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在閩北|來南平,尋找“福”文化

以“福”為名,賦予了福建人民獨特的文化氣質。在我省省會福州,“有福之州”的美名深入人心。其實,生活在福建大地上,閩北人民對“福”也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記憶。在邵武,人們透過儺舞進行祈福禳災,並逐漸發展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松溪福當山透過景觀的設定,多樣呈現“福”文化。分佈在閩北各地的古廊橋,傳遞著古時人們祈願生活安康的聲音,並在千年歲月中將傳統的祈福習俗延續至今……“福”文化,塑造著閩北人的價值理念,從一種美好的心靈祈願,轉化為社會生活中的風俗習慣,也逐漸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深植於人心。

登一座山——松溪福當山

福當山,位於松溪縣河東鄉、茶平鄉及浙江省慶元縣隆宮鄉三地結合部,距離縣城八公里,受遠古火山運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形成多姿多彩的隘谷、峽谷地貌奇觀,被稱為“山水畫廊”“人間仙境”。福當山是座福山,有著深厚“福”文化淵源和諸多的祈福文化景觀。

“福”文化源自中國的民俗文化。“福”文化歷史悠久,與中華民族同生。所謂“福”,在過去是指“信福”“福氣”“福運”,而現在人們對福的理解是“幸福”。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中國的老百姓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那就是企盼福氣的到來。一個“福”字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以及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遊在閩北|來南平,尋找“福”文化

福當山以傳統的“福星高照、鴻運當頭”“福”文化為基底,藉助“田園、聖山、秀水、幽谷”的思路,以“福納百川、百福俱臻、福滿人間、福由心造、厚德養福、福慧雙修”六大理念對“福”文化進行詮釋,構成“迎福、知福、祈福、造福、養福、修福”的“福”文化體系,在景區景觀上,形成“三山、三澗、四亭、八瀑、二十四景”的旅遊景點,是一個獨具特色的養生、養神、養性的福緣聖地。遊客遊覽福當山,可登福山、賞福字、摸福石、沾福氣。

“失馬真成福,移山未必愚。故園三徑廢,餘俸一錢無。”在福當山下的得福廊,可以看到這裡懸掛著很多與“福”有關的古詩詞。相傳,在宋代時,這裡有個住持姓陳,當地人叫他陳公老佛。他在這邊傳經頌道的同時告訴百姓,行善是福、積德是福、知足常樂是福、和諧是福,透過百姓口口相傳,濃郁的“福”文化就一直流傳至今。

在福當山,還有一個特別的福——“中華第一福”,一個巨大的福字刻在一塊大石頭上。據傳,這個福是康熙皇帝在孝莊皇太后六十大壽的時候,親筆所題的書法。這個福字筆法奇特,右邊的連筆像一個多字,左邊像一個“才”,又像一個兒子的“子”。在當地老百姓口口相傳之下,“中華第一福”有了“多子多福”和“多壽多田”的含義。

福當山有座涼山寺,建於宋建隆年間,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寺內供奉如來三寶、陳公老佛、十八羅漢、四大天王等,這些佛像形態各異、栩栩如生。

福當山是松溪八大山頭之一,聲名遠揚,閩浙兩省很多居民到福當山祈禱,祈禱父母安康,祈禱子女健康成長,或祈禱金榜題名等,這座山,寄託著人們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和嚮往。

福當山不僅景色優美,而且充滿著古老的人文元素,有蟾蜍聽禪、獅子守山、仙人跡、鴨子塚等許多傳說。一年四季,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植被繁茂、溪水清澈,被當地人稱為“山水畫廊”“人間仙境”,被評選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

福當山景區以奇石、瀑布和濃郁的“福”文化為景觀特色。景區內分佈著錯落有致的瀑布群。有清水瀑、落英瀑、驚鵲瀑、宮羽瀑、天龍瀑、虎嘯瀑、野風瀑、歸一瀑等八處瀑布。天龍瀑,落差61米,是松溪縣境內最大的瀑布,也是福當山景區內最精華的景觀之一。觀天龍瀑布,瀑布深藏於福當山的曲徑通幽處,從巨大的山谷大斷裂層中傾瀉而下,像飛雪玉龍一樣閃著銀光,故名“天龍瀑”。它坐東朝西,分為三級垂落。遠遠看去,這個瀑布在周邊懸崖的襯托下似一道大裂縫,造就了福當山峽谷景觀中最壯麗的一幕。(作者:魏農 )

追一場民俗——邵武儺舞

邵武儺舞始於宋代,是以驅疫逐鬼、祈福禳災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面具舞蹈形式。舊時,在各種迎神、祭祀活動中,多有儺舞出現。邵武的儺舞,鄉民多直接以節目名稱呼,如“跳番僧”“跳八馬”“跳彌勒”等。活動時間因所祭祀神靈的廟會時間不同而異,有在農曆正月舉行的,也有在五月或八月舉行的。

遊在閩北|來南平,尋找“福”文化

邵武儺舞(王世亮攝)

“儺”者,除也。儺舞表演者頭戴面具,腦後綴一塊紅布,以舞蹈動作走村串戶。儺舞的面具有兩種,一種是由半片狀木雕而成,一種是由筒狀紙糊

而成,除了彌勒外,其他都是面目猙獰、獠牙外露的恐怖形象。儺舞舞風粗獷,其跳法以集體舞為主,個別領舞為輔。程式基本一致,以弓步、跨步轉身為主,加以類似貓步的拗步行進,作八卦方位的隊形變化。舞蹈伴奏只有鑼鼓,鑼只起烘托作用,與舞步無關。故有“你打你的鑼,我敲我的鼓”之說。比如“跳彌勒”,彌勒公頭上套著紙質的筒狀胖和尚面具;彌勒婆塗脂抹粉,頭簪珠花,有時耳垂還掛紅辣椒。一般來說,彌勒公著和尚服,手拿塵拂或破葵扇,胸腹部用一土箕化裝成大肚子;彌勒婆則扮花花綠綠妖冶狀,持大方巾。他們由眾人簇擁,在街頭巷尾寬敞的地方表演。眾人持火把照明,彌勒公揮動扇子或塵拂隨意做一些戲弄彌勒婆的動作。(作者:黃睦平)

看一場日出——順昌合掌巖日出

新年伊始,約三五好友,登上一座高山,迎接一場日出,為家人祈福,成為不少年輕人開啟新年的“儀式感”,在順昌縣,就有這樣一處絕佳好去處——合掌巖。

合掌巖位於順昌縣城西郊3公里處,山形如雙手合掌,意為“合掌表一心”,故得名。合掌巖周圍還有板松迎客、鹽米神洞、仙人聚臺、飛來神船、老虎張嘴、銅鈴泉響、鷹嘴餘生等景觀。

合掌巖主峰海拔551。7米,屹立於富屯溪畔,登高臨遠放眼望去,閩山蔥蔥、綠水繞城,更有悠鳴鐘聲,餘音嫋嫋。合掌巖早在清朝中期,就被順昌官紳文士定為縣郊十景之一,美稱“合掌翁鬱”。

遊在閩北|來南平,尋找“福”文化

合掌巖雲海日出(鄒曉潔攝)

莫高窟一類北方著名佛教石窟大部分是在質地較軟的岩石上雕刻,於此不同的是,合掌岩石頭是硬度非常高的花崗岩,2005年,合掌巖開始雕刻佛像,雕刻面積愈9000平方米,洞內佛像最高達8米,最小2釐米。

進得石窟,經過彌勒佛、韋馱菩薩等石雕佛像群,為中央大廳,是歷史上最大的活窟,也是最大的中心柱窟,在當窟中屬活佛像最多,有5000多尊。

主窟後為幾個小石窟相互關聯,分為聖傑祖師、鬥戰勝佛、千手觀音等。其中鬥戰勝佛窟,頂部雕刻五隻蝙蝠的圖案,代表“五福臨門”,中間是篆書的“悅”字。而萬佛崖是合掌巖的另一重要景點,擬雕刻歷史文化名人等所書“佛”字一萬個,故稱為萬佛崖。(來源:順昌縣融媒體中心)

訪一處“燒香”文化——邵武閩王廟的“福”字香文化

邵武市衛閩鎮謝坊村的閩王廟,與其他宗教寺廟不太一樣。大堂正中擺放著閩王及觀音等十多尊神佛塑像。它不是以祭拜觀音為主,主要目的是祭拜閩王。

閩王王審知,字信通,又字詳卿,光州固始(今屬河南省)人。唐末,從其兄王潮隨王緒起兵。唐光啟元年入閩。唐光化元年,任福州威武軍節度使。五代梁開平二年,封琅琊王。五代梁開平四年,受封為閩王。據記載,王審知“為人儉約,好禮下士”,為當時閩國的社會穩定、經濟文化發展和人民安居起了積極作用,被八閩人民尊崇為八閩人祖、開閩王。

謝坊村獨特的祈福文化緣於清朝康熙年間,據傳在每年秋收後,當地透過唱三天大戲,做福氣米丸等群眾喜聞樂見、便於參與的形式慶賀五穀豐登,祈求風調雨順。同時,村民們就地取材,將山茶籽經過去殼、晾曬、研磨等工藝製成山茶粉,並在朱漆木盤上寫下“福”字,每天點燃“福”字香,祈求福壽綿長。

遊在閩北|來南平,尋找“福”文化

燒這種“福”字香與其他燒香不一樣的地方,包括原料、製作過程及燒法都有自己的特點。燒香所取的材為村民自己採摘的山茶果剝出的果,經過晾曬、碾磨成粉,便成為“福”字香的原料了。製作“福”字香時,需要將一朱漆木盤香盒拿到案臺上,用木板刮平已有的底灰,放上鐵質“福”字模具,鋪上早已曬乾磨細的山茶粉,木板再刮平,取走模具便出來一個漂亮的篆體“福”字。

燒“福”字香的過程也與傳統香的點燒、祭拜、插燒不一樣,也有特別之處。負責燒“福”字香的人,先是在蠟燭上點燃兩截短香,再將點燃的兩截短香放到朱漆木盤香盒裡的“福”字起筆處引著茶殼粉,最後將完成製作和燃燒的“福”字香盤重新放回木質結構香架上。

在閩王廟裡燒“福”字香,既表達了福建人民對閩王王審知貢獻於福建的尊崇,又飽含著自己對吉祥幸福最原始的祈願。(黃睦平文/攝)

走一座廊橋——感受祈福風俗

在閩北,廊橋俗稱厝橋、棚橋、亭橋等。據南平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統計,閩北古橋尚存400多座,其中167座是廊橋。

閩北萬山攢聚,溪流湍急,方便通行是廊橋的首要功能,因此,廊橋橋址多選在官道、要道上。廊橋在橋上蓋了廊屋,形成一個能遮風避雨、半限定的活動空間。在農耕社會,廊橋逐漸演變成一處能提供物質交換、文化休閒、信仰民俗和滿足部分生活需求的公共場所。在山區,人們常在廊橋上進行物質交換、交易等活動,如政和縣星溪橋在清乾隆年間“造橋店數十間,無殊市井”,橋上攤販如織,餛飩、炒麵、炒白粿、花生、瓜子、麥芽糖等小食應有盡有。在鄉間,廊橋也是村民勞作歇息、閒而聚會之所。浦城縣豐樂橋還在橋上設定戲臺,有提線木偶戲表演。

閩北民間信仰活動較多,百分之九十的廊橋都設有神龕,這樣,廊橋又增加了一項功能,成為鄉人進行宗教和民俗活動的場所。閩北居民多信奉佛教的觀音菩薩、道教的玄武大帝以及為婦女保胎佑生的臨水夫人陳靖姑。每年正月初一、十五都會到橋上供奉香火,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都是觀音菩薩的香期,橋上也十分熱鬧。

閩北廊橋裡還會舉行獨具特色的民俗活動,如光澤縣七夕“量橋”,人們會到橋上許下美好的祈願。建甌市步月橋每逢中秋時節便掛滿燈籠,紙燈籠分紅、白兩種顏色,紅的寓意吉祥生財,白的寓意平安添丁等。

在不少村落,當村莊所處的地區容易發生洪澇、乾旱等災害時,人們往往要建造一座廊橋來“堵風水,攔村寨”,認為這樣可以“消除地勢之弊,補裨風水之益”,從而使村莊免災去難,人民安居幸福。修一座廊橋攔住村子,使財源不外流,生活就富足了。古人所講的“風水”,實際是今人所說的“環境”,比如在水口建築廊橋,在橋邊種上樹木,橋背靠青山,橋下有河水,實則也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

遊在閩北|來南平,尋找“福”文化

位於松溪縣渭田鎮渭田村村頭的五福橋,它是一座外形壯觀、極具特色的廊橋,是松溪縣最著名的古橋。(王大偉攝)

由此可見,在閩北人心中,廊橋與村莊所處地的地勢風水有著密切聯絡,它可以護佑村莊,使村莊免去災難、吉祥安泰。可以說,廊橋是協調閩北人心靈危機感的平衡物,是農家的“護村符”。

廊橋,以獨特的橋樑結構解決了木結構無柱跨越大尺度空間的難題,成為中國木結構橋樑中最具創造性和技術性的橋樑典範,代表中國歷史上木拱廊橋先進、精湛的營造技藝。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廊橋也成為古代山村鄉土文化的對映,承載著山村鄉民趨福避禍、祈求平安的信念,與山地人居環境下延續至今的民間信仰直接關聯。(作者:黃睦平)

供稿單位:閩北日報-文旅週刊

TAG: 廊橋福當山合掌文化閩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