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如果沒有來過,還是要來看看的

終於看到您,傳說中的王屋山;終於走進您,魂牽夢繞的王屋山;終於把多年的期盼變成了現實!我最早知道王屋山是在小學的課本里的《愚公移山》。從那年少時就有一種情愫,嚮往王屋山,欽佩太行愚公“子子孫孫挖下去”堅韌毅力。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如果沒有來過,還是要來看看的

王屋山是一座道教聖山。道教把天下名山分作十大洞天,王屋山為十大洞天之首,號稱“小有清虛洞天”。王屋山是世界地質公園,是一座以典型地質剖面、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古生物化石、水體景觀和地質工程景觀為輔,以生態和人文景觀相互輝映為特色的綜合型世界地質公園。2006年9月17日,在英國北愛樂蘭貝樂法斯特舉行的第二屆世界地質公園大會上,經專家評審全票透過,王屋山被命名為第三批世界地質公園,躋身全球48家世界地質公園之列。

唐玄宗李隆基尊其為“全國道教首座”,並於唐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命司馬承禎在王屋山自選形勝,建觀而居,後又派胞妹玉真公主拜司馬承禎為師,入王屋山修道,在數十年間,王屋山相繼建成了紫微宮、陽臺宮、清虛宮、總仙宮、迎恩宮、十方院、靈都觀等規模宏大的道教宮觀,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道教活動中心。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如果沒有來過,還是要來看看的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如果沒有來過,還是要來看看的

王屋山還是一座智慧之山。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墨客來此尋幽探勝。唐代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韓愈等先後來到王屋山遊歷。李白、王維、孟浩然、賀知章、宋之問等還與司馬承禎結為“仙宗十友”,他們在此流連忘返,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佳句,成為後人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

列子是春秋戰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他雲遊四海,拜訪名山,他來王屋山的時候見當地百姓在艱苦的環境下辛苦勞作,特別是當時有一位老人叫呂三太,他已是90多歲的高齡了,為了挖通通外往界的道路,依然帶著家人不辭辛苦,開山築路,這場景感動了列子,他便以呂三太為原型寫了這篇膾炙人口的《愚公移山》寓言故事。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如果沒有來過,還是要來看看的

天下“第一洞天”王屋山,如果沒有來過,還是要來看看的

王屋琴書是當地的一個古老曲目,起源自清道光年間,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據說有一位叫王利的老人,在王屋山竹泉村一帶賣藝時,當地一位叫郭茂林的人拜他為師,後來郭茂林又將自己的侄兒郭同德、郭同林、郭同貴收為弟子,組成了有名的郭家班,這種表演音調低亢,情緒激昂,已失傳多年,現經王屋景區挖掘,重新整理出來,供遊客欣賞。

相傳北宋年間,白岱是一位綠林好漢,他佔山為王,劫富濟貧,官府恨之入骨,奸臣王強有意迫害包公,慫恿皇上派包公到王屋山捉拿白岱。包公到了王屋山,經過明察暗訪,得知白岱是一位好漢,保一方百姓平安,不忍與他交戰,但又沒有辦法向皇上交差,最後託病還朝才免去一場交戰,也正因此包公深受當地百姓愛戴,人們為了紀念包公,便在這裡修了包公祠。包公祠也叫“霧升閣”,相傳在整個修建過程中一直是漫天大霧,直到竣工時才雲開霧散,起名霧升閣寓意只有見到包大人,才能見到青天。

紫微宮為王屋山道教三宮之首,因其在王屋山洞天中所處的位置,與紫微星居北天中央的位置相對應而得名。紫微宮建於天壇峰下的中岩石上,背依三官嶺,面對華蓋峰,突兀道旁,扼守神路,故稱“雄獅鎮山”。此宮由司馬承禎創建於武則天聖歷二年(公元699年),原為三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有朝真門、天王殿、三清殿、通明殿與藏經樓,但因年久失修,多有坍塌。院記憶體有唐、宋、元、明、清碑碣30餘通,其中《大唐王屋山中巖臺大紫微宮貞一先生廟碣》碑,詳細記述了司馬承禎的生平事蹟,是研究王屋山道教史的重要資料。元代的《大朝聖旨碑》上刻蒙漢兩種文字,系國內稀有珍品。

TAG: 王屋山地質公園司馬承禎道教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