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最後的打鐵匠 無奈一身手藝即將要失傳

常言道:世上有“三苦”,撐船、打鐵、磨豆腐。奉賢泰日鐵匠方瑞華,從18歲開始打鐵,至今“苦”了40年。可惜,方瑞華之後,一身手藝無人相繼,老店又面臨城中村改造,跟了他多年的風爐和兩架重錘,終將塵封。

奉賢最後的打鐵匠 無奈一身手藝即將要失傳

方瑞華是土生土長的奉賢泰日本地人,一生帶著鐵匠的身份。成為鐵匠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只因祖輩父輩都打鐵,子承父業,他理所當然成了“傳承人”。

在上世紀的農村,打鐵還是門吃香的手藝活。方瑞華18歲時進入泰日手工業社工作,開始學習基本功。到了九十年代,手工業社瀕臨解體,不少同行紛紛放下鐵錘,另謀出路。但方瑞華固執地選擇繼續打鐵這項營生。

“還能幹什麼呢?我只會打鐵。”思來想去,方瑞華再請業已退休的老父親出山,在泰日鎮人民街7號租下一間矮平房,二人合開了這家鐵匠坊,主營各類鐵質農具、廚具。

奉賢最後的打鐵匠 無奈一身手藝即將要失傳

傳統手工鍛打工序繁複,包含開料、夾鋼、沾火、打坯、切磨、打磨、水磨、認鋼、淬火、細磨、拋光等30餘個步驟,製作時要一氣呵成,讓鐵料的形狀、厚薄在須臾間定型,正所謂“趁熱打鐵”。

奉賢最後的打鐵匠 無奈一身手藝即將要失傳

那邊2釐米厚的鐵料在1000℃的風爐裡燒得火紅,這邊幾十斤的大錘就已經掄起來了。待鐵料出爐,便一錘一錘砸出形狀。在高溫環境下反覆掄幾十次,身上的汗就像淋了暴雨一般,從上到下溼透。

方瑞華這代鐵匠,開始用上了電動的空氣錘,一個人可以幹以前三四個人的活。踩下開關,75公斤的大錘開始有規律地擊打半成品,出活兒的速度更加快。

奉賢最後的打鐵匠 無奈一身手藝即將要失傳

由於常年在叮叮噹噹的聲響中度過,方瑞華聽力很受傷害。朋友或老顧客跟他說話,都會有意提高嗓門;而有些新顧客不知道,如果說話聲音小,他會讓對方再大點聲才能聽清。

無論春夏秋冬,方瑞華都要圍在火爐邊幹活。生火時、打鐵時、開刃時經常火花四濺,一些小燙傷更為難免,方瑞華的臉上、胳膊、手背上到處都是被燙傷的灰色斑塊。

奉賢最後的打鐵匠 無奈一身手藝即將要失傳

“他打的鐵,剛性足,不容易鏽,質量挺好,價格也不貴。”一位徐先生前來讓方師傅打一把刀具。算上這次買的一把,他在方家共買過兩把菜刀。“上一把用了20年,隔兩年來打磨一下,跟新的一樣。”

遠道而來的客人還真不少。浦東的、青浦的、松江的……大多數顧客是經人介紹慕名而來,買過一次便認定了方瑞華。“有的人年年都會來,要麼找我磨一磨老刀,要麼再訂做一把新的”。能給這些百姓帶來方便,正是方瑞華堅持至今的最大動力。

方瑞華很享受這種被需要的感覺,“要是離了我,好多人想訂做工具就沒處去了”。儘管一把菜刀、一把鋤頭不過賣上40、50塊,終年無休也僅能掙個餬口錢,但方瑞華還是像上班族一樣,給自己規定每天打鐵的時間。“即便自此手藝失傳,我也要站好自己這班崗。”

當被問及方家的老手藝為何失傳時,方瑞華滿臉無奈。“我只有兩個女兒,她們不可能做這行。以前也曾有人來拜師學藝,但一聽說打鐵又髒又累,收入又微薄,沒人肯學啊。”

今年5月份,方瑞華將打鐵鋪搬到了北側50米的耀輝路上。原來,隨著泰日社群撤制鎮改造步伐的推進,原先的鐵匠鋪隨時面臨拆除,於是方瑞華就近搬遷,還特意在鐵門上留下新店地址,方便新老顧客找到他。

奉賢最後的打鐵匠 無奈一身手藝即將要失傳

奉賢最後的打鐵匠 無奈一身手藝即將要失傳

對於現在這個鐵匠鋪還能“活”多久,方瑞華心裡也沒底。文化是城市發展的靈魂,以“賢文化”為特色的奉賢,如果能留住這些傳統老行當,與新時代發展並不相悖。是再選一個合適的地方建店鋪,還是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值得相關部門深思。

(影片/SMG攝界 圖文/呂明)

TAG: 方瑞華打鐵鐵匠鐵料泰日