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人的眼睛

騰/克/村

牧羊人的眼睛

牧羊人的眼睛

牧羊人,這個詞多少帶著一絲淒涼之意。

中國古人中,說起有名的牧羊人,蘇武是一個不得不說的人。雖然,蘇武牧羊並非自願,實屬被迫。但是,牧羊人這個概念從此時起,便帶有一種淒涼,同時,也帶有一種期待和守望的色彩。

牧羊人的眼睛

兩千年前,貝加爾湖畔的風雪異常寒冷,蘇武卻在這風雪中堅守著精忠報國的初衷,沒有屈服於冰天雪地,也沒有喪失作為一個漢人的民族氣節。

我想,能讓蘇武堅持下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心中滿含希望,他相信,活著,就有希望等到還朝的一刻。正如貝加爾湖畔的草原,風雪之後,一定會春暖花開。

信仰是心靈的城堡,無論風吹日曬,只要信仰不滅,那無論何種磨難都無法摧毀心靈的城堡。身體雖遭受苦難,但心靈卻可以享受自由和安寧。

騰克村

遍地霜花。

抬眼處,

牧羊人的眼睛

兩千年後,當我佇立在嫩江河畔,在晶瑩蔚藍的湖水邊,看見一個手持長鞭的女子趕著羊群從收完莊稼的田裡穿過,三隻牧羊犬像英勇的武士,協助女人不斷驅趕著羊群,我又想起蘇武的故事。

也許,尚未進入冬天的內蒙古莫力達瓦的寒冷,無法和貝加爾湖畔的風雪相比,但是,牧羊人孤獨的背影該是一樣的。他們的心境不同,蘇武是被迫的,而女人是自願的,但是,他們的心靈都是安寧祥和的,都滿懷期待。

牧羊人的眼睛

風有些急,路邊成排的楊樹上,零零散散掛著還未墜落的黃葉,但是,路邊的水渠已然上凍。羊群從我面前經過,跨過水渠,前赴後繼地湧進田裡,枯黃的秸稈之中,尚有一抹綠色頑強地證明夏天才過去不遠。女人是最後出現的,她穿著一身有些陳舊的棉服,頭戴著紅色的頭巾,整個臉都藏在頭巾之後,只有一雙眼露了出來。遠遠地,我看到她的眼睛清澈如水,純淨到一塵不染。

可能,這山環水繞之下,村莊靜謐的氣息養育著質樸的人,他們的一生,都和這裡的山水融為一體,偶有狂風帶起的砂礫,很快就會消解於一場雨,亦或者一場雪中。他們的大部分時間,眼裡是秀美的山河,淳樸的鄉鄰和聽話的牛羊。

繁華背後的落寞,

在這裡得以化解。

騰克村

牧羊人的眼睛

生於大西北的我,在尚未成年之時,常聽父輩們吟唱一首動人的歌謠: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

人們走過了她的帳房,都要回頭留戀的張望

……

我願流浪在草原,陪她去放羊

我願做一隻小羊,坐在她身旁

我願每天她拿著皮鞭,不斷輕輕地打在我身上

這首王洛賓先生寫於西部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傳唱千里,王洛賓先生筆下的牧羊姑娘是一位美麗動人的少女,有著少女天真爛漫的笑臉。但是,我所遇到的,手持皮鞭的女人,該是一位妻子,或者是一位母親。她身上自然也就沒有少女活潑純真的神態,我看到的是一雙眼睛,一雙純淨透亮,溫暖親切的眼睛。

我從她的眼睛裡看到了作為妻子的堅守和作為母親的慈祥,她的丈夫或許在遠方務工,她的孩子應該在學校讀書,她一人操持著家務,有條不紊地解決著家裡的一切,期待著丈夫平安歸來,一家人團圓。

她的話不多,簡單幾句問答後,便匆匆去追趕走遠的羊群。

我不由自主地重又想起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眼前的牧羊人漸漸走遠,她的皮鞭正輕輕地打在一隻脫離羊群的小羊身上……

關於騰克村

騰克村是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旗騰克鎮下轄的行政村,在距呼倫貝爾市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北偏東55公里處,是個以達斡爾族為主體的村落,坐落在嫩江流域的西岸。

騰克,系達斡爾語,意為“興旺發達”。騰克村東臨嫩江,南與尼爾基鎮毗鄰,西與塔興村相鄰,是以達斡爾族為主,多民族共同居住的民族村,轄473戶,2000餘口人。2016年12月9日,騰克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總策劃:衛東、田建廣

總執行:郭曉飛

文:鮑貴雲

圖文編輯:劉晨

圖片拍攝:何銳鵬

圖片設計:任煊

|

時代

·

鄉創週刊 |

牧羊人的眼睛

牧羊人的眼睛

牧羊人的眼睛

TAG: 騰克村牧羊人蘇武羊群我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