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境內古蹟

四子部蒙古族三百多年來駐牧生息、繁衍的杜爾伯特(四子部)草原,在春秋戰國時期為匈奴居地;秦漢時為匈奴中部單于庭所在地;魏晉時期為拓跋氏據地,隸撫冥鎮;隋朝時為突厥駐牧地;唐代隸振武軍兼單于大都護府;遼屬豐州東北境,隸西京道;金朝屬西京路;元淨州路及西南境沙井總管府之各部,中東兩部皆為汪古部趙王傳世食邑;明朝時期為北元察哈爾部蒙古汗右翼屬地;清初封給元太祖弟哈布圖哈薩爾後裔四子部駐牧至今。縱觀歷史,在這塊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先民們為了生存或因戰爭,或因駐牧,或因農墾而過往留駐於此,演出了一幕幕歷史話劇,為後人留下了燦爛的文化和眾多的歷史古蹟。現擇其幾處記載如下:

一、北魏古鎮——撫冥鎮遺址

著名的北魏六軍鎮之一的撫冥鎮遺址在今四子王旗烏蘭花鄉土城子村,距旗政府駐地烏蘭花鎮七公里。撫冥鎮建於386年。北魏六軍鎮的建立是為了防禦當時出沒於大漠南北的柔然汗國的南侵,遂在京都平城(今大同市)以北設定了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等六鎮。撫冥鎮是突出於北部最前端的軍事重鎮,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四子王旗境內古蹟

撫冥鎮故城城牆遺址

正光五年(524年)四月,沃野鎮匈奴族破六韓拔陵率義軍攻佔白道(今蜈蚣壩大壩),破撫冥鎮、攻武川、佔懷朔,大敗北魏軍,撫冥鎮毀於戰火。

古鎮城垣雖毀,土夯猶存。古城分為南北兩部分,城垣殘存很少,北城城垣已湮沒無痕,如仔細探尋尚依稀可辯。古鎮東西長約八百餘米,南北寬約二百餘米。南城東部稍窄,城門尚可見其基礎。城內已看不出建築物,除有大量灰色素陶殘片和粗繩紋磚外,遺物少見。城西北有一土阜,附近散落的碎磚亂瓦較多,土阜下有石條根基,可能為當年的一處較高建築遺址。這裡可以找到繩紋磚、子母口筒瓦、獸面瓦當、素陶平地器、弦紋陶片、瓷碗碎片等。曾有村民在解放前後在城南角挖出一尊高18釐米的黃銅鑄菩薩塑像。

四子王旗境內古蹟

城中部有一凸出部分,長250餘米,寬60米,遺有亂石、碎磚、亂瓦片。城南有較大土丘一處,土丘前有清同治年間廟遺址,可以看出系鐘鼓樓遺基。村民在此曾挖出石柱礎及焚燒過的方形松木柱。城中曾出土過鐵鏵犁、三足鐵釜。20世紀90年代前後,村民住房及圍牆上還有各種瓦當。經考古專家確認,此古城遺址系北魏撫冥鎮無疑。

古鎮在當年有一條小河(烏蘭花河),常年清流不斷,雨季洪峰洶湧,兩岸牧草茂盛。河北岸有烏蘭花山,山勢不高,是古軍鎮的天然屏障。六十年代截河蓄水修建水庫時,曾出土大量陶罐、銅鏡、各種飾物,可惜多已散失。河北岸取土時挖出方形磚砌古墓一座,有甬道通往圓穹形墓中,墓中有男女遺骨各一具,墓門旁有動物骨骼一具,伴有小純金寶劍、小純金蠍子及腐蝕的其它隨葬品,可惜被當地農民將金器打碎,將碎金賣給了本旗銀行。河兩岸發現多處先民生活遺蹟,可見當年古軍鎮之繁盛。

二、巖畫

四子王旗境內發現有巖畫點多處,現列記三處。

(一)烏蘭哈達蘇木畢齊格圖巖畫點

畢齊格圖(蒙語意為有文字的地方)位於烏蘭哈達草原一個東西走向的平原衝擊小峽谷中,常年有一股小清泉流淌不息,峽谷中灌木叢生,野花點綴其間,景色秀美。因地勢低凹,雨水多年沖刷,峽谷中岩石裸露,多奇石。峽谷北崖系花崗石小峭壁,光滑平整,巖壁上刻有多種動物圖案,多為牛羊、狩獵等形象,並伴有藏、蒙文字,刻有圖案的巖壁東西延伸約一百多米,峽谷南系緩坡無巖畫。

經查證資料,屬於陰山岩畫之烏蘭察布巖畫(著名巖畫學者蓋山林先生著作中曾有論述,稱之為烏蘭察布草原巖畫)。巖畫系匈奴人所留文化遺蹟,蒙藏文字多是佛號,為後世蒙古族喇嘛僧所刻。

(二)補力太蘇木山達賴草原巖麵點:

此巖畫點位於草原深處的一個岩石裸露的小山丘上,多系大小馬蹄印及蒙藏佛號,儲存較好。山丘下有石塊堆砌的墓葬數十座。據當地牧民介紹,在“大躍進”年代,取石圍建草庫倫時,曾挖出幾座墓葬,僅有屍骨,無隨葬品。何時遺留不解。

(三)查干哈薩圖巖畫:

查干哈薩圖巖畫位於四子王旗衛境蘇木西北約50公里處,這裡距中蒙邊境15公里,巖畫座落在一個西北低、東南高的斜坡上。這個巖畫位於面積約一平方公里的斜坡上,有一些同斜坡基本一致的岩石盤,散落其間。岩石高出地面0。2-1米,岩石呈灰白色、粗略但平面光滑。創作巖畫的巖盤約40~50 塊,每塊巖畫幅數也不盡相同,少則2至3幅,最多10多幅。巖畫多表現奇蹄動物蹄印,當地牧民稱之為“馬蹄子”。據專家考證,巖畫內容“是與獵手和遊牧民族經濟生活密切相關的”。野生動物和家畜是遊牧社會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希望獵獲野獸和家畜的成長,是決定遊牧人的思維方法。在山岩上鑿刻蹄印的目的,專家認為是生殖崇拜。根據我國著名巖畫專家蓋山林先生對烏蘭察布盟類似巖畫考證的年代,可以把四子部查干哈薩圖巖畫的年代上限大致定為新石器時代,下限也應在青銅器時代。

三、淨州古城

淨州古城遺址位於今四子王旗吉生太鄉城卜子村,距旗政府駐地烏蘭花鎮25公里。古城四面丘嶺起伏,塔布河由南山低窪處流經古城向北而去。

淨州又作“靜”或“靖”,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設天山縣,轄今四子王旗一帶,元改為路,明初廢。據史料記載,宋代即在此設邊境榷場(邊境互市貿易的地點),初期規模不大,根據戰爭情況時開時閉。北方民族崛起後,宋勢力南遷,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在此擴大了榷場規模,商販聚集,為商賈服務的客店、貨棧、酒樓、茶肆逐漸增多,遂設定了天山縣,金滅遼不久,昇天山縣為淨州,列為豐州支郡。

古城大致為正方形,邊長約800米。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50米,築有城牆,內有兩處建築遺址(南北長各30米,東西寬各15米)。遺址上散見很多金黃色琉璃瓦和長條磚。北部城牆大部被洪水沖壞,但建築遺蹟尚可辯認。

四子王旗境內古蹟

淨州古城遺址示意圖

城中有南北和東西走向的大街和交叉的小街。街兩旁有建築臺基數十處,上堆大量磚瓦瓷片。一些建築臺基修建的非常精緻,先是在夯過的土基上放一層15釐米厚的石板,再用磚鋪成高30釐米的束腰磚臺,可見上面所建的街署店鋪等建築之一斑。城西南牆內有文廟(孔子廟)遺址一處。1959年在呼和浩特市西五十家街小學校內發現了原淨州古城文廟石碑一塊(現藏內蒙古博物館),碑高175釐米。石碑背面文字因磨損而無法辯認,從正面字跡中得知此碑為元代大德年間加封孔子制詔。

從碑文可以看出,在元成宗鐵穆爾帝時(大德十一年,1307年)淨州文廟仍然完整。淨州古城在蒙古大軍伐金時雖然遭到損壞,元帝國建立後,又重新加以修建,為淨州路建置。

淨州古城歷經遼、金、元三個朝代,歷史久遠。古城遺址出土過許多文物,見諸記載的重要出土文物有金代“行軍副統領露字號之印”一枚,大銅權(銅製秤砣)一件,小銅權一件,銅瓶一對,銅爐一個,均由國家文物部門收藏。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於文物走私猖獗,誘發了農民盜挖古墓,僅1994年初步統計古墓被盜掘1600餘座,其中不乏研究歷史的珍貴文物。

四、金塹壕

金塹壕俗稱邊牆,蒙古語稱“和裡木”。塹壕為金代所建,東北西南走向,每隔十數里建有類似峰火臺的遺蹟。當時成吉思汗統一蒙古諸部,雄踞漠北。金統治者為了防範蒙古南犯,遂建造瞭如此工程浩大的軍事設施,並由汪古部駐守。然而,走向沒落的金王朝仍沒有阻止住蒙古鐵騎的進攻,蒙古大軍伐金就多次由現在的烏蘭察布市北部進軍。

五、元代敖包遺址

今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達忽拉嘎查南10公里的罕烏拉山頂,有一處儲存至今且規模巨大的元代教包。這座巨大的敖包高6米,底徑25米,分為底座、甬道、包頂三層,全部用黑色石片、石塊壘成,上面飾有許多宗教飾物和綵帶。在巨型敖包四周,,還分佈著大小不等的敖包100多個,景象蔚為壯觀,堪稱內蒙古自治區敖包之最。

四子王旗境內古蹟

罕烏拉山元代敖包,位於元朝大都(今北京)至嶺北和林(位於蒙古國)的著名驛路之側,四周是廣闊的草原,景色十分壯美。考古工作者曾在教包周圍發現了許多元代文物,有灰甲片、鐵箭頭、建築構件、瓷器、酒具殘片等。

經研究確認,達忽拉嘎查罕烏拉山敖包,是內蒙古草原地區歷史較久遠、儲存較完整、規模最大的敖包群,也是一處極有旅遊參觀價值的風景名勝古蹟。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北方草原的遊牧文化、宗教信仰、民族風俗、驛站交通等,都具有重要價值。

TAG: 巖畫敖包古城遺址撫冥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