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番仔樓:“中西合璧”的極致

【世界遺產·文化】

福建日報社 福建省文物局 合辦

第32期

曾氏番仔樓:“中西合璧”的極致

每進大樓都有迴廊和天橋相連線。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白志強 實習生 林梓健 通訊員 羅敏 攝

曾氏番仔樓:“中西合璧”的極致

番仔樓外貌區域性 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白志強 實習生 林梓健 通訊員 羅敏 攝

文物名片

曾氏番仔樓

東美曾氏番仔樓位於漳州市角美鎮東美村墩上社,坐南朝北,中西結合建築風格,石磚木混合結構,平面呈“凹”字形。全樓以祖廳為中軸線,對稱排列,有序佈局,形成五列三排的建築格局。每排之前有寬闊的石埕連線,分別稱為前埕、中埕、後埕。前排為閩南風格的古厝,中樓是南洋風格的哥特式樓房,後排為紅磚騎樓。佔地面積53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627平方米,計13棟建築物99間房間。

2013年,東美曾氏番仔樓被公佈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曾氏番仔樓整體平面以祖廳為中軸線,對稱分為三排列,前為閩南風格古厝,中為哥特式樓房,後為紅磚騎樓,佈局嚴謹、規模宏大、風格獨具。

前世傳奇

耗資遠超白銀17萬兩

講述人 蔡明輝(曾氏番仔樓建造者五代孫婿,龍海市文聯副主席)

曾氏番仔樓位於龍海市角美鎮(現屬漳州臺投區管轄)東美村墩上社,始建於1903年,由新加坡華僑鉅富曾振源及兒子兩代人歷時14年建造而成,見證了一代人下南洋打拼的故事。落成之日,曾氏家族在番仔樓連擺三天筵席,整個東美社男女老少都可盡興吃喝,至今傳為佳話。

1840年,英軍艦船抵達廣東珠江口外,封鎖海口,鴉片戰爭開始了。此時,遠在千里之外的龍海市角美鎮東美村,一個男孩呱呱墜地,他就是曾振源。年少的曾振源,因兄弟太多父母養不起,便被送到陳姓家庭當養子,以捕撈石螺為生,人稱“石螺源”。

角美地處漳州九龍江出海口北岸,南岸就是著名的月港。自明朝月港成為通商港口後,大批閩南人開始漂洋過海到南洋“討生活”。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曾振源決心勇敢地邁出家門,走向大海。1856年,年僅16歲的他與小一歲的好夥伴、紫泥鎮的林和坂(龍海著名華僑鉅商林秉祥的父親)一起下南洋。他們雙手攀在田螺桶上,遊過九龍江的北港、中港、南港到達石碼,然後搭乘貨船前往廈門,用向親戚借到的4塊銀圓再搭大船前往南洋,開始他們的打拼史。

曾振源先到印尼一家商鋪打雜,經過幾年奮鬥,終有一些小積蓄。於是,他於25歲到新加坡,與其舅黃敏(黃敏後來將女兒嫁予林和坂)一起合資組建星洲海港船務局、豐源航務局。發家致富後又繼續打拼,到印尼三寶壠開創實業,終成鉅富,在其事業鼎盛期擁有29艘輪船,其中較大的有13艘,是當時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航運巨頭。

掙了大錢以後,曾振源終於實現了衣錦還鄉蓋大厝的夙願,先是在老家東美墩上社蓋起一座三進式大宅,是典型的閩南風格燕尾大厝,因牆壁粉刷成黑色,故稱“黑煙厝”。和所有普通的中國人一樣,事業有成、發家致富後,總有一絲光耀門楣的觀念,曾振源也不例外。他透過向朝廷“捐款”積功,得贈五品官銜分配奉天候補道臺,一直在候補,從沒到過任。五品在民間算是上了“大夫”級別,於是這座宅子又被當地村民稱為“大夫第”。

隨著年齡的增大,曾振源慢慢將新加坡商務交由兒子曾福全管理。曾福全年輕能幹,處事穩妥,事業蒸蒸日上。豐源商號在南洋各地以及中國東南沿海聞名遐邇,東美曾氏成為閩南的鉅商望族。

曾家產業越做越大,也更加富有了,曾振源思鄉的感情也越來越重了。1897年,57歲的曾振源便對他的兩個兒子曾福全、曾福禎說,決心在家鄉再蓋一座新洋樓,一座中西合璧的莊園。

為了建造這幢樓,曾家耗盡心力,不僅請了南洋的西方設計師設計圖紙,許多木料、花磚都是從南洋運回來的;重金聘請各地著名的工匠師傅來施工,大厝堅守傳統美德,又吸取異域文明,是中西合璧的典型。

1905年,還沒來得及看到建成的新洋樓,曾振源就帶著遺憾病逝了。其去世後,豐源船務公司還專門派一艘專船,將曾振源棺槨運抵廈門港,最終得以安葬在角美,實現葉落歸根。

此後,其子曾福全繼續洋樓的建造,終於1911年,歷時14年,建成這幢規模宏大的曾氏番仔樓。坊間傳說番仔樓耗資白銀17萬兩,其實遠遠不止,因為17萬兩白銀是從南洋帶回來建房子的現金,而從南洋帶回來的洋灰、瓷磚等材料及運費都沒有算在裡面,所以費用遠遠大於17萬兩。

後來由於時局動盪,曾家的生意也漸漸沒落了。20世紀50年代初,曾氏番仔樓被徵用為公房,有的房子被當作東美小學校舍,有的用作糧庫。1984年,當地政府將全部房產歸還給曾氏族人。

曾氏番仔樓:“中西合璧”的極致

木雕精緻考究。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白志強 實習生 林梓健 通訊員 羅敏 攝

今生故事

相當於一條完整街區

東南網6月1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如飛 蕭鎮平 白志強 實習生 林梓健 通訊員 羅敏 文/圖)東美曾家古厝分為兩部分,一邊是番仔樓,為南洋風格,坐南朝北;另一座為大夫第,閩南傳統風格,坐北朝南。兩座宅第相背而建,中間就隔著一條1米多寬的巷道。

據漳州臺商投資區社會事業管理局副局長、文保中心主任李文勇介紹,番仔樓整座建築群呈“凹”字形佈局,正中間為曾家宗祠,以此為中心,左右兩邊對稱有序地延伸開來,分為前、中、後三排建築矩陣。

“祖澤綿長距魯國已七十五世,廟貌壯麗冠薌江之廿八九都。”住在這裡的曾力農老人指著院子裡的兩塊青石門柱說,東美墩上社曾氏和廈門曾厝垵曾氏同屬孔子愛徒曾參後裔,祖上是從魯國南遷的,而下聯則道出本座番仔樓及祠堂在角美一帶是最好的,角美以前屬廿八都和廿九都。

除了中間的宗祠外,其他建築均為南洋風格,線條錯落有致,浮雕和花卉點綴工整,在第二進的大樓二層兩側,還各建有一個鐘樓,充滿了異國風情。

“每進大樓都有迴廊和天橋相連線。”李文勇說,在下雨天時,無論走到任何一個房間,都不會淋到雨。樓房外面的方形廊柱,柱與柱之間的半圓拱門,從東南亞購買運回的歐式彩色瓷磚、花瓶狀的瓷制欄杆,都表現出鮮明的南洋風格。

番仔樓最令人驚訝的是,100年前就配有自來水供水系統。當時後花園東邊建有風力抽水機,自來水管道由此通向各個角落。

“這裡就是以前安裝風力水泵的地方。”在番仔樓的後樓,曾力農指著一處已填掉的水井說,這裡曾利用風車抽取井水,儲存於樓頂水塔內,再透過錫質管道流向各座建築,各個房間都裝有從南洋運來安裝的水龍頭。

東美番仔樓,當地叫“九十九間”,但實際建了“九十九間半”。漳州市政協海峽文史資料館館長江煥明說,故意隔成一半,表示有盈餘的意思。整個建築群有機佈局、合理規劃,相當於現在一條完整的街區。

李文勇說,番仔樓整個建築群的佈局又融入中國傳統四合院的特色,樓房內部通風、採光也參照中國傳統做法。總體風格可說是中西合璧,把中國傳統的建築元素與海外舶來的南洋風情融為一體,在漳州市的許多“番客厝”都有這種既中又西、中西一體的特點,只不過是曾氏大厝把這一特點發揮到了極致。

專家點評

漳州市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張長水:

曾氏番仔樓的各種磚雕、石雕、拼磚、灰塑、彩畫美輪美奐。整體平面以祖廳為中軸線,對稱分為三排列,前為閩南風格古厝,中為哥特式樓房,後為紅磚騎樓,佈局嚴謹、規模宏大、風格獨具。

漳州市政協文史委員林南中:

曾氏番仔樓可以說是閩南一帶番仔樓建築的一個典範,我十幾年前第一次看到曾氏番仔樓時,當時感到很震撼。它是中西合璧的閩南建築群,也是東西文化融合的一個經典建築。

TAG: 番仔曾氏振源南洋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