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世紀下半葉俄國畫壇大師雲集,源自俄羅斯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

從普希金時代開始,俄羅斯的文學和藝術就開始了具有強烈的斯拉夫民主精神的勇敢探索。

在經歷了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逆轉以後,西歐的現實主義文藝思潮在俄羅斯迅速發展。克里米亞戰爭的失敗,使得民主革命黨人開始反思俄羅斯的社會制度。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提倡的批判現實思想在文學藝術界迅速發展壯大,最終形成了以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強力集團”以及“巡迴畫派”為代表的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文藝高峰。

二十世紀初,伴隨著世界範圍內現代文藝思潮的發展,俄羅斯的現代主義藝術盛極一時,尤其是以馬列維奇、康定斯基、夏加爾和塔特林為代表的“至上主義”和“抽象主義”等更是成為世界現代主義美術的旗幟。但是俄羅斯人左顧右盼的雙頭鷹性格再次爆發,現代主義被政府有意打壓。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國畫壇大師雲集,源自俄羅斯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

在現實主義的基礎上,蘇聯倡導和支援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藝運動並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二十世紀下半葉深刻影響了包括中國在內的東方陣營。因為與亞洲在歷史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俄羅斯(蘇聯)對於亞洲的近現代歷史程序也產生了強烈的影響。俄羅斯與歐洲和亞洲的地緣政治決定了其文化藝術的審美走向,也使得它成為中國間接學習西方文化藝術特別是油畫藝術,溝通歐亞文化的紐帶和橋樑。

自詡為救世主和東正教中心的沙皇俄國在文化藝術的發展道路上具有雙重性。

一方面,十七世紀以前的俄羅斯繪畫主要是為東正教堂所作的聖像畫,走的是平面、裝飾狂野和神秘的路子,在“歐洲中心主義”者眼裡屬於野蠻文化體系。當時的俄羅斯教堂聖像繪畫,形象莊重嚴肅得近乎呆滯。線條粗獷,顏色對比強烈具有濃重的拜占庭藝術格調,但是此類在歐洲人看來粗製濫造的藝術在俄國卻備受推崇,即便到今天,列賓美術學院依然開設有專為教堂製作聖像畫風格的鑲嵌畫的工作室。

無論是美術館還是博物館,聖像畫以及與其類似的藝術品都享有崇高的地位,這恐怕也是由於俄羅斯人內心的濃厚宗教情結作用使然。定都聖彼得堡以後,在彼得大帝的推動下,俄國與歐洲的交往日漸頻繁。社會文化的全面西化使得俄羅斯人大量接觸和接受歐洲的古典主義繪畫藝術。聖彼得堡皇家美術學院的建立將這一程序推向高潮,由於聘請法國、義大利以及英國和德國的藝術家在學院任教,皇家美術學院古典油畫教學與創作迅速發展起來。部分畢業以後留學歐洲的藝術家如羅森柯,烏格留莫夫等人歸國後為俄國培養了大量人物肖像和歷史畫家如羅克托夫、列維茨基和鮑羅維科夫斯基等等,他們的勤勉努力推動了十八世紀俄國肖像油畫的穩步發展。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國畫壇大師雲集,源自俄羅斯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

然而,從彼得大帝到葉卡捷琳娜時期的整個十八世紀,俄羅斯的文藝都處於“歐化”階段,繪畫發展迅速但卻是步歐洲後塵,明顯帶有法、意的烙印。反法戰爭的勝利和十二月黨人起義,促進了俄羅斯民族意識的覺醒和民主思想的形成,崇尚民主和革命的資產階級學者開始了與官方的農奴制和東正教思想的鬥爭。

別林斯基和赫爾岑等人提出了藝術的民族性和現實性等原則,並經由車爾尼雪夫斯基等人發揚光大,俄國的文藝掀開了新的一頁。吉普林斯基等人把西方的古典寫實油畫技巧和本國的歷史文化相結合,創作出一大批優秀的肖像作品;農奴出身的特羅平寧在其人物作品中解釋了人的價值和尊嚴,具有強烈的人文氣息;勃留洛夫和伊凡諾夫的作品具有強烈政治鬥爭意識和批判現實傾向,在彼羅夫與菲多托夫等人的推動下,終於引燃了以巡迴畫派為代表的批判現實主義狂飆。

十九世紀下半葉俄國畫壇大師雲集,源自俄羅斯文化傳統與民族精神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俄國畫壇大師雲集,正如高爾基所說的:沒有哪一個國家像俄國那樣,在不到百年間出現如此眾多燦爛如群星一樣的偉大名字。

從彼羅夫開始奠基,經由克拉姆斯柯依發展組成了聖彼得堡自由藝術家協會。他們尊重歷史但更關心現實生活,把關心民眾疾苦、揭露沙皇暴政以及歌頌美好善良的事物作為藝術家的宗旨。1870年成立的巡迴畫派繼承了俄國的現實主義傳統,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全面深刻地反映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同時諷刺批判一切黑暗落後的東西,充分表達了藝術家對祖國和人民命運的關切。

在美術史上,巡迴畫派就是批判現實主義的代名詞。列賓、薩維茨基、馬可夫斯基等人的作品反映了當時俄國社會的現實變化和動盪,蘇里科夫、瓦斯涅佐夫等人則以歷史畫借古諷今,希施金和列維坦以滿腔的熱情表達了他們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發展到十九世紀末,才華橫溢的謝洛夫和弗魯貝爾則以開闊的視野和勇於探索的精神,把俄羅斯的寫實主義繪畫推向新的高度——他們的作品初步帶有了象徵主義色彩,這也為後來俄國風起雲湧的現代主義美術運動埋下了伏筆。

TAG: 俄羅斯俄國現實主義藝術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