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清淮八十里,臨流半酒家

(1)何家樓。宋代淮安名樓。時任楚州州學教授的著名詩人徐積有《高樓春》詩云:

山陽有客似相如,身著儒衣當酒壚。塵埃市井不到處,煙霞往往生衣裾。一竿橫掛數幅帛,題雲酒味如醍醐。三月高樓滿春色,椒漿瓊液盈金壺。盤羅江筍烹淮魚,櫻實赤玉梅甘膚。彈絲敲金半空裡,醉揮玉爵撞珊瑚。憑欄直下是煙火,坐上清風凌太虛。夜深正燃紅蠟燭,羅幕遮風留客宿。是人俱愛何家樓,自是何君德如玉。

(出處:[清]丁晏原輯:《山陽詩徵》卷 2,周桂峰校點本,陝西人民出版社 2009 年出版,第 27 頁)

由於這首詩,“何家樓”成為了淮安目前所知的留下名號的宋代酒樓。詩中介紹了這座高階酒樓客棧的環境設施和酒菜特色,它的主人應該是一位人品高尚的何姓儒商。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2)清溪館。不知始建時間,但明代已經成為淮安著名酒樓。位於淮安山陽舊城西南角萬柳池邊,有一清溪環繞連線水關,運河之水汩汩流入館內,因而得名。

明嘉靖年間著名 淮安鄉宦潘壎《酬柳泉午日清溪宴集登假山》雲:“萬竹裹亭館,一溪涵海山。”

(出處:[明]潘壎:《熙臺集》,抄本,藏淮安市淮安區圖書館)

清中葉淮安名士吳玉搢記:“故酒肆也。昔時,南門迤西有一小門,凡南來漕艘到淮,俱泊舟南角樓,旗丁糧長皆由此關入城。相傳當年糧艘不畏過江而畏過湖。西風一浪漂溺無算。是以淵婭戚屬皆送至淮,過淮後方作歡而別。凡隨船來者,叢集於淮,此館水亭花榭有江南之致, 靡不解囊沽酒,以餞北上者。”

(出處:[清] 吳玉搢:《山陽志遺》,民國十一年刊本,淮安市淮安區圖書館藏)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3)宴樂樓。河下鎮乾魚巷口的周家老字號。不知始建時間,但乾隆年間已經能夠以三十六道長魚席與聞名全國的南河總督署的“燕菜燒烤席”公開叫板,食客嘆為“怪巧瑰奇,冠絕一時”。每日香車寶馬,食客盈門,淮關、鹽運分司的官員頻頻光顧,分別被稱作該店“食柱、家賓” 。

嘉慶中葉,獨行俠“白蘭花” 周海門,乃宴樂主人生前與月波樓蘭娘相戀所生,由廣東遠來淮上,“建客邸數百,編號為之,客之來者以次就宿,如歸其家。座中食客常千人,士之踵其門者,雖一技一能,必溫顏接之,延以上座而厚款焉”。

(出處:[清]徐珂:《清稗類鈔》第 13 卷,中華書局 1986 年版,第 6481~6482 頁。)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4)裕樂樓。清末民初店主田竟成少時在宴樂樓學徒,中年自己開了一間酒樓,取名裕樂。

待兒子田樹明長大繼承了手藝後,就將店鋪交給他。自己二次創業,又去鎮淮樓西南的胯下北街另開一丬飯店,從此就有了北裕樂、南裕樂之別。主打菜餚,仍以宴樂老傳統長魚席為主。其後裔均為淮安名廚,挖掘整理了經典的全鱔席菜譜。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5)文樓。一說始創於嘉清二十二年(1817),不久即已“味蓋三城(老城、新城、夾 城),名馳京都”,一說建於清朝道光八年(1828),還有說明代嘉靖、萬曆間即已建成,清代復興。

其得名,也有兩說:較平實的說法是,最初店名“友樓”,後因店老闆兒子中了秀才,故特別改稱“文樓”;較浪漫的說法是,文樓位於運河東側的古鎮河下,同蕭湖中的曲香樓隔水相望,常為文人學士聚會之所,故由此得名曰“文樓”。興辦之初,經營漲蛋、盧肉、煮乾絲等特色淮揚菜菜品。後來,以蟹黃湯包著稱,門庭若市,應接不暇。據說道光皇帝曾經誇獎文樓湯包“真乃天下第一鮮”,且此事在清宮舊檔中可以查到。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6)鑑湖草堂。雍乾之間, 淮籍顯宦阮學浩在湖南學政任上辭官歸來後,于山陽勺湖東北隅建勺湖書院講學,遠近弟子多達數百人,其子葵生、芝生亦在其中,勺湖書院因此成為名聞遐邇的一處勝蹟。

邑人楊某善經營,租其地臨水建屋三楹,賣酒觴客,額曰“鑑湖草堂”,藉助於勺湖書院的影響,鑑湖草堂聲名亦噪,遂成為文壇風雅之士,詩酒盤桓的一處勝蹟。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7)綠靄亭與小滄洲。同治年間,有何姓廚師出資在山陽太平庵東隙地建菜館“綠靄亭”,專做文人生意,爆炒麥穗腰遠近聞名。

同族一廚師仿而效之,於光緒五年在就近處選地又建,新址一水迴環,跨橋方可入內,故取名“小滄洲”。後店主病故,續開酒肆更名“遠香草堂”。清亡後,仍有遺老們在此流連,裁詩索和,買酒澆愁。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8)震豐園飯店。開業於清同治十年(1871),座落在淮安城內,經營各種餛飩、鍋貼、糖粥等大眾菜點淮揚飯菜點,後發展成淮城著名飯莊,震豐圓炒米餛飩遠近馳名。

同時期, 還有老蓬萊、淮蔭園、古淮樓等酒家,亦極有名氣。廣西按察使秦煥幼年就曾在鎮淮樓旁的淮樓酒家當小學徒,供驅使奔走。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9)新(老)半齋飯店。創辦於宣統二年(1910),位於清江浦城內。

該店有在二十年代聞名於淮陰的一代名廚黃牛,烹製鱔魚最為拿手;陳金榮則燒、烤、爐、案樣樣精通,還能授課 傳徒;張文顯、孫寶仁等長於烹製淮式各種菜餚,且有所創新提高。當時堂口供應軟兜長魚、 煨臍門、溜桂魚、蝦腰蒜、叉烤鴨等百多個名菜及油糕、荷葉莢、湯麵餃、細沙棗泥包子等 麵點,色、香、味、形俱佳。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改革開放以來,淮揚菜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漸走向了世界。北京的“西苑”、上海的“老半齋”,揚州飯店等紛紛回來尋根;國外如遠在英倫的“老半齋” 傳人也曾來淮安探源。他們對淮菜的長魚、蝦仁、蒲菜、拆翅等名餚,興趣盎然。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10)宴花樓。清代以來即為清江浦名樓,位於仁濟橋北,始建時間不詳。

周遭遍植桃柳楓竹,映湖水如染,瓊臺玉閣,水木清華。前樓堂口為散座,樓上小雅;後面迴廊轉樓圍 著個大天井,魚池假山、小亭石橋、琪花瑤草錯落其間。後樓上下二十四間宴廳,分別以花 名之。最為富麗的是冷香閣:琴箏彈奏的是《梅花三弄》,歌詠的是梅詩梅詞梅曲,簾帷繡 有梅花且以梅花汁浸製,門窗槅扇悉鐫各種梅花圖案,字畫擺設和桌椅條臺,也無不以梅為 題材或為點綴。一入此閣,耳眼口鼻觸意,皆沉湎於梅的世界梅的海洋。

筵席規格:低檔是 銀製餐具的銀臺面;中檔乃名窯精瓷的瓷檯面;最高檔是玉臺面,碗碟皆瑪瑙水晶玳瑁琥珀 白玉為之,犀角杯象牙箸,悉以金鑲。講排場的達官貴人,總以這裡為宴客之首選,時人稱 “一席之費,超過中人之產。”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11)玉壺春飯店。創辦於清年,座落於清河縣東長街,以經營正宗淮揚菜為主,共有108個品種。名廚李漢如善於雕刻造型,能刻花鳥魚蟲、亭臺樓閣,令在淮安的傳教士也常 常光顧。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12)淮園。原在清江浦水門內,後遷東大街。白案老師傅王德成,以擅長做淮餃、燙麵餃而聞名兩淮。

青年陳白塵在故鄉時常光顧此店,每次點兩份淮餃,一湯一熗。他在《少年行》中稱淮園是地道的淮安風味:“餡肉細茸,摻上點筍丁,味道鮮美無比。由於皮子薄, 外面可以看到肉餡的淡紅色,配上熬的濃湯,真是色香味俱佳。至於熗餛飩,是煮熟了幹撈起,加上小磨麻油何少許醬油、蔥花,更是撲鼻香。”

(出處:陳白塵:《陳白塵文集》第 6 卷,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 年版,第 233~234 頁。)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13)石園興。清江浦有名的酒家樓,特色是擅長肉飥子(即肉圓)。

豬肉肥瘦各半,細切粗斬,加水、鹽、淮山藥、蝦仁、蟹黃等攉勻。“白湯飥子”,形如小球,汆入沸湯, 無論配小蘿蔔頭,還是小湯菜、茼蒿、菊花腦等,味皆好;“清蒸飥子”大倍之而形扁圓,多以茶幹、蒲菜或竹筍為襯;“紅燒飥子”,大而略扁,放入油鍋中炸黃,再配金針菜、黃 芽菜、笆菜或海帶等紅燒。還有一種眉毛飥子,小而彎呈半月形,主要用來燒雜燴配菜用。

淮安人,這些歷史上淮揚菜名店,您知道幾家

(14)勝利飯店。創辦於民國 34 年(1945),座落於清河東大街,曾為蘇皖邊區政府招待所。經營面積 1100 平方米,有多名高階廚師,飯菜檔次多,烹飪淮揚風味菜餚百種,以 蟹黃湯包為每年秋季應市特色菜品。

解放後,先後接待過蘇聯、日本、澳大利亞、西德等國 貴賓。兩淮名廚大都彙集在此,其中有人稱“王飛刀”的王天元,以刀工、“一雞九吃”等聞名於江淮大地的張文顯師傅等等。

往期資訊回顧

TAG: 淮安文樓山陽飯店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