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現存最小的城,有著千年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古色古香

這裡介紹的是地球上最迷你的城,它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北海南門外西側的“團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個小嶼。 元代在其上增建儀天殿,明代重修,改名承光殿,並在島嶼周圍加築城牆,牆頂砌成城堞垛口,初步奠定了團城的規模。

地球上現存最小的城,有著千年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古色古香

團城是明代重修時築城牆,並將東南二處水面填為平地,基本上形成現在的規模和四周環境。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建承光殿,將原半圓殿改成十字形平面。乾隆年間進行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甕亭。

地球上現存最小的城,有著千年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古色古香

今天的團城,基本上就是乾隆年間修建後的建築群。它的平面呈圓形,周砌城磚千仞壁立的小城。城臺高出地平 4。6米,周長 276米,面積4553平方米 。東、西兩側城牆下各有隨牆門一座,上建門樓,東為昭景,西為衍祥,入門可沿蹬道登至城頂檯面。蹬道處各設罩門,城臺上建築佈局採取對稱中兼以園林的佈局手法。

地球上現存最小的城,有著千年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古色古香

承光殿為全城臺的中心,其南有玉甕亭,其北為敬躋堂,組成了城臺的中軸線。兩側對稱排列,有古籟堂、餘清齋東廡和西廡等。朵雲亭、鏡瀾亭高踞假山上。整座城臺黃瓦紅牆。金碧輝煌的古建群間,遍植了數十株蒼松翠柏。

地球上現存最小的城,有著千年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古色古香

承光殿中間方形,面闊、進深各三間,四面各推出抱廈一間,整個平面呈十字形。南面有月臺一座。正中大殿為重簷歇山頂,抱廈為單簷歇山捲棚式,覆以黃琉璃瓦綠剪邊瓦頂,飛簷翹角。上簷重昂七鬥,下簷及抱廈重昂五斗。殿內施大點金旋子彩畫。玉甕亭內玉甕為元代作品,體積大,雕刻精美。

地球上現存最小的城,有著千年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古色古香

有個美麗的傳說:團城有兩個城門,東邊是“昭景門”,西邊是“衍祥門”。明代時,二門全開,一般是東進西出。但到了清代,卻把西門封了。此中原因,傳說是風水先生的烏鴉嘴說破了皇帝的禁忌。團城西邊的金鰲玉蝀大石橋型如彎弓,而圓形的團城恰如一顆彈丸,擺出一副“蓄勢待發”的架勢,瞄準的方向正是東北方向的皇宮,皇帝自然感到一種芒刺在背的不安和恐懼。

於是便關閉西門,堵塞彈孔,使彈丸無法發出。荒唐的說法自然令人捧腹,但那個時候誰敢說個不字?

地球上現存最小的城,有著千年歷史,歷經歲月滄桑卻依然古色古香

團城上的古松古柏大多生長在高臺的大磚縫隙中,“於狹縫中求生存”,求生之難可想而知。但歷經八百年滄桑的古木,卻一直是生機勃勃,蒼翠青蔥,箇中原因讓人費解。有機會去北京旅遊的朋友,不妨去旅遊一下。

TAG: 團城承光殿玉甕亭城臺抱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