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富春江到新安江這一段,或者說這一圈都是江浙皖一帶的旅遊勝地。尤其是在富春江一帶,優美的自然景觀,和諧避世一般的村落民居生活,古樸素雅的的小村莊灑落在富春江流域,讓人心馳神往。

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富春江也是古時候的一個理想人居之地,這裡氣候、地理等自然條件還算優越,物產也算比較豐富,因此,古時候人們在這裡開闢了一條官道,從桐廬的蘆茨村開始,有人實證,差不多全長有30公里,直接到了虞宅鄉馬嶺腳村。

這條古道就是富春江流域頗為有名的馬嶺古道。

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古代,馬嶺古道修建是作為重要物資的運輸通道,據說當時古道的起點蘆茨村,以及和蘆茨村相距不遠的茅坪村就是盛產竹林,這裡的人幾乎是燒炭為業,賣炭為生。村裡的人們除了種田,其餘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砍柴燒炭上,燒好的竹炭就透過馬嶺古道運輸出去,換來錢財,購置其他生活用品。

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在茅坪村的不遠處,那裡豎著一塊介紹牌,牌上寫著:“馬嶺古道,始建於元朝中後期,距今700多年,從富春江的蘆茨村至桐廬浦江交界的馬嶺山,全長28公里,路寬兩三米,道路就地取材,採用鵝卵石建築,彰顯出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道經蘆茨、盤嶺山五雲嶺,百步街、邵家、茆坪、石舍村、巽嶺、風嶺、西坑口、毛洲、梓州、爐峰,一直到馬嶺山。逢山鑿五嶺,遇水築6橋,歷經五載艱,山澗通官道,自此不僅方便了百姓的行走,更重要的是極大地推動了當時的物資交流”。

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從這介紹中可以看出,古時候的馬嶺古道,主要就是物資運輸。這條全長28公里(也有說30多公里)的古道,連結了12個大大小小的村落(可能還有些現在已經不存在的村落),讓這些村落生活的人們有了和外界溝通連結的可能。

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要知道,古時候的人們,生活的地方非常偏遠,資訊閉塞,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一般都非常貧窮落後,處於生存的最基礎狀態。而這條古道,因為給這些村落提供了物資和資訊的流動渠道,讓類似茅坪村這樣賣炭為生的村子得以生存下來。

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但是,隨著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發展,現代交通的讓小城市向大城市集聚,農村向城市集聚,這些偏遠的小山村就似乎被時光遺忘了,慢慢的,山裡的這些木炭山貨一類的物資不再稀缺,這些小山村即便是有古道的通道,也逐步破敗。曾經居住在這些小山村的人們,因為貧窮而嚮往城鎮的生活,開始依據更加富裕經濟更加發達的地方,美麗的小山村被嫌棄。

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直到現在旅遊業開始發展,馬嶺古道以及馬嶺古道邊上的那些小山村才又重新開始走入我們的視野,很多遊客開始去追尋古人的腳步,重走馬嶺古道,欣賞這一路的風景,感受這一路的人文風情。

一條古道養活了12個古村落,以前這裡被嫌棄,現在是香餑餑

TAG: 古道馬嶺富春江小山村蘆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