向西南延伸,雙脈十字交叉,劇烈震盪,形成崇山峻嶺、曠谷幽會的中山地貌,世稱“浙南屋脊”。

縣境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西北部是洞宮山脈的延伸,東南部屬南雁蕩山脈。大小山峰星羅棋佈,谷峰連綿起伏,山間小谷眾多。千米以上的山峰百餘座,與景寧畲族自治縣交界的白雲尖,為全縣最高峰,也是溫州第一高峰。

泰順境內大小河流百餘條,縱橫交錯,呈多幹樹枝狀分佈,分屬飛雲江、交溪、沙埕港、鰲江四水系。

一般來說,地理環境和人文背景孕育了一地鄉土建築的特色。但是再地理、人文與建築之間還有層中介,就是居民的文化素質和生活方式。

那麼,影響泰順鄉土建築風格至巨的正是鄉民的耕讀生活與山水情懷,這種情懷也反映在形形色色的泰順廊橋之上。

泰順山高林密,溪流縱橫。秀麗的風光與文化中熱愛自然之美的傳統,一起哺育了泰順人的山水情懷。這種山水情懷特別地表現再木拱廊橋之上。

據史料記載,有許多文人紳士就是傾慕泰順山水之美而不惜舉家遷來。深受傳統文化薰染的泰順文人紳士對自然之美的體會很深。他們也善於將自然之美化為鬼斧神工的人造環境。大自然的那種純真與樸實也深深地融進了泰順先民們地房舍與建造的廊橋之中。

本期特別推出泰順廊橋建築與文化系列文章

【一】是“姊妹橋”,還是“師徒橋”?

——北澗橋與溪東橋

是“姊妹橋”,還是“師徒橋”?——北澗橋與溪東橋

北澗橋

是“姊妹橋”,還是“師徒橋”?——北澗橋與溪東橋

北澗橋

是“姊妹橋”,還是“師徒橋”?——北澗橋與溪東橋

北澗橋

是“姊妹橋”,還是“師徒橋”?——北澗橋與溪東橋

溪東橋

廊橋,如長虹隱於高山密林之中,懸於深谷險澗之上,勾連起谷澗兩畔鄉民的交流與情誼。

泗溪鎮的北澗橋與溪東橋就是其中的兩座。兩橋的結構形式與造型都基本相似,相距也不遠,當地人稱之為“姊妹橋”。

溪東橋是一座疊梁式木拱廊橋,因為地處東溪的上游,又稱“上橋”。始建於明隆慶四年(1570),於清乾隆十年(1745)、道光七年(1827)重修。木構建築就是這樣,容易被損壞,過些年頭就要修修補補。橋長41。7米,寬4。86米,淨跨25。7米,離水面9。5米。

北澗橋,俗稱“下橋”。建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慶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橋長51.87米,寬5.39米,淨跨29米,橋屋20間,橋柱84根,橋面地板全由一寸厚木板兩層加固。

溪東橋,因其橫跨東溪水而得名。溪水過橋後轉彎從橋南側流過,橋的另一側為山,遠景山勢挺拔。此處有兩座最高的山,一曰獅子山,一曰將軍山。此橋及周圍環境處於“將軍逗獅”的風水寶地,是了,無論是造橋還是築宅,都須請先生擇一良地才好。在遠山、近水的襯托下,橋更顯得輕靈、秀美。

據說,此橋比泗溪北澗橋晚幾年修造,分別在河的上游和下游,因此,一曰“上橋”,一曰“下橋”。溪東橋為上橋,北澗橋為下橋。

北澗橋與溪東橋被當地人稱為“姊妹“橋,實際應為師徒橋。兩橋結構形式基本相同,北澗橋是師傅橋,溪東橋是徒弟橋。但因兩橋均經數次大的修造,很難判斷這對師徒各為哪一次修造的主事。

北澗橋是橫跨東溪的橋樑,人臨水而居。因此,橋頭兩岸逐漸形成繁榮一時的村鎮,沿橋頭還形成一條小小的店鋪街,底層是一溜店鋪,二層供主人居住。橋與建築的結合,是北澗橋的最大特點。北澗橋旁的商業街現存店鋪多是六十多年前重建的。

北澗橋及其周圍環境幽靜。兩條溪水在橋邊匯合到一處,溪水清澈見底,溪水上還有一條用石樑搭起的小橋,接以矴步。沿著溪岸,一條小路將行人引向橋頭。橋的東首當地人稱“橋頭”,地勢較高,有石階16級;西首稱“橋尾”,地勢較低,石階26步。

兩株大樟樹立於橋頭,這兩株樹至少有600年以上的樹齡了。兩株大樹起到了加固水土的作用,其虯亂的根系牢牢地抓住橋基周圍的土石,保其經受了數百年風雨的侵蝕而無大礙。

一邊是廊橋,一邊是民居。廊橋山花的飛簷與民居的屋簷相互交錯在小街之上,再上冠以兩株大樹茂密的樹冠,可以讓人躲避日曬雨淋。橋頭及屋簷下很適宜地設定了一些石凳木椅,讓人們可以隨意找到休息的地方。村民無事便再橋頭休憩,談天說地,買賣交易,真是將功能和人情味完美地結合到建築空間當中。

TAG: 北澗橋泰順東橋廊橋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