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前街的古條石來自何處?

出景山公園正門萬歲門,隔著景山前街的馬路,對面可見“故宮博物院”的大匾以及“神武門”的匾額。

不過馬路,不過筒子河,不進故宮,左拐,向東走景山前街的北邊便道。便道是用灰黑色的方條磚鋪地,坦平如砥,稍裡側嵌一條淺黃色的盲道。向東走不到200米處,便道的居中稍偏,左手距景山的紅色南牆七八米,右手離馬路牙子約兩米的地兒,微呈西南至東北的斜方向上,縱臥著一方青石條,長約1。5米,西頭平底寬約46釐米,東頭有稍拱形的頂,寬約50釐米,底部有圓形淺石凹,頂部凸出的區域性有雕鑿出的半圓石槽,整個條石厚度約35釐米。

景山前街的古條石來自何處?

景山前街東側路北的條石 楊良志 攝

青石條質地細實,硬度看上去很高,歷久磨滑的痕跡極深。過往行人走累了有在石條上小坐的,所以石面光潔,紋理可見。尋常遇不少石件,風吹雨洗之下已很斑駁,相較之下這塊石條即使常“蒙受”強腐蝕,也能樣貌顏色不改,尤顯剛強頑韌之質。

看到這裡,任誰都會發問:這傢伙是個什麼石件呢?

我也不知道。這問號在我的腦際縈迴不去。我繞著石條端詳半晌,舉手機為它留影,傳出照片,向朋友求教。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閆霞女士聞訊立馬趕來考察,回告說:古代建築中所砌較低的矮牆,多見於城牆之上或城牆馬道兩側,或是某些高牆的附屬性建築,它們稱為“宇牆”(或“女牆”、“女兒牆”),主要起安全防護作用,也有的是裝飾作用,這類牆體的端頭、拐角處,或者是設門處,會有角柱石。這塊石件,很可能是宇牆端頭設門處所用。底部的凹圓,固定轉動的門軸;上端的石槽,把握轉動的門柱;頂部的凸拱形,起到美化牆頭的作用。

好了,知道了。那下一個問題緊接著來了:這一石件是從哪兒來的?

我的猜度是:這是紫禁城“北上東門”,或者是景山“山左里門”一帶的建築殘件。

首先,在紫禁城神武門外,更靠近筒子河邊,當初有“北上門”,北上門往東、往西建有作為紫禁城城牆再往外的一道防護高牆,東設“北上東門”,西設“北上西門”。紫禁城除了建有自身的防衛性城牆之外,往北又築一道高牆,是加大對皇宮保護的意思。北上東門與北上西門於1928年,因為擴建景山前面的通道,被拆除了,只保留了北上門。當年施工時自東南向西北拍攝的一張照片,記錄了人工翻土、車馬運石的情景。北上門的東側與西側,原各有五十間面向北的連楹官房,這是歷史上最正宗的八旗子弟學校——景山官學的建築,當時也保留著。到了1956年,為了拓寬景山前街以便東西通行的需要,北上門連同它左右一百間官房,也都拆了,建為通道。

景山前街的古條石來自何處?

1928年,景山東南側修築道路的情景。

其次,當年北上門再往北,即現在的景山萬歲門,它也曾牽挽著左與右兩道紅牆,當初在東紅牆端設有“山左里門”,在西紅牆端設“山右里門”——您坐萬春亭上,面朝南方,東即“山左”,西即“山右”。

這次尋訪這件條石,我步行測量,如今的景山東紅牆約230米,西紅牆約250米,走到東西兩端,往北拐,分別就是今日之“景山東街”與“景山西街”。1956年擴整馬路,把“山左里門”與“山右里門”一塊兒平除了(如今景山東門和景山西門分別恢復了“山左里門”和“山右里門”的名稱)。

景山前街的古條石來自何處?

1909年的北上東門

很初級的推想是:當年的“北上東門”,或者景山“山左里門”,它們都會有附屬性建築,此石件臥在景山前街東部,位於原來的“北上東門”或“山左里門”附近,這塊條石很有可能是“北上東門”或“山左里門”附屬建築的殘件吧。

景山前街的古條石來自何處?

1909年的山左里門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的閆霞老師對這一條石的即時判斷是:它或許是乾隆時期名將一等忠勇公、保和殿大學士富察·傅恆(1720年-1770年)宗祠區域的建築附件。從景山前街拐入景山東街不遠,東側有沙灘后街——原有的“馬神廟街”附近即一等忠勇公府第,亁隆為表彰傅恆在大小金川戰役中的功績,立宗祠,敕建宗祠碑。現在這通傅恆宗祠碑立於石刻藝術博物館金剛塔東側的祠墓碑刻區,高590釐米,寬148釐米,厚近60釐米,體量之大堪稱第一,漢白玉質地之精堪推其最,碑面刻鏤之美,堪評首冠。今天遊人參觀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傅恆碑是必看的網紅打卡物件。乾隆時的傅恆宗祠至今已二百七十多年,其建築部件不知在什麼樣的遷亂中零落到不算遠的景山街邊,也算是可以想到吧。

當然關於這塊石件的來頭,還會有多種推測,這也只是我的一家之言。

還可以想到的是:這方條石很可能不是單隻孤品,大機率說應是成對兒出現,甚至可設想在附近不大的地盤內它們還會在不深的土層中有埋藏。至少600年(從永樂十八年即1420年景山建成算)的建築構件,我們“調集”它們在合適的地塊加以展示,或許比它就這樣斜亙在路邊要強。

TAG: 景山北上左里門前街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