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曲陽至少有兩樣東西被“遠親近鄰”奪去,一是北嶽,一是定窯。對普通大眾而言,沒多少人會認為北嶽恆山不在山西渾源,也沒有多少人會相信定窯的故鄉在河北曲陽。曲陽在歷史長河中多屬“縣制”。多數時間被真定、定州管轄,因此北嶽名為“恆山”、瓷器定為“定窯”,也就順理成章了。除兩者之外,曲陽最引以為傲的當屬雕刻。曲陽雕刻從秦漢至明清,可以說是獨樹一幟乃至獨孤求敗的存在境界。就拿曲陽縣在河北省的歷史地位來說吧。

河北雖然古稱燕趙,但燕趙文物多數被北京、邯鄲分流。許多有代表性典型寶藏,其實多數在首都博物館與邯鄲博物館。除了鎮館之寶之一的“透雕龍鳳紋銅鋪”出土於易縣燕下都遺址外,其他的其實“不甚重要”。故河北博物院僅以“燕趙故事”命名展廳。因此,省博的精髓主要由五部分組成,兩個中山國、定邢井磁四大瓷器、鄴城的北朝壁畫、曲陽石雕。

曲陽石雕作為獨立的展廳單元,位於河北省博物院南區一層東側,主要展示魏晉隋唐五代宋這段時期曲陽雕刻。除“幽居寺塔”地宮文物數石家莊地區靈壽縣以及邯鄲地區鄴城遺址文物外,其餘展品絕大部分均出土於曲陽地區,包括大名鼎鼎的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墓——彩繪奉侍散樂雙浮雕與龍馬鼠、北朝時期佛造像及部分殘件。餘下的便是來自本文主人公——修德寺塔地宮文物。

說這麼多隻是為了證明:古代曲陽歷史之悠長、藝術之多樣。而本篇著重講述的是鳥瞰北嶽、洞藏雕刻的修德寺塔。

修德寺塔始建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後屢有修葺,現存為宋代建築風格,是花塔中的特例,極為可貴。塔通高32米,共七層,八角形。整座塔二層佈滿各種精細的花瓣託舉的塔龕浮雕110座,象徵華嚴宗的蓮花藏世界。

1953-1954年,修德寺遺址出土了佛教造像2200餘塊。這是我國第一次大規模發現的佛教造像,對研究北方佛教發展史具有重要價值。這批造像除一件為砂石製作外,其餘均為白石,是曲陽工匠吸收外來佛教元素,融入本地雕刻傳統,孕育出獨具地方特色的造像。

其中“唐脅侍菩薩立像”身姿婀娜,頸佩項圈,帔帛至左胸挽結,身著長裙,裙上掛滿纓絡,跌足立於仰蓮臺上。服飾華美,身軀豐圓,體態婀娜,雍容華貴,瀟灑飄逸。

“北齊脅侍菩薩像”身材修長,袒上身,佩雙層項圈,肩有帔帛,纓絡自肩披掛而下,於腹部交叉後下垂,下著長裙,裙腰翻出荷葉邊,條帶上以淺浮雕手法刻出蓮花化生、火焰寶珠、淨瓶等圖案。整體造型謹嚴端正,細緻精美。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中華名塔之四:曲陽修德寺修德,地宮窯洞與石刻

TAG: 曲陽北嶽造像寺塔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