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大堡村裡的 兩處古建築遺址

祥芝鎮大堡村地處泉州灣東南沿海突出部,毗連祥芝國家中心漁港和東埔漁港,這裡的人們世代以漁為業,兼營航商為生。在這座濱海村落裡,有兩處鮮為人知的古建築遺址,見證了大堡村周邊的水系變遷,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A 古橋遺址——“水尾橋”

在祥芝鎮大堡村水尾橋35號,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土地廟,廟的左側有一座石板橋,當地人稱之為“水尾橋”。據大堡村文史愛好者劉榮茂介紹,水尾橋建造於明代中期,是村中劉氏族人所建,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水尾橋長約10米,寬約1米,有三座船形橋墩,下面是潺潺流動的溪水。仔細觀察,橋面的石材新舊不一,三個橋墩造型和修建工藝也略有不同,可見這座橋曾在不同年代修繕過。水尾橋東邊還有一座造型簡單的石塔,石塔約四米高,共有三層,每層呈四方形,塔尖造型古樸。

據介紹,古時候,大堡村是一個依山傍水、山清水秀的村莊。芝山(大堡)劉氏古譜記載,明代文人題寫的“大堡十四景”詩中,大多描繪了當地的山、水、竹林等自然景觀。水尾橋就橫架在村中的兩座山之間,這裡正好是山上溪水交匯處的下游,連線著大堡村、前山村、東埔村、洪厝村等四個村落的耕地,也是山坡的雨水匯集點。時過境遷,如今我們已經見不到兩座山的真面目了,水尾橋周邊已建起了多座民房。

如今橋的東邊是大堡村,橋的西邊是祥農村。當年,為了人們上山下山勞作便利,方便兩村人的來往,村裡人建造了這座石橋。“這座橋建造者還是頗有一番用心的。”劉榮茂指著橋的位置講解道,從橋墩的兩個側面看,正好分別對著兩座山,水尾橋除了給當地百姓提供便利外,按照傳統建築文化的角度來說,橋墩還可以起到讓溪水緩衝的作用,溪水在這裡匯聚,不會直流,寓意著要留住村裡的財源。

B 古代地下排水渠——“九折孔”

說起“九折孔”,大堡村的老一輩人裡無人不曉、無人不知。那麼“九折孔”到底在哪裡呢?劉榮茂介紹,“九折孔”就在大堡村的劉氏大宗祠周邊,如今被埋在地下,不見蹤影。

“九折孔”又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九折孔”是一座地下排水渠,由北向南走向,全長約180米,高約1。3米,寬約1米,四面全用方條石砌成。當時,村莊裡的劉氏族人為了在雨季的時候把雨水、溪水和山水及時排洩出去,防止村莊遭受水災,便建造了這一處地下排水渠。這可不是一座簡單構造的排水渠,建造者特意將排水渠設計成九折彎曲,渠道蜿蜒不斷,目的是讓水曲折迂迴,寄寓著村裡財源滾滾的美好願望。由於這座排水渠造型與眾不同、獨具匠心,具有建築藝術價值,村裡人便稱其為“九折孔”。“九折孔”距離水尾橋約七八百米,“在明朝中期,劉氏族人財力相當,所以這兩處建築也證明當年族人的雄厚實力。”劉榮茂說。

雖然如今已看不到“九折孔”的真面目,但它給大堡村老一輩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榮茂回憶說:“九折孔原本是有出口和入口的,孩童時,我和夥伴還到過這個九折孔裡捉迷藏,當時出口已經破敗不堪了。我們也曾經到這來清理一段通道作為防空洞,那時候裡面全是瓦礫泥沙淤塞。”

至今,村中還保留著一個與“九折孔”有關的習俗,每年農曆四月初五,村民都要在“九折孔”所在地舉行普祀活動。這個習俗源於明朝末期,倭寇侵犯東南沿海時,曾有村民避難藏身於“九折孔”中,被發現時已煙燻遇害,因此村裡人便在此紀念,該習俗已傳承了數百年。

水尾橋和九折孔這兩處古建築遺址,是研究大堡一代水系發展的重要文物,也見證了周邊村莊的秀美生態環境。

(王秀婷)

TAG: 大堡九折水尾橋排水渠劉榮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