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甌江,從山中來,到大海去;綿延八百里,奔流不息;多少文人墨客徜徉於甌江山水之間,寫下一首首詩篇,傳誦至今,讓甌江山水詩路閃耀千古。這裡,用詩歌串起了兩個時空滄海桑田的變化;這裡,見證著千年塘河,潤澤甌越;這裡有,彙集手工技藝的老街、靜候塘河上的古樹古橋,矗立一隅的白象塔,凝聚著人們勞作中產生的智慧。

本期文化浙江大講堂走進溫州甌海區,為您講述《甌居海中悠悠塘河》。

點選觀看影片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落日放舟循桔浦,輕霞入路是桃源”,明代賢相張驄詩句中,描繪了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地方,這就是溫州甌海的三垟溼地。三垟溼地,水網密閉、河道縱橫,粼粼波光穿越時間,講述一個城市,滄海桑田的變遷。

“甌居海中”

溫州甌海,古時候屬於“甌地”,因《山海經》記載“甌居海中”而得名。據說在很早以前,這裡是一片寬廣的海洋,碧波浩渺。現今的大羅山、吹臺山,是當時兀立於波濤洶湧的汪洋大海中的島嶼。沙鷗翱翔,驚濤拍岸,過往舟楫在這裡歇息、停留。依山濱海的帆遊山一帶,白帆點點,舟船熙來攘往,故稱“帆遊”。

謝靈運也曾泛舟那片海上,隨意掇取那形如龜足的石華,寫下了“揚帆採石華,掛席拾海月”的名句。同樣是此地,唐代任溫州刺史的張又新寫下了《帆遊山》:“漲海嘗從此地流,千帆飛過碧山頭。”北有甌江,南有飛雲江,兩大水系攜上游泥沙積淤在入海口,隨著時間的推移,海水漸漸隱退,溫瑞平原逐漸形成。

從東晉開始,溫瑞塘河進行人工開鑿,經唐大和、會昌年間大規模疏浚。尤其是唐朝會昌年間溫州太守韋庸倡疏會昌湖,導匯瞿溪、雄溪、郭溪之水經溫州城西南透過帆遊與瑞安段河道相接。後來在南宋淳熙年間由知州沈樞組織修築,形成“八十里荷塘”,從此溫瑞平原農業發達,形成水網平原,河流密佈,墩潭相繞,柑桔成林,具有濃郁的田園風光。這裡土地豐腴,風物清嘉,一年水稻兩熟,素有“魚米之鄉”美譽。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悠悠流淌的塘河,如同一條玉帶蜿蜒在溫瑞平原上,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溫州人,被親切地喚作“母親河”。縱橫交錯,舟楫暢通。

這裡的村莊與水相依鄰,地名也自然而然地沾了幾分溼漉漉的水氣,帶有幾分深厚的水文化氣息。如稱為“河”的,有橫河、河莊、河頭、橋頭河;稱為“垟”的,有月落垟、後垟、高垟、東垟、裡垟;稱為“潭”的,如河頭潭、水潭、應潭;稱為“塘”的,如南塘、塘東、塘西;稱為“湖”的,如南湖、慈湖、鵝湖;稱為“港”的,如橫港頭;稱為“浹”的,如浹底、魚鱗浹、蓮浹。

“出門日已晚,棹短路何長。賴有風相送,荷花十里香。”“半川寒日滿村煙,紅樹青林古岸邊。漁子不知何處去,渚禽飛落拗罾船。”水記住了故事和詩人們的才情,將他們融化在所經之處的煙火裡。

甌海“鬥龍”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仙門諸水會,流下瓦窯溝。中有吊湘客,西城南北樓。”溫州端午習俗中最大的戲份,是划龍舟。溫州龍舟,與屈原無關。據《嘉靖府志》載:“競渡起自越王勾踐。永嘉水鄉用以祈賽。”仙門河因地理位置優越,河道寬且直,是競渡的理想之所。划龍舟時,溫州有鬥龍的傳統,參與鬥龍的船隊,往往從三溪口一直鬥到仙門大河口,轉檔後不停歇,又一直鬥到三溪口,來回水程長共計2400米,這才能分勝負。當年永嘉學派的集大成者,葉適,曾寫下“一村一船遍一邦,處處旗腳爭飛揚”描繪當時划龍舟的盛況。清朝的張誥也感嘆“更約仙門看鬥龍,蜂屯蟻聚豐村農。分明歡樂場中事,竟似冤家狹路逢。”

“看龍舟、到溫州”,溫州龍舟競渡,在宋朝已經很流行,盛於明清,發展至今仍然是人們最為喜歡的民俗活動。甌海龍舟又是溫州龍舟的典型代表。2022年杭州亞運會龍舟專案的比賽也將在甌海舉行,競技龍舟和民俗龍舟的相逢,又會激盪出多少美妙的華章呢。

“瞿溪會市”

豐碩的“魚米之鄉”,總會激發出人們更多的創造力,各類“工藝”之花也在塘河兩岸競相綻放,出現了彩石鑲嵌、古鉤花、花板雕刻、百鳥燈、木雕等“百工”。民間眾多的能工巧匠身懷絕技,他們散佈在甌海古街的各個角落。有一條瞿溪老街,像是一條時光隧道,人們可以在這裡,領略塘河兩岸百姓在世代勞作中的精巧智慧。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明朝《萬曆溫州府志》記載,當時溫州府在瞿溪老街設立紙局,專門負責管理溫州蠲紙的製造、進貢、運銷等事務。在這寬不過3米,總長約500米的老街上,有棉布百貨、中藥店、染布坊、彈棉、打鐵、豆製品等各種行當,店鋪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幾乎涵蓋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其中很多店家的手藝,如今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當年,紙市昌盛時,這裡的屏紙一度遠銷上海、東南亞,一日一市的紙市帶來瞿溪老街爆棚的人氣,老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從而,形成了瞿溪會市。

瞿溪會市至今已有200年曆史,如今已經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除了瞿溪老街,從溫州城區沿溫瑞塘河往南走,梧田是第一個要經過的古街。

甌海古石橋

塘河上古鎮古村比比皆是,水鄉古鎮,小橋流水,人們穿梭古街之間,為了交通方便,塘河兩岸的人們建設了無數座橋。其中,潘橋是建得比較早的一座石橋。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後人為了紀念潘文虎,記住這份鋪橋修路、造福桑梓的功德,就管這座橋及周邊地方為“潘橋”。如今,“潘橋”兩字成了街道的名字。潘橋東南、西北橫跨潘橋河,呈現優美的弧形;精美的垂蓮花瓣浮雕;栩栩如生的獅子圓雕,以及橋頭兩棵樹齡已經超過300年的大榕樹,使得眼下的這片景緻風姿更加綽約、古韻更加濃郁。

古橋跨越了歷史和現在,而在塘河上,不同型別的橋,展示的是不同時期的生活智慧。其中有一座“清寧橋”。清寧橋橋長30。8米,寬2。7米,為三跨石樑柱橋,立面呈弧形。東西橋臺由花崗岩塊石壘砌,壁內建橋柱各一組,每跨橋面由五根石板鋪設而成。橋面兩側的青石欄杆,充分展現了古石橋的清麗與優雅。

“白象塔”

在“清寧橋”的不遠處,白象塔高高聳立著,它是塘河的一標誌。溫瑞塘河兩岸人們的記憶裡,塘河是和白象塔聯絡在一起的。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白象塔原稱白塔,文人們泛舟河上,也留下很多關於白象塔的詩句:“斷碑無字埋青草,古殿侵田繞碧流。”“浮屠燈影亂,斷岸棹歌收。”據有關記載,白象塔始建於唐代貞觀年間,第一次大修於北宋鹹平年間,“遠眺浮圖七級,作巨鎮於一方”。上世紀六十年代,白象塔嚴重傾斜破裂,1965年,經浙江省文化部門批准而拆除。在拆除過程中,在塔的一至五層發現大量文物,尤以北宋文物為最,包括彩塑、錢幣、漆器、佛經、瓷器等,其中一件“彩塑泥菩薩立像”被浙江省博物館評為“十大鎮館之寶”。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佛說觀無量寺佛經》殘頁,經鑑定為北宋活字印刷本。平息了國際上關於活字印刷起源的爭議。白象塔像塘河上的一首詩,從過去到現在,經歷歲月的洗禮,看著兩岸滄海桑田的變化。詩裡有塘河的故事,榕樹下的煙火氣,古街古樹的清麗,這首詩踏水而來,踏歌而去。

【本文根據溫州甌海區三垟街道黨工委委員區作協主席周勝春,溫州甌海區塘河文化研究會會長林光榮,溫州甌海區瞿溪街道班子成員(掛職)陳雪蕾,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詩詞研究院研究員姜善真,溫州甌海區泉川藝社社長王大普訪談內容整理而成,感謝溫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甌海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為拍攝提供的幫助。】

掃一掃

看《文化浙江大講堂》往期節目

文化浙江,錦繡華章!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浙江新聞頻道,每週日晚 21:20推出文化專題節目《文化浙江大講堂》。

這裡曾經滄海 如今水巷小橋多

TAG: 溫州塘河白象龍舟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